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及病证诊疗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6 03:28

  本文关键词: 抑郁障碍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二十四节气 出处:《中医杂志》2014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抑郁障碍患者人口学特征、发病与节气规律以及中西医治疗用药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治疗及前瞻性研究提供思路与指导。方法收集2003年12月22日至2011年8月12日全国1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住院数据,对出院诊断中有"抑郁障碍"诊断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方式、付费方式、住院科室、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患者发病与节气规律。结果共收集抑郁障碍患者1808例,性别缺失301例,有性别信息的患者中男性650例(43.13%),女性857例(56.87%);年龄中位数为56岁,18~74岁为主,共908例(82.17%);住院科室神经科最多751例(41.54%);住院天数以28天以内为主1596例(88.27%)。二十四节气中入院在寒露期间93例(5.92%),小寒期间105例(6.68%)。患者使用最多的抗抑郁剂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0.95%),使用最多的中成药为银杏叶提取物(27.91%)。结论抑郁障碍患者女性多于男性,随年龄段递增住院天数渐增加,抑郁障碍发作高峰期集中在小寒、寒露,使用抗抑郁剂频率最高的西药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中成药为银杏叶提取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cidence and solar terms of depressive disorder patien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from December 22nd 2003 to August 12th 2011,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19 Grade 3A general hospitals in China was collected. The gender, age, admission mode, payment method, hospitalization department, length of stay,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drug use, etc.,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disorder" diagnosed in discharge diagnosi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1808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301 patients with lack of sex were collected.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sex information, 650 men (43.13 patients) and 857 women (56.87patients) were selected, the median age was 56 years old or 1874 years old. A total of 908 patients were involved in 82.17m;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maximum of 751 was 41.54; the number of days in hospital was less than 28 days, mainly 1 596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hospital in 24 solar terms, 93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hospital during Cold Dew's period, 105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hospital during #internal_person1# period, 105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roperthiothioate, and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ntidepressants were droperthiothioate. Ritracin 20.95A,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s Ginkgo biloba extract 27.91. Conclusion femal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re more than men. Th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peak period of depressive disorder was concentrated in Lesser Cold and Cold Dew. The western medicine with the highest antidepressant frequency was dropethothiactone melitracin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was Ginkgo biloba ex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回龙观医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030)
【分类号】:R74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薇;谢雁鸣;庄严;;基于HIS“真实世界”数据仓库探索上市后中成药安全性评价方法[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20期

2 庄严;谢邦铁;翁盛鑫;谢雁鸣;;中药上市后再评价HIS“真实世界”集成数据仓库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20期

3 赵紫楠;邵宏;聂小燕;杨辉;孔维华;付超;;2010-2011年我国六城市抗抑郁药临床应用现状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春;;中医与取象比类[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孔祥勇;;对《内经》教学的几点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王金先;张慧;崔为;;《黄帝内经》与中国古代哲学[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冯珂;;论损其心者 调其营卫[J];福建中医药;2010年02期

5 符友丰;;扁鹊传统的古今对话与反思[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12期

6 郭瑶瑶;;治病未必求其“本”论[J];光明中医;2006年02期

7 常鑫;徐崇;;从哲学角度评价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J];光明中医;2007年11期

8 矫正强;;浅谈《内经》养生防病之道[J];光明中医;2009年04期

9 韩玉强;王国斌;戴慎;;《黄帝内经》养生学思想浅析[J];光明中医;2009年10期

10 雷小明;;皮肤病主症之痒[J];光明中医;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腾云;刘中勇;;谈《黄帝内经》之“百病生于气”[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活血化瘀临床应用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2 曾毅凌;;中医经典与现代疗养——《黄帝内经》对现代疗养的指导意义[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杨莎;张虹;;张虹教授运用面部挂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经验[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江澎湃;;功能性便秘疗法的概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金保方;孙大林;张新东;高永金;夏国守;徐福松;;桃红四物汤在泌尿生殖系统的应用[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尹洁;张利;;解郁化痰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陈静;郑倩华;张幼明;王凯忠;;针灸现状剖析[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相宏杰;刘桂荣;;脾胃功能失调是中风发病的关键[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9 黄祖波;杨晓虹;谭箫鸣;游佳;彭霞;陈衍名;孙军刚;康靓;虞书;王超;;浅谈《黄帝内经》的中医养生法与亚健康防治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杨豪;郭会卿;李沛;;正脊手法配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腰腿痛——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症60例疗效报告[A];第四届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正德;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宋莉丽;益气养阴,化瘀祛浊中药抗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及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莫亚;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潘志丽;中医学与其它早期医学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姜劲挺;宋贵杰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6 夏叶平;天干地支在中医学基础的应用分析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琪;咳嗽病“肺胃相关”理论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丛伶男;脑梗死恢复期痉挛性偏瘫中医证候分布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解杰;枇杷清肺饮加减内服配合交泰丸填脐疗法治疗肺胃血热证青年痤疮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刘澈;颜面痤疮发病部位与五脏相应规律的理论与文献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盛励;金代医家张元素组方思想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利玉婷;推拿手法辩证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马海燕;针刺配合灸法与单纯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梁家祥;太极拳与脾胃关系的研究—初探太极拳对后天之本的养护功能[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董野;论《金匮要略》痰饮病与水气病的关系[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刘一然;围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红;任荣;胡道艳;刘晶晶;谭凡;魏巍;;老年抑郁症及防护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01期

2 杨长明;张晓伟;王徐东;;我国HIS的发展及未来趋势[J];经济师;2010年04期

3 史菲;卢丹;陈游洲;林原;;冠心病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01期

4 沈建华;;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5期

5 陈福新;;抗抑郁药物的新进展[J];求医问药;2008年02期

6 王春胜;张伯贤;杨满玲;;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报告[J];天津药学;2010年05期

7 商洪才;张伯礼;李幼平;;上市后中成药再评价临床定位的原则和方法——基于循证医学的理念[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年09期

8 刘绍清;黄章树;;基于可复用构件思想的ETL架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24期

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决定 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七个品种[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6年06期

10 傅翔;杨樟卫;陈盛新;;数据挖掘在合理用药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药学实践杂志;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明,王勇,付以容,苏月桐;国产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病人42例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白炳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105例疗效分析[J];天津中医;2001年03期

3 区丽明,许俭兴,谭杰文;中风后抑郁障碍的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4 袁勇贵 ,张心保 ,吴爱勤;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防御机制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2期

5 袁勇贵;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2期

6 谢映红,臧佩林;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7 李厚林,蒋美珍;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的特点及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3期

8 李社会,牛福来,石玉中;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抑郁障碍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3期

9 杨利英;78例抑郁障碍患者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03年01期

10 唐登华 ,潘成英 ,漆红;7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心理社会学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豫;王翔;;抑郁障碍对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初探[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葵;王得新;潘映辐;伍文清;许春伶;;癫痫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熊娜娜;洪霞;朱丽明;柴晚星;蒋静;王智凤;魏镜;;抑郁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王燕;曹晓华;李建英;张爱霞;张克让;;氟西汀对首发抑郁障碍患者情感加工相关脑机制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朱紫青;;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A];全国精神疾病新进展高级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6 孙海燕;;抑郁障碍的早期识别及健康教育[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孙红梅;陈大才;刘秋香;范健;冯悠;;老年人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雅绚;张二仝;;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实;;综合医院老年患者抑郁障碍临床对照研究[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虢周科;;郁乐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超群;范晓莉;抑郁障碍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陈金雄;抑郁障碍的中西医诊治现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驻京记者 金丰杰;抑郁障碍就在身边[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韩明华;抑郁障碍要及早治疗[N];保健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董毅然;京城60万人抑郁障碍为何六成没就医[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范华锋 蒋廷玉;近15%的中学生患抑郁障碍[N];新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程国媛;抑郁障碍研究新思路[N];山西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鹏;可调节抑郁障碍发病风险的基因被发现[N];健康报;2010年

9 卫健;应重视精神健康[N];北京科技报;2003年

10 姬薇;抑郁病患者正呈增多之势[N];工人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丽娜;抑郁障碍患者冗思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史文宗;大连市抑郁障碍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3 张林;安徽省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成人抑郁障碍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4 钟平;抑郁障碍患者应激知觉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黎黎;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应用于抑郁障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青格勒;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与抑郁障碍临床特点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荀健;慢性病毒性肝炎抑郁障碍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艾丽;沈阳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抑郁障碍构成比和医生诊断状况调查[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杨娟;针灸治疗抑郁障碍古今取穴特点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王艳;隐性认知风格与抑郁障碍症状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6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536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