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0 21:18

  本文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医科大学》 2012年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黄艳  

【摘要】:目的本研究运用口服丁苯酞对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进行治疗30天,观察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旨在观察丁苯酞对VCIND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该药在干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制定严格纳组标准后,收集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MLI)(头颅MRI示两侧基底节区多发腔梗)患者97例,分为治疗组61例及对照组36例,经患者知情同意,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即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降脂及改善循环等治疗。治疗组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分组:非高血压非糖尿病组(A组)、高血压组(B组),糖尿病组(C组),高血压糖尿病组(D组)四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200mg/次,3次/天,疗程为30天;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均行MMSE和CDT评分。 结果1MMSE评分对比:1.1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丁苯酞软胶囊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而行常规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没有得到改善;1.2丁苯酞治疗组内四个小组MMSE治疗前后比较:A组、B组、C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1),提示高血压糖尿病组丁苯酞治疗无效;1.3A组差值分别与B组、C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A组丁苯酞治疗效果较B组和C组明显;1.4丁苯酞治疗组MMSE亚项评分前后对照:记忆力(即刻记忆、回忆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NBP改善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2CDT评分对比:2.1丁苯酞治疗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常规治疗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A组、B组、C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D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丁苯酞能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主要体现在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的提高,提示了丁苯酞对阻止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进展为痴呆是有治疗意义的,这为丁苯酞作为早期干预痴呆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2.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影响NBP对VCIND的治疗效果,血压、血糖控制不良降低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预后。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4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德仁;陈坤;王艳;田怡;万顺;唐交春;宋治;;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作用机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孙玉华;卢宏;;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海马神经元结构及nNOS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5期

3 吴楠;;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张艳霞;;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工具评价[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年05期

5 袁志华;丁琪;靳珊珊;李楠;陈静;方艺;;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03期

6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7年12期

7 贾建平;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年01期

8 赵仁亮;谭纪萍;秦海强;王桂红;王拥军;;2006年NINDS/CNS关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统一标准的建议[J];中国卒中杂志;2007年06期

9 陆国庆;吴雪钗;胡婷婷;;恩必普[J];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07期

10 李晓玲;;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怀珍;蔡永亮;汪瀚;王小川;;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2 张学鉴;陶素娟;;中风后常见的心理反应及中西医的心理治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1期

3 谢道俊;靳伟;韦彪;;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磁共振成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3期

4 谢道俊;靳伟;韦彪;;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3期

5 刘扬;孙中武;;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tau蛋白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杨凌;魏永祥;赤克美;刘小超;余华峰;;血管性认知障碍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7年12期

7 刘中霖;郑东;刘军;邢诒刚;彭英;陶恩祥;;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脂代谢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8 杨健;蔡志友;晏勇;郭坪生;叶燕;唐秦;;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Livin、VEGF与MMP-9水平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9年11期

9 陈丽;李锐;;脑心通胶囊联合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孙德锦;张学勤;;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岳晓斌;刘飞虎;唐卫东;;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初步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长生;;首乌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A];第十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伟青;王立平;;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现状及进展[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袁莲芳;刘楠;李毓新;吉智;范秀博;高影;周琪;;通心络胶囊对脑卒中后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并偏瘫患者功能结局的影响[A];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吕雪霞;王法明;丁晓媚;叶一萍;毛平安;;柴牡醒脑汤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补肾活血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海宁;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脑突触小体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颖;缺血性脑白质损害凋亡基因的活化及开心解郁方的干预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董艳红;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障碍与神经影像学及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戈;益肾调气法对脑血管病后精神症状组群神经可塑性的干预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石玉如;腔隙性脑梗死认知缺损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王翠兰;康脑灵胶囊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牛亚利;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候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孙中武;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早期诊断[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10 王冰;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及钙信号转导机制的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华;血浆HSP70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戴桂强;慢性脑供血不足与脑组织损伤和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D];泰山医学院;2010年

3 张玲;轻度认知障碍记忆损害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海洋;丁苯酞对AD大鼠模型认知及海马Aβ、NR2B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范慧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吴硕琳;丁苯酞治疗新发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唐娟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成都市社区老年痴呆筛查中的应用分析[D];泸州医学院;2011年

8 李卫萍;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保护[D];泸州医学院;2011年

9 曲福玲;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婷;北京市万寿路地区老年人群脑卒中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素调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德仁;陈坤;王艳;田怡;万顺;唐交春;宋治;;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作用机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卢海丽;段瑞生;杨建芳;赵新民;梁桂琴;侯永革;朱荣彦;许月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0年23期

3 姜晓蕊,卢宏,冯建玉,滕军放,宋志宇,王建平;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BDNF表达的影响[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2期

4 沈瑞乐;王兴萍;滕军放;卢宏;王凯娟;;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mRNA表达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5 郁可;王庆松;李从阳;;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2010年05期

6 杨永刚;钱玉中;张建平;李倩;杨慧君;;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年05期

7 王彦阔;孙丽萍;张敏;;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5期

8 李爱静;刘海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4期

9 贾建平;左秀美;;血管性痴呆诊断与治疗[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年01期

10 崔丽英,李舜伟,吕传真,董强,董鹏,史朗峰,黄鉴政,毛善英,张朝东,曹云鹏,聂莹雪,王维治,梁庆成,杨春晓,董为伟,李光勤,彭国光,罗祖明,何俐,万琪,韩军良,黄如训,李玲,李承宴,蒙振中;恩必普软胶囊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玉清;杨颖林;刘洪杰;赵秋玲;;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30期

2 吴惠民;;丁苯酞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5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1年10期

3 陈季志;查芹;曹庆华;彭文君;李刚;胡巧霞;;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年19期

4 刘娟;;奥扎格雷钠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0例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年06期

5 王斌;;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06期

6 杜忠德;刘勇;王莉莉;张定益;;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外伤综合征50例[J];中国药业;2010年17期

7 刘军平;;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微循环学杂志;2011年01期

8 王彦阔;孙丽萍;张敏;;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5期

9 路文军;;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10 徐岩;;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晓勇;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Meta分析[D];郑州大学;2009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郑州大学

相关作者

>袁晓勇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70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9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