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一部分 抑郁症视觉物理信息前注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实验一 视觉物理信息前注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对人脑视觉前注意加工进行初步探讨,在经典实验范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进一步提高非注意纯度,以便于应用于临床研究。 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招纳的健康受试者14例(5男,9女),平均年龄41.7±17.5岁。采用oddball范式,要求受试者观看并计数视野中心靶刺激红色图片的呈现次数,而忽略视野周边的物理刺激图片。记录32导脑电,对受试者的视觉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的波幅进行分析。 结果:(1)MMN1:组间主效应显著(F(1,26)=8.843; p=0.006),提示MMN1波幅与水平基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MMN2:组间主效应显著(F(1,26)=2.891; p=0.101),提示MMN2波幅与水平基线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人脑对视觉物理刺激可以进行前注意自动加工; 2、提高了注意纯度的实验范式成功引出了vMMN,可以作为临床研究的实验范式。 实验二 抑郁症视觉物理信息前注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技术探讨抑郁症患者对物理信息前注意自动加工的脑电生理机制。 方法:病例组为抑郁症患者14例(5男,9女),平均年龄41.4±12.6岁,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人14例(5男,9女),平均年龄41.7±17.5岁。采用oddball范式,要求受试者观看并计数视野中心靶刺激红色图片的呈现次数,而忽略视野周边的物理刺激图片。记录32导脑电,对受试者的视觉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的波幅进行分析。 结果:抑郁症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未发现显著组间主效应(F(1,26)=0.782,p=0.384)。亦未发现其他主效应与交互效应。 结论:抑郁症患者在oddball范式下的视觉物理刺激前注意加工较正常受试者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三 抑郁症基于感觉记忆的视觉前注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探讨抑郁症患者基于感觉记忆的前注意自动加工的脑电生理机制。 方法:病例组为抑郁症患者14例(5男,9女),平均年龄41.4±12.6岁,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人14例(5男,9女),平均年龄41.7±17.5岁。采用oddball范式及等概率范式,要求受试者观看并计数视野中心靶刺激红色图片的呈现次数,而忽略视野周边的物理刺激图片。记录32导脑电,对受试者基于感觉记忆的视觉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波幅进行分析。 结果:组间效应显著(F(1,26)=6.655,p0.016),且组间因素与vMMN类型显著交互(F(1,26)=4.933,p0.035)。后续分析显示仅等概率范式vMMN存在组间显著差异(F(1,26)=9.446,p0.005),而oddball范式vMMN组间差异缺乏显著性(F(1,26)=0.782,p=0.384)。 结论: 1、抑郁症患者存在视觉通道物理信息前注意加工障碍; 2、抑郁症患者物理信息前注意加工障碍基于感觉记忆失匹配过程。 第二部分 抑郁症情绪信息前注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实验一 卡通表情前注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技术对卡通表情信息的前注意自动加工机制进行初步考察,以明确卡通表情是否可以诱发表情相关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 方法:受试者为15名健康人(6男,9女),平均年龄36.9±11.5岁。采用oddball范式,要求受试者观看卡通表情图片并计数靶刺激绿色图片的呈现次数,而忽略非靶刺激红色图片(包括作为标准刺激的中性表情及作为偏差刺激的正、负性表情)。记录32导脑电,对受试者的视觉失匹配负波的波幅进行分析。 结果:(1)MMN1:波幅的电极位置主效应显著(F3,42=9.430,P=0.001)。方向与半球存在交互效应(F1,14=9.608,p=0.008);(2)MMN2方向主效应显著(F1,14=5.489,p=0.034),且方向与表情交互效应显著(F1,14=7.369,p=0.017),方向与半球交互效应显著(F1,14=9.623,p=0.008)。 结论: 1、卡通表情刺激成功诱发了表情相关MMN; 2、人脑对情绪信息可以进行前注意自动加工,且这种加工与物理特征加工无关。 实验二 抑郁症表情信息前注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技术探讨抑郁症患者对表情信息前注意自动加工的脑电生理机制。 方法:病例组为抑郁症患者15名(6男,9女),平均年龄40.3±11.2岁,正常对照组为健康受试者15名(5男,10女),平均年龄36.9±11.5岁。采用oddball范式,要求受试者观看卡通表情图片并计数靶刺激绿色图片的呈现次数,而忽略非靶刺激红色图片(包括作为标准刺激的中性表情及作为偏差刺激的正、负性表情)。记录32导脑电,对受试者的视觉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的波幅进行分析。 结果:(1)MMN1:表情类型和与组别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F(1,28)=7.052,p0.015)。方向、大脑半球与组别间的交互效应也具有显著性(F(1,28)=4.617,p=0.040)。在正常对照组中,方向与大脑半球的交互效应显著(F(1,14)=9.608,p0.010)在抑郁症组则无显著交互效应;(2)MMN2:组间主效应显著(F(1,28)=10.804,p0.005)。同时,组间主效应与方向产生交互效应(F(1,28)=7.304,p0.015)。 结论: 1、抑郁症患者对正性及负性情绪信息的前注意自动加工均存在障碍; 2、抑郁症患者存在表情信息加工的偏侧化效应缺失; 3、表情信息前注意加工减弱很可能是抑郁症的疾病相关特质而不是状态相关因素。 实验三 抑郁症多面孔模型表情信息前注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为了消除表情图片物理属性加工的影响,采用多面孔模型对郁症患者表情信息前注意自动加工的脑电生理机制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方法:病例组为抑郁症患者10例(3男,7女),平均年龄44.0±15.8岁,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人10例(3男,7女),平均年龄40.2±12.6岁。采用卡通多面孔模型表情刺激的oddball范式,要求受试者观看卡通表情图片并计数靶刺激绿色图片的呈现次数,而忽略非靶刺激红色图片(包括作为标准刺激的中性表情及作为偏差刺激的正、负性表情)。记录32导脑电,对受试者的视觉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的波幅进行分析。 结果:(1)MMN1:大脑半球与组别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F(1,18)=5.698;p=0.028);(2)MMN2:组间主效应显著F(1,18)=8.759,p0.01),电极位置与大脑半球存在交互效应(F(3,54)=3.011;p=0.038)。 结论:抑郁症患者表情信息前注意加工较正常受试者减弱,可排除物理特征加工的影响。本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实验二的结论。
【图文】: 二、方法(一)束U激材料:刺激序列由E一Prime软件呈现,刺激图片为单、双白色条状物(图1),显示于17寸纯平显示器中央。标准刺激为单条状物,偏差刺激为双条状物。单、双条状物总面积相等。所有图片经软件处理后大小、亮度、对比度和空间频率等一致。(二)实验程序:实验在安静、光线适宜的电生理室内进行,受试者取舒适坐位,距离显示屏lm。受试者被要求注视屏幕中心 1.3cm又1.3cm的空心蓝色正方形框,,蓝框空心部分周期性由黑色变为红色(靶刺激),受试者被要求尽可能准确地默数红色出现的次数,并在每个Btock后报告给主试者。蓝框的外围有一个面积更大的 10.5cm火 10.5cm空心蓝色正方形框,大小蓝框之间是非靶刺激(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出现的区域。标准刺激为单个白色条状物 (3.9cmxl.2。m);偏差刺激是双白色条状物(3.9。 mxo.6cmxZ)
vMMN的ZD电位分布图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4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英;王玉凤;;共患病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执行功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2 范征莉;陈敏;;抗抑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视觉反应时间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年17期
3 谷剑;陈淑霞;杜荣品;刘惠良;李刚;;空腹血糖水平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6期
4 鞠海燕;江玉娟;杨怡;刘立静;宋京花;;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与临床症状变化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6期
5 潘杨;孟子厚;;视听注意属性对听觉掩蔽效应的影响[J];电声技术;2011年02期
6 段青,宋为群,罗跃嘉;不同范围区域性提示下视觉空间注意的早期ERP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潘杨;孟子厚;;视听注意属性对视觉掩蔽效应的影响[J];电视技术;2011年09期
8 毕莉珠;何迎春;张如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9 杜静;汪凯;董毅;;抑郁症的注意功能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10 刘红敏;李晋芳;肖四飞;;郁乐冲剂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医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强国;郑之风;潘杨;;视觉任务对听觉前向掩蔽效应实验的影响[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枞;涂序彦;刘嘉;;注意-情绪协调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模型[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萍;融合机器人视/嗅觉信息的气体泄漏源定位[D];天津大学;2010年
2 彭代辉;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及任务激活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郭文斌;治疗不敏感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认知功能与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林岭;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概念模型、多维检测、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金一波;抑郁个体情绪认知机制及干预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明矾;情绪负启动效应的双重机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吕静;脑力疲劳状态下注意特征及情绪变化的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李玲;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注意事件相关电位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夏琼;明度对比和拓扑结构在视知觉中的竞争[D];浙江大学;2008年
10 路玉峰;基于视频图像分析的驾驶员视觉分散特征识别及检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4~7岁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及其与相关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宁;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服饰平面广告[D];东华大学;2010年
3 李俊楠;脑力疲劳影响视觉前注意加工的ERP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莹;老年期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皮质醇、认知功能及药物干预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5 周晓燕;运用关联知识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平面广告设计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湘兰;老年抑郁认知易感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7 万育辰;脑疲劳对注意能力影响的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张海霞;情绪启动对中学生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益清;互动建筑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李围;注意和非注意条件下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2596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