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意识及认知障碍的临床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3 00:41

  本文关键词: 康复治疗 脑外伤 意识 机制 出处:《双足与保健》2017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2—2016年收治的8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促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格拉斯昏迷评分和脑电图检查。结果经过30 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平均GCS评分(10.85±1.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64±1.35)分,且脑电图患侧/活动减少,波波幅降低(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疗对脑外伤后的昏迷有促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患侧脑血流灌注增加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median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coma patients after brain injury. Methods 80 cases of coma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admitted in Taizhou 4th people's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6 were studied. The object.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 = 4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 40).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with Glasgol coma score and electroencephalogram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30 days. The average GC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85 卤1.2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64 卤1.35), and the side / activity of EEG was decreased. Conclusion median nerve electrotherapy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oma after brain injury, 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in the affected side.
【作者单位】: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分类号】:R651.15;R749.1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意外事故频发,临床上脑外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随着临床关注度的提升和医疗护理手段的提升,死亡率显著降低,但幸存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认知或行为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令强,刘玉霞,陈光连,尹石华,张宝珍;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及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2 王桂蓉;加强院前救治提高脑外伤患者成活率[J];现代护理;2001年03期

3 吴伟;脑外伤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2年01期

4 卢思冀;;老年脑外伤的临床特点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1年25期

5 郭东生;老年人醉酒后脑外伤的特点[J];四川医学;1999年05期

6 成惠林,谭启富,史继新,邬祖良,孙克华,王汉东,印红霞;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与脑外伤严重程度的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7 胡成旺,焦政安,马进显,郭延丰;脑外伤后严重抽搐16例[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6期

8 周国胜,惠磊,周杰;镁离子对脑外伤患者脑的保护作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9 黄支密,邹玉秀;脑外伤并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年06期

10 莫泉,莫卓,李宝嘉;25例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治疗体会[J];广东医学;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恒;;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的体会[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邓爱文;;脑外伤对患者及家属心理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薛少华;何祥中;张帆;;脑外伤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建清;李云峰;徐福林;王健;卞留贯;;轻度脑外伤的临床多样性分析[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建清;李云峰;徐福林;卞留贯;;轻度脑外伤的临床多样性分析[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袁方;丁军;郭衍;高文伟;王敢;陈世文;陈浩;田恒力;;脑外伤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郑曼娜;;浅谈脑外伤的语言训练[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庄卫生;;脑外伤后抑郁对康复治疗的影响[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9 李景琦;余丹;高坚;;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体会[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高海海;张勇;陈萍;赵志颖;郝孔志;彭有鼎;;脑外伤患者的听力学调查[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主任医师 李京生 刘佰运;意外伤害致死脑外伤居首位[N];北京日报;2009年

2 张长杰;常见伤病的康复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旋;添加不同营养素的肠内营养对改善脑外伤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多巴胺受体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2 施宏;丙酮酸乙酯对脑外伤后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李珉;脑外伤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周强;颅骨骨折在脑外伤促新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5 刘宏伟;局部人工脑脊液冲洗、局灶亚低温对脑外伤后脑水肿、细胞凋亡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龙;急性脑外伤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15年

2 曾琼峰;诱导型干细胞移植对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及LncRNA表达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蔡王莉;CT早期动态监测脑外伤手术治疗及其预后评估的价值[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胡书志;逍遥散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杨海;PDGF-BB在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石河子大学;2017年

6 时国兵;大鼠局灶性脑外伤后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7 方吕;脑外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8 张辉;脑外伤急性期血浆ET-1变化与脑损伤程度和近期预后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9 邓水香;降钙素原与单纯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以及预后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王静;脑外伤患者血流动力学与生存率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5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485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b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