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丁苯酞对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24 03:24

  本文选题:丁苯酞 + 阿尔茨海默病 ; 参考:《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9期


【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对Aβ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N2a细胞,用20μmol/L Aβ25-35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实验分为AD组、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其中丁苯酞组设立4个药物浓度梯度的亚组,分别为0.1、1、10、100μmol/L丁苯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q RT-PCR检测细胞TNF-α和IL-1β的mRN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突起结构减少,TNF-α和IL-1β mRNA表达增高(P0.05);与AD组比较:丁苯酞组的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凋亡率下降,贴壁细胞数量增多且结构较正常,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丁苯酞对Aβ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1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butyphthalide on AD cell model induced by A 尾 25-35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N2a cells of logarithmic growth stage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lzheimer's disease cell model with 20 渭 mol/L A 尾 25-35, and were divided into AD group, butyphthalid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mong which four drug concentration gradient subgroups were established in butyphthalide group. The cell survival rate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 the apoptosis rate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e mRNA content of TNF- 伪 and IL-1 尾 was detected by inverted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and Q RT-PCR.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ell survival rate, the apoptosis rate, the number of adherent cells and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NF- 伪 and IL-1 尾 mRNA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AD group, and the cell survival rate was increased in butyphthalide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AD group. The apoptosis rate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adherent cells increased an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NF- 伪 and IL-1 尾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normal cells. Conclusion butyphthalide has protective effect on AD cell model induced by A 尾 25-35,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such as TNF- 伪 and IL-1 尾.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6JC2052)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新湘雅人才工程“至善领跑计划”(20150305)
【分类号】:R749.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顺兰;;丁苯酞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11期

2 臧福才;唐伟;;丁苯酞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功能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14期

3 张馨娜;赵仁亮;;丁苯酞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4年04期

4 刘伟;;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09年17期

5 王薇;;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6 袁志华;丁琪;靳珊珊;李楠;陈静;方艺;;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03期

7 陈艳芳;刘合玉;苏春贺;;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09期

8 王英杰;董国岭;涂庆玲;;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年04期

9 陈丽;李锐;;脑心通胶囊联合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邵小鹏;桂树华;胡玲玲;;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冰;康军;王佩;吕佩源;;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GluR2 mRNA表达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冰;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及钙信号转导机制的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2 魏微;慢性低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与淀粉样物质的关系及丁苯酞的神经保护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3 槐雅萍;左旋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菊平;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D];河北大学;2015年

2 冀素晓;丁苯酞对db/db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突触可塑性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3 许峰;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4 齐倩倩;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Akt/Nrf2信号通路和NOX1蛋白的调节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5 范凡;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6 康军;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胆碱乙酰转移酶代谢影响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7 吴硕琳;丁苯酞治疗新发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陈艳芳;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9 高钟生;慢性脑低灌注状态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改变及丁苯酞注射液对其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10 邱海鹏;丁苯酞对Aβ致大鼠学习记忆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794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794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