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发布时间:2018-07-26 08:19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并根据老年抑郁量表(GDS)的筛查结果,选出32例患有老年抑郁症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运动疗法、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电抽搐疗法等措施对其进行3个月的干预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后用CES-D抑郁自评量表和临床常用HAMD量表进行抑郁状态的评定,并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抑郁的因素主要是躯体因素、离退休、丧偶、再婚、空巢现象、经济上的失调、遗传因素、心理因素,治疗干预后患者的CES-D量表总分、HAMD量表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老年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有躯体因素、社会生活事件、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经过干预治疗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缓解,为老年抑郁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 Methods 32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nile depression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GDS) screening.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sychotherapy, exercise therapy and behavioral therapy.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rug therapy and electric convulsion therapy for 3 months. The depression status was evaluated by CES-D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and HAMD scal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Logistic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 were somatic factors, retirement, widowhood, remarriage, empty nest, economic disorders, genetic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e total score of CES-D scale and Hamd scale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senile depression are somatic factors, social life events,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genetic factor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depression symptoms of elderly patients are alleviated,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作者单位】: 济南市中心医院保健会员科;
【分类号】:R74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卫东,董海涛,汤玲莉,方琳;上海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及精神文化生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邢凤梅,田喜凤,陈长香,董胜莲,温颖娜,王福德;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2期

2 罗惠芳;;空巢家庭问题的研究现状[J];现代护理;2006年07期

3 王芳,谢婧,施学忠;河南省居民精神抑郁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6期

4 李淑杏,邢凤梅,马小英,魏立民;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况调查与社区护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01期

5 胡志,徐晓超,秦侠,陈若陵;合肥市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04期

6 秦侠,胡志,徐晓超,陈若陵;老年人自评状况和社会支持与老年抑郁症患病率[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04期

7 冯杰;宋克群;王娟;郎森阳;;常见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6年03期

8 张玲;姜洪蕾;冯树梅;樊永固;王家惠;高芳X;;心理社会因素对离退休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庆娟;寒地城市居住区老年人户外休闲空间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2 徐晓超;合肥市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症卫生服务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3 陈耀民;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李瑛;太原市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风险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张静;河南省老年居民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6 马岁岁;安徽省某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影响因素及相关政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7 张燕;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8 邓月华;居住区老年人户外环境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刘先军;长春市城区晨晚练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范珊红;西安市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率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义强!310013,赵国秋!310013,陈树林!310013;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及影响因素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2 叶勤,吴瑞枝;女性老年期抑郁症自杀危险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3 甘景梨,吕存生,杨亚军,刘欣喜;老年期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1年01期

4 郭建友,李昌煜,葛卫红;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0期

5 苏宝珍,吴瑞枝;老年期抑郁自杀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年03期

6 王世忠,杨向东,朱秀琳;老年抑郁症及相关问题[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9期

7 闫芳,李淑然;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随访研究(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月婷;江秀玲;钱巧霞;于丹丹;熊黎明;方云;毛伟;高荣;苏普玉;;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抑郁的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7期

2 ;喝绿茶有助于缓解老年抑郁症[J];保健医苑;2011年08期

3 刘小利;于恩彦;吴万振;舒勤奋;倪娇娜;;脑白质疏松症与老年抑郁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0期

4 土人;;抑郁症:心灵感冒不容忽视[J];温州人;2011年11期

5 贾东立;;警惕:抑郁症就在你身边[J];大众心理学;2004年11期

6 ;感叹号!抑郁症![J];科技与企业;2010年03期

7 麦良辉;;抑郁症概述[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08期

8 ;抑郁症的19条报警信号[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11年08期

9 易淑华;;微笑型抑郁症——中年人的无形心理杀手[J];大众心理学;2006年11期

10 唐江琼;秦旭平;;抑郁症与心脏病[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师建国;;抑郁症的识别与心理治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莹;周成业;刘朋;王云凤;;缺血性卒中患者抑郁症状与发病部位的Logistic回归分析[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孙达;许唯;占宏伟;刘洪彪;;抑郁症患者rCBF变化与局部脑功能关系的探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9册)[C];2009年

4 吴珂;;脑卒中病人与抑郁症[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林有道;倪秀英;;慢性精神分裂症203例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A];中国民政精神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6 张卫华;;抑郁症相关的慢性失眠的鉴别:附个案2例[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培琰;;神经可塑性——抑郁症病理生理的新探索[A];全国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郭锡永;正悦;吴飞;王淑杰;计秀生;李振来;;影响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的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周保慧;;抑郁症病人自杀行为相关因素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董继承;张少丽;缪竞城;;抑郁症患者不同病期血清体液免疫指标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志功;哪些人易患抑郁症[N];民族医药报;2007年

2 孙清廉;老年抑郁症谨防被假象所迷惑[N];家庭医生报;2007年

3 李柯;老人抑郁多不典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罗照春;3G时代如何防抑郁[N];健康报;2010年

5 记者 郑石隐 实习生 张送萍;抑郁症反思录:一个公务员的非正常死亡[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张献怀;抑郁症:人类第一号心理杀手[N];大众科技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强晓玲;“林黛玉就是典型”:专家把脉抑郁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万新华;失眠常困老年人[N];健康报;2000年

9 胡伟力;怎样诊断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8年

10 ;抑郁症,,离你有多远[N];卫生与生活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华;抑郁症动物模型与脑血管因素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常翼;抑郁症视觉前注意加工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3 从恩朝;儿童期性侵犯与女性抑郁症的风险关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江华;大学生抑郁人际高风险—应激模型实证研究—多时段追踪和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VBM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5 吴辉;辽宁省医护人员中职业紧张反应、职业紧张源及抑郁症状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刘晓华;抑郁症遗传模式及其与CREB1、BDNF基因的关联和表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吴文峰;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邝慧芳;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解恒革;老年男性认知功能衰退与血清睾酮和雌二醇的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10 苗茂华;太原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晚发抑郁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2 郭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抑郁症及其和预后的关系[D];延边大学;2010年

3 杨安芳;住院烧伤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王新;阈下抑郁者对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蕾;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多种事件相关电位的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颖;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7 胡安艳;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现况及其家庭、学校因素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8 丁芳;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9 李瑾;抑郁症患者的移情结构与家庭动力特征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邓伟;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2和INF-γ的变化[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45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145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8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