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个体的解释偏向特点及与自我参照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8 08:23
本文选题:抑郁 + 歧义性情境 ; 参考:《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抑郁症是具备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的严重心理疾病,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当前,全球已有超过3.5亿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但由于精神疾病的社会污名效应、医师资源的欠缺等因素,其中仅不足50%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疗。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抑郁症的病因研究与治疗备受关注。既往研究发现,在抑郁症的发生与维持中,负性认知偏向(主要包括注意偏向、记忆偏向、解释偏向、执行控制功能低下)是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与核心特征。现阶段有关抑郁负性认知偏向的研究多集中于注意和记忆领域,结果都不同程度地证实了抑郁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确存在注意或记忆的负性加工偏向,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发展,但这都不足以完全说明抑郁的致病机制。而负性的解释偏向可通过增强负性的记忆偏向或支持负性的自我信念等维持抑郁症状,影响抑郁的发展。可见解释偏向与注意、记忆偏向在抑郁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同等重要,但当前对于抑郁解释偏向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群中涉及自我参照的解释偏向研究未见报道。加之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取也存在一定不足,故此该领域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立足于东方集体中心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群的“自我”视角,首先选取抑郁情绪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词句联想范式(Word Sentence Association Paradigm,WSAP)和模糊情境范式(Ambiguous Scenarios Test,AST),从即时与延时加工的双阶段探讨个体在歧义性信息情境中解释偏向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自我参照的关系;随后在临床抑郁症患者中,通过词句联想任务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研究探讨在自我参照条件下的歧义性信息中个体即时解释加工行为学的特点及神经电生理机制,以期进一步完善抑郁解释偏向的理论研究与神经生理学证据。对象与方法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第二版(BDI-Ⅱ)筛选抑郁情绪被试20人和正常对照被试21人,在行为学层面通过词句联想范式(Word Sentence Association Paradigm,WSAP)和模糊情境范式(Ambiguous Scenarios Test,AST)分别从即时解释加工阶段和延时解释加工阶段探讨两组被试在歧义性信息的不同自我参照条件下(自我条件/亲密关系条件/无关他人条件)解释偏向的变化特点;招募符合临床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症患者15人和正常对照被试16人,通过行为学的词句联想范式(wordsentenceassociationparadigm,wsap)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s)研究探讨其在自我参照条件下的即时解释加工行为学特点及神经电生理活动的变化趋势。所有的行为学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有: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erps数据采用curry7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对抑郁情绪个体即时解释偏向的行为学实验结果分析发现:总体上,抑郁情绪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良性(即中性或正性)解释词汇、负性解释词汇的认可率和反应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相较正常对照组,抑郁情绪组的负性解释词汇认可率更高,良性解释词汇认可率更低;三种不同自我参照情境中,抑郁情绪组对负性解释词汇的认可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无关他人条件下,负性解释词汇认可率最高;亲密条件下,负性解释词汇认可率最低。反应时方面,相较正常对照组,抑郁情绪组对良性解释词汇、负性解释词汇的反应时均更长。三种不同自我参照条件中,抑郁情绪组认可良性解释词汇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在自我条件下反应时最长,亲密关系条件次之,无关他人条件下反应时最短。2.通过对抑郁情绪个体延时解释偏向的行为学实验结果分析发现:总体上,抑郁情绪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正性解释、中性解释和负性解释的可能性评分上分别存在显著差异(p0.001)。相较正常对照组,抑郁情绪组对负性解释的可能性评分更高,中性和正性解释的可能性评分更低。三种不同自我参照条件中,两组在负性解释、中性解释、正性解释可能性评分上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抑郁情绪组在三种条件下的负性解释的可能性评分均更高,中性解释和正性解释的可能性评分均更低;其中,在负性解释可能性评分上,自我条件下最高,亲密关系条件次之,无关他人条件最低。3.通过对临床抑郁症患者即时解释偏向的行为学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在认可率方面,抑郁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良性解释词汇、负性解释词汇的认可率上分别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抑郁患者组的负性解释词汇认可率更高,良性解释词汇认可率更低。反应时方面,两组在良性解释词汇判别上反应时差异显著(p0.05),正常对照组比抑郁患者组更快地认可以及拒绝良性解释词汇。两组在拒绝负性解释词汇上反应时差异显著(p0.001),正常对照组比抑郁患者组更快地拒绝负性解释词汇。4.通过对临床抑郁症患者即时解释偏向的erp脑电实验结果分析发现:不同情绪效价的解释词汇呈现下,总体上正常对照组对良性信息以及负性信息加工的N1波幅均更大,抑郁患者组对负性信息加工的LPP波幅更大,潜伏期更长。在对负性解释词汇反应选择时,比较抑郁患者组认可负性解释词汇与正常对照组拒绝负性解释词汇的ERP波形变化,抑郁患者组对负性信息认可反应的N2波幅更大,N2、LPP的潜伏期更长。在对良性解释词汇反应选择时,比较抑郁患者组拒绝良性解释词汇与正常对照组认可良性解释词汇的波形变化,正常对照组认可良性解释的N1、N2波幅更大,N2潜伏期更长;抑郁患者组拒绝良性解释的LPP波幅更大,潜伏期更长。研究结论:1.抑郁情绪个体在歧义性信息加工的即时解释阶段存在显著的负性偏向,以及潜在的良性解释偏向缺失(或抑制)。同时,负性解释偏向的表现跨不同自我参照情境条件,既存在于自我参照情境,也存在于非自我参照情境(无关他人条件/亲密关系条件)。2.抑郁情绪个体在歧义性信息加工的延时解释阶段存在显著的负性偏向,以及潜在的良性解释偏向缺失(或抑制)。同时,负性解释偏向的表现也是跨不同自我参照情境条件,既存在于自我参照情境,也存在于非自我参照情境(无关他人条件/亲密关系条件)。其中,相较即时加工阶段,偏向特征在延时加工阶段表现更稳定,自我参照图式的激活程度更高。3.临床抑郁症患者在自我参照条件下歧义性信息的即时解释加工阶段存在显著的负性偏向及良性加工偏向的缺乏(或抑制)。ERP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意义信息更加敏感,对良性意义信息加工偏弱,存在负性的解释加工偏向,且该偏向在晚期的控制加工阶段更为显著与稳定。
[Abstract]: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arget depression is a serious psychological disease with high incidence rate , high recurrence rate and high suicide rate , which brings great economic burden to human society . In comparison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 the neg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pression emo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bias in the negative interpretation vocabulary and the latent period was longer . At the same time , the negative interpretation preference indicated that the negative interpretation was more rapid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the latent period was longer .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艳丽;许远理;;情绪、情绪调节的ERPs晚正成分研究进展[J];心理研究;2012年05期
2 周雅;刘翔平;苏洋;冉俐雯;;消极偏差还是积极缺乏:抑郁的积极心理学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3 曾会珍;金一波;;抑郁理论及抑郁认知特点的研究现状[J];心理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书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新;亲密他人参照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60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8606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