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7 14:28

  本文选题:精神分裂症 + 女性患者 ; 参考:《重庆医学》2014年10期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基线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大于或等于60分、病程小于或等于5年的女性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280例,进行康复随访3年,对相关因素、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PANSS总分减分率与病程长短、起病形式、发病诱因、持续用药时间、家庭支持、家庭经济、婚姻情况存在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复发情况与持续用药时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较短、起病形式较急、发病诱因较少、持续用药时间较长、家庭支持多、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婚姻情况稳定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first onset of female schizophrenia. Methods the total score of baselin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 was more than or equal to 60 poi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cond revision (CCMD-3) of the Chinese Classification Scheme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ental Diseases (CCMD-3), and the total score of the baselin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 was 60 or more. 280 femal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hose course of disease was less than or equal to 5 year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years. The related factors,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currenc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reduction rate of PANSS was related to the duration of the disease, the form of onset, the inducement, the duration of medication, family support, family economy and marriag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currence of disease and the duration of drug us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urse of disease is shorter, the form of onset is more urgent, the inducement is less, the duration of medication is longer, the family support is more, the family economic condition is good, and the marital condition is stabl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femal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is better.
【作者单位】: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
【分类号】:R74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永俐;;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居家康复措施1年的随访观察[J];重庆医学;2011年17期

2 邱传谦,曾昭祥;家庭化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随访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3 张献强;林海程;高云;谭文艳;黄晓清;陈淑德;;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参加家属资源中心训练2年随访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4 田红军;陈玉辉;吕同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及随访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11期

5 周刚柱;汪静;唐小芒;;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康复随访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5期

6 姚贵忠;耿彤;王涌;;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交技能训练效果的初步评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献强;林海程;谭文艳;高云;黄晓清;陈淑德;王坤;;电话随访和家属资源中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年16期

2 张倬秋;李水英;赖华;;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程式康复护理模式的探讨[J];华西医学;2012年01期

3 宋兰君;;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年12期

4 何宏炜;杨国周;封俊;;精神科假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态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8期

5 罗慧芳;吴仙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治疗疗效随访研究[J];内科;2010年03期

6 朱金玲;蒋良函;卫昭华;陆光华;;国内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现状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01期

7 李华;;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年06期

8 卢建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时间与复发关系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3年14期

9 姚贵忠;钱英;耿彤;;社交技能评定目录中文版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宏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模式分析——12个月的跟踪评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艳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于雪竹;新入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与症状影响历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曲鸿儒;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男性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影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05期

2 刘华清,张培琰,尚兰,,李献云;自知力评定量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5年02期

3 陆兰新;;康复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7年11期

4 刘国友;宋君伟;张文佳;;职业康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5 张伟波;张国芳;沈文龙;周卿;赵军;苏燕莉;胡俊;倪花;;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0期

6 袁训初;郑瞻培;邓祖怡;;精神分裂症近期复发66例的调查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86年01期

7 刘华清,张培琰,尚岚,杨浦德,吴厚蔚;精神分裂症的自知力:“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的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1995年03期

8 薛志强;谈艳;张少平;周慧钧;周建芳;朱紫青;;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J];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01期

9 李光华;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的研究近况[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10 杨丽;谢焱;黎燕清;周玉雾;兰桂荣;;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能力调查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华;徐慧慧;贾永涛;;利培酮治疗晚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外医疗;2010年09期

2 赵小亚;;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23期

3 陈丽;朱凤艳;;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4 李洪英;刘娟;崔炳喜;;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6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年04期

5 陈丽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未治疗期与社会功能缺陷的关系[J];四川精神卫生;2011年01期

6 李国荣;朱婉儿;唐建良;李婷;查显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可溶性Fas及Fas配体的变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7 刘晓红;李卫军;季磊;;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比较[J];四川精神卫生;2009年02期

8 刘树才;陈韶光;许维森;;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23期

9 郑在激;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6期

10 陶然;史杰萍;武鸣;张小娟;寇长贵;向全永;俞琼;于雅琴;;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明;钟建炯;姚琴;江爱玉;汪昌学;;定期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的作用[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孔国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黄晓琦;李春晓;吕粟;欧阳洛;邓伟;李涛;龚启勇;;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异常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侯海荣;;剖析精神分裂症现象[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郭俊花;蔡露;黄青;谭书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张群英;李义会;;团体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罗夏测验特点[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8 简佳;唐茂芹;米国琳;邱惠敏;曹秉玉;;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与糖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徐雪云;李亚惠;李神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复发的相关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房聪侠;谢曙光;杜玉涛;钱郅伟;;抑郁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比较[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医师 郭志华;减轻精神分裂者心理痛苦[N];北京科技报;2009年

2 崔界峰;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三大表现[N];北京科技报;2008年

3 记者 李颖;精神分裂症患者3成不能坚持服药[N];科技日报;2007年

4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教授 张明园;精神疾患防胜于治[N];光明日报;2009年

5 章关春;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需社会、家庭共助[N];健康报;2005年

6 薛原;三四成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按时用药[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记者 颜秋雨 通讯员 王玉林 罗涛;“K粉”依赖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损害相似[N];健康报;2010年

8 记者 项铮;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调查启动[N];科技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颖;“彩虹计划”协助患者回归社会[N];科技日报;2008年

10 翟金国;聚焦精神分裂症[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萍;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认知和神经影像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张启文;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魏钦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白质异常与ZNF804A基因rs1344706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蔡骅琳;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和尿液的代谢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郭素芹;儿童精神分裂症与神经发育异常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张怀惠;8p基因ASAH1和NRG-1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许琪;多巴胺代谢通路上的SNP型组合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系统关联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8 苏亮;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对照研究及其系统评价[D];复旦大学;2010年

9 张伯玉;精神分裂症与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代谢通路中酶基因的关联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10 陈四军;精神分裂症人格改变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孝勇;精神分裂症患者Th1与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和功能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骆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修订及临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周强;初探个案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及社会功能的干预效果[D];汕头大学;2010年

4 李鹤遥;PLA2G4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周平;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评定及对喹硫平的治疗反应[D];汕头大学;2010年

6 李洁;病例分析报告——单纯型精神分裂症[D];武汉大学;2005年

7 胡一文;多巴胺D1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D];武汉大学;2005年

8 孟祥飞;精神分裂症与血清磷脂酶A2活性、PLA2G4C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纪孝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王松波;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障碍对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74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074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d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