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DTI纤维束分析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2 01:32

  本文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轻度认知障碍 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方法 各向异性分数 弥散张量成像 出处:《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正常老年人间白质纤维束差异及FA值分布与认知量表评分的关系,以研究认知障碍与全脑纤维束损害的关系并探讨其病理机制。方法:对25例AD患者(AD组)、29例MCI患者(MCI组)和34例正常对照老年人(NC组)使用Achieva 3.0 T TX磁共振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采用FSL软件对3组被试者进行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TBSS)分析和与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C组比较,MCI组和AD组纤维束FA值均有降低,其中AD组FA值降低区域更广泛;研究发现了被试者FA值与MMSE评分及Mo CA评分呈正相关的区域。结论:AD患者和MCI患者脑内多发白质纤维束损害,FA值改变可能反映认知障碍严重程度,FA值差异对AD的早期诊断具有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ifference of white matter fiber bundl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 distribution and cognitive scale score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D),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and normal elderly.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the damage of the whole brain fiber bundle and its pathological mechanism. Methods: 25 patients with AD were treated with AD. 29 MCI patients (MCI group) and 34 normal elderly controls (NC group) were examined with Achieva 3.0T TX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X). FSL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statistics of fiber bundle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score of the scale. Results: compared with NC group. The FA value of fiber bundle in MCI group and AD group was decreased, especially in AD group.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 value and MMSE score and Mo CA score in subjects. Conclusion multiple white matter bundle lesions in brain were found in patients with AD and MCI. The change of FA value may reflect the severity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the difference of FA value may be valuabl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AD.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医学电子学实验室;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影像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分类号】:R749.16
【正文快照】: (1.Laboratory of Medical Electronic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2.Department ofRadiology,Drum Tow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Nanjing 210008,China;3.National Laboratory of Pattern Recognition,Institute of Au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林;杨柳;杨昌棋;赵仕志;唐亮;韩雪松;;四象限分区法用于前交叉韧带多纤维束动态受力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07年04期

2 何维为;人脑纤维束剥离标本制作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79年04期

3 伊慧明;江山;张敬;;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2期

4 胡元平;肝内纤维束的超声诊断[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5 范宏;邹翎;王凯;李柏林;高业文;;基于黎曼流形反距离插值的纤维追踪技术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05期

6 王葳;常时新;陆建平;郝楠馨;赵澄;秦文;杜育杉;王轶彬;宗根林;曹开明;;3.0 T MR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在显示正常脊髓及诊断脊髓压迫症中的作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年02期

7 孟步亮,庞爱兰,李明;脑干表面纤维束的观察[J];解剖学杂志;2005年04期

8 苏少波;张建宁;;纤维束示踪成像导航技术的应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年01期

9 赖昀;孙兵;丁肇华;王加俊;;改进型遗传算法在脑白质纤维追踪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10期

10 陈觉锬;张泰生;;碳纤维束在远隔肌替代术中的应用(附116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梅萌;黄晓佳;袁东星;;纤维束固相微萃取新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0分会:环境与健康[C];2014年

2 赵春阳;;探索健康成人视放射纤维束的分布及变化[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万友;郗丽娟;郭新茹;陈代梅;李霞;;纤维束滤料过滤水头损失特性研究[A];中国精细化工协会第一届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田龙;李杰;潘志娟;;多喷静电纺高定向纳米纤维束的连续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1分会: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C];2014年

5 周元鑫;江大志;夏源明;;T300和M40J纤维束静、动态拉伸性能的试验研究[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蒋云;周光明;王新峰;;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中纤维束真实轨迹的研究[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7 朱世柱;丁晓勇;薛敬玲;孟扬;王纪;;Ⅰ型胶原在牙组织内的分布及其意义[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丁冬;愿祖国处处山青水绿[N];中国环境报;2011年

2 张光北;新型紧密纺技术[N];中国纺织报;2003年

3 ;纳凯夫(NACF)纤维[N];中国建材报;2004年

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郭伽;烫发染发有学问[N];健康报;2012年

5 廖定文;引人注目的密实环锭纺技术[N];中国纺织报;2003年

6 秦员俊;用EliTe紧密纺技术 改造国产FA506或FA507细纱机[N];中国纺织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耿杰峰;双张量无损卡尔曼滤波纤维束示踪技术重建弓形束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陈振瑞;采用双张量无损卡尔曼滤波纤维束成像术重建语言和运动相关的纤维束用以指导神经外科手术[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金宏彬;纤维束冲击拉伸的数值模拟[D];东华大学;2005年

4 蔺焘;棉秆纤维束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郭林;国人ACL起止点解剖与多纤维束动态生物力学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6 王德英;纤维束滤床深层过滤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孙琅,

本文编号:1453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453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6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