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相关电位与初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variation and clinic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FSZ) and recurrent schizophrenia (RSZ), and to explore the nature and mechanism of variation. Methods the P3 of 96 FSZ,118 patients with RSZ and 110 healthy adults was detected by Bravo electrophysiologic instrument and auditory target-non-target stimulation sequenc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ment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The patient group was followed up at 6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latency and amplitude of P3 in patients with Cz and RSZ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cores of positive symptoms and the total score of PANSS. 3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arget latency, non-target P2, amplitude P3 and non-target P 2 (P0.05 or P0.01).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amplitude of N2 and P3 delayed P3 in the latency of FSZ and RSZ decreased (P0.05 or P0.01). Compared with FSZ, non-target P2 delayed and non-target P2 amplitude decreased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recovery of target amplitude P3 was found only in patients with FSZ, but not in patients with RSZ. The follow-up results of FSZ and RSZ patients showed that the latency N2 and P3 delay in the middle stage of 1: P3 might belong to the attribute marker of the disease, while the decrease of the target amplitude P2 and P3 might be the state markers of the disease. Conclusion there are cognitive deficit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isease, which may have an impact on the future onset,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The results of follow-up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 of P3 was a mixed marker.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神经生理室;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科;上海市闸北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基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新兴前沿技术项目(SHDC12013116) 申康市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SHDC12012234) 上海卫生系统适宜技术推广计划(2013SY069)~~
【分类号】:R74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颖洁,朱贻盛,王继红;脑电波分析在精神病诊断中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0年04期
2 郑博;何林丽;邹可;蔡定均;杨君兰;郑重;;电针结合rTMS对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期待心理反应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陈会;周文智;吴惧;钟佑泉;牟启蓉;;听觉P300测定在小儿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7年20期
4 景源泉;宋波;;原发性失眠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J];重庆医学;2008年16期
5 王芳;任何茂;;P_(300)应用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吕静,王家同,赵仑,刘旭峰,苏衡,刘练红,李婧;抑郁症患者关联性负变(CNV)实验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7 王小林;杨虹;杨梅凤;江瑞芬;刘文龙;王真真;张娟;;智力障碍儿童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特点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6期
8 王志强;窦思东;;电针介入时间对脑缺血早期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翁其彪,王宏隽,陈玲珍;脑血栓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J];广东医学;2003年01期
10 何斯纯,周丽丽,姚平,王跃春;体温过低对豚鼠耳蜗电图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美娟;田国强;钱蠡;;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及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段宇f ;;P300在运动心理学中研究现状与前景[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载福;胡若笑;杨致蓉;范卫星;吕望强;朱建唯;姜小球;陈兴时;;老年期抑郁症感觉门控P50变异及康复过程中的动态观察[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惠芳;方向明;张凤林;陈兴时;;广泛性焦虑与强迫症患者的P300比较研究[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黄景斌;吴茜;许良;严晓丽;王惠茹;王翘楚;庄剑青;;失眠症伴记忆力减退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观察[A];肝主疏泄理论与从肝论治失眠症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敏;基于稀疏表示模型的EEG信号棘波自动检测技术与应用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洪丽;磁刺激穴位脑电特征信号提取及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宋国萍;睡眠剥夺对记忆及额叶执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刘忠国;刺激间隔对大脑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王芗斌;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评价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6 赵欣;过度使用互联网对大脑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周鹏;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贡京京;面孔与汉字认知加工机制中的倒置效应—行为学及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9 吕静;脑力疲劳状态下注意特征及情绪变化的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陈湛a;情绪词汇加工的心理生理和病理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吉祥;脑外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评价及预后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2 邓海兵;基于提升小波变换方法的视觉和听觉诱发脑电信号单次提取[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宋蕾;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多种事件相关电位的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罗颖;电针结合心理康复治疗对IAD事件相关电位影响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汪莉;躁狂发作患者血锂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尹益勇;脑发育期甲状腺激素对大鼠听觉诱发电位和学习记忆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7 何林丽;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情绪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万俊玲;汉、维吾尔族神经症患者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9 刘铭湖;改进的自适应旁瓣对消算法及性能优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凯;视听跨通路ERP评定语言加工能力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宏珍,李亚洁;情绪刺激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现代护理;2005年16期
2 李海云,严华刚,李振明;事件相关电位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5年08期
3 陈优;李春波;王继军;吴文源;;认知老化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02期
4 丁远英;;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7期
5 刘中华;周曙;;不同信息保持时间间隔下空间位置记忆的容量和事件相关电位分析[J];广东医学;2013年15期
6 吴逊,王薇薇,孙江伶,石昕;汉语词义归类的事件相关电位[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年01期
7 赵向东,严晴,曹华;不同手按键对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8 黄新华,刘初生;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及行为评价[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年09期
9 解恒革 ,王晓红 ,王鲁宁;注意状态对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2期
10 杨文俊;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翔;郭春妮;赵永波;;事件相关电位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意义[A];第三届CAAE中国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庄丽频;陈中鸣;高菊萍;刘世燕;夏颖;朱晶;;正常老年人定量脑电图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分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永波;沈翔;郭春妮;;事件相关电位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祖祥;王鹏;胡思源;陈敏;陈霖;;静态强磁场对反应时和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彬锋;罗小刚;黄茜;彭承琳;;小波分析和独立分量分析在事件相关电位提取方面的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陈春萍;王李艳;何玲;罗瑞奎;隋光远;;数困儿童计算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吴美娟;田国强;钱蠡;;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及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吴美娟;田国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及影响[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沈翔;赵永波;郭春妮;赵圣杰;王铭琴;陈维杰;;事件相关电位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意义[A];2009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郭乃蕊;莫雷;;人名识别的联想启动和类别启动研究: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罗一峰;面孔容颜信息加工的脑机制: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王旭梅;事件相关电位P300,LDAEP与气质性格量表TCI人格纬度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3 赵欣;过度使用互联网对大脑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陆雪松;面孔表情图片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及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仇瑶琴;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精神分裂症中的诊断价值[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宏珍;面孔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及其临床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王翠艳;不同输入形式影响心算活动的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公昱文;独立分量分析及其在事件相关电位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能aF;面孔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5 刘小军;儿童单个汉字语义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胡瑞芬;电流感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单次刺激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7 魏玉芳;面孔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时空特性[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刘静;神游的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沈江涛;基于汉语听觉认知的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宋阳;不同情绪下认知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8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20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