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激活第Ⅲ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Aβ31-35所致神经毒的作用观察

发布时间:2020-04-11 07:16
【摘要】: 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以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神经元死亡为特征性病理改变,以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人格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和发病机制复杂,虽然学说很多,但确切机制不明,因而缺乏对AD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在众多AD病因学说中,Aβ沉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发病机制。Aβ是由39-43个氨基酸组成的具有β折叠结构的小肽,它们在细胞外沉积,聚集会形成不溶性多肽,产生对神经元的毒害作用。临床病理资料证实,Aβ是AD患者老年斑的主要成份,而老年斑是AD患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也是病理上诊断AD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证实,完整肽链(Aβ1-42)和Aβ25-35片段对离体培养的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其机制包括:通过产生自由基发挥对细胞的损伤作用;通过增强谷氨酸的神经毒作用,如过度激活NMDA受体,产生对细胞的损伤;通过诱导NO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通过刺激产生炎症,由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过度表达的细胞因子产生损伤作用;通过影响胞内Ca2+稳态产生钙超载而引起神经元的损伤;以及通过细胞凋亡诱导神经元死亡。新近的资料显示,Aβ31-35,一个更小的Aβ片段也能产生与完整肽链及Aβ25-35相同的神经毒作用,提示Aβ31-35可能是Aβ肽链最短的活性肽段或关键的活性部位。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递质,其受体可分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iGluRs)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mGluRs)。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是一个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激活后通过产生第二信使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依据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及药理学特性,将其分为三组共8型。其中第Ⅰ组mGluRs包括mGluR1和mGluR5,主要位于突触后,通过激活PLC产生IP3、DG发挥作用,通常表现为与离子型受体如NMDA受体类似的作用。第Ⅱ组mGluRs (包括mGluR2和mGluR3),尤其是第Ⅲ组mGluRs (mGluR4,mGluR6, mGluR7, mGluR8)主要位于突触前,它们通过与Gi蛋白偶联而抑制cAMP的生成,表现为对谷氨酸释放的负反馈调节,即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谷氨酸释放,防止谷氨酸过量,从而发挥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Bruno等最近的报道显示,在离体实验的条件下,第Ⅲ组mGluRs激动剂对离体培养的神经细胞的损伤发挥了保护作用;Copani等发现激活第Ⅲ组mGluRs对由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有保护作用。有鉴于此,本实验拟进行以下几方面观察:
【图文】:

细胞碎片,检测范围,流式细胞仪,细胞


胞膜磷脂分布是不对称的,磷脂酰丝氨酸(细胞凋亡时转至细胞膜浆膜面,,这一改变被改变的标记。PS 表面化发生于细胞凋亡早期Annexin V)是 Ca2+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对nnexin V 与细胞膜表面化的 PS 结合,再结参数检测,可区分正常细胞、早期凋亡细胞 干预 24 小时后的细胞,并制成 1×106单细 20 分钟,避光并使其充分着色,流式细胞。每个象限的细胞数目就是占检测细胞总数-PI-),右下象限代表早期凋亡细胞(An+PI-n+PI+),左上象限代表细胞收集过程中出现分比和标记 Annexin-V 的荧光强度均可被获

早期凋亡,细胞,象限,流式细胞仪


干预 24 小时后的细胞,并制成 1×106单细 20 分钟,避光并使其充分着色,流式细胞。每个象限的细胞数目就是占检测细胞总数-PI-),右下象限代表早期凋亡细胞(An+PI-n+PI+),左上象限代表细胞收集过程中出现分比和标记 Annexin-V 的荧光强度均可被获作原理 1 框内所示为符合要求的细胞,其余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749.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兰;芳香族烃类经皮肤的渗透量[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2年01期

2 张寅恭;新杀虫剂Пиримор的卫生毒理学[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2年01期

3 蔡海英,张金生,崔小邢,郑国墚,黄孔威;国产维甲酸衍生物对大鼠食管上皮癌变的抑制作用[J];癌症;1983年04期

4 高强;大鼠直肠给心得安以避免首过消除效应[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3年01期

5 Seigo SHUMIYA;Sumi NAGASE;蔡华琬;;大鼠(Rattus Norvegicus)无白蛋白基因(Aualbumia)和盖帽基因(Hooded)的连锁[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1983年01期

6 陈国志,黄淑英,王广义,刘志红;豚鼠和大鼠小肠移行性肌电复合波(MMC)的观察[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4年03期

7 横路谦次郎;不同类型辐射照射复合催乳素诱发大鼠乳腺肿瘤的效果[J];辐射防护;1984年03期

8 温志永;;幼鼠夜间PR 峰的出现对孕酮的依赖作用[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9年05期

9 赵学增;郑富稳;夏烨;;普萘洛尔对雌性大鼠生殖机能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10 郑培敏;熊克仁;江家元;;大鼠斜角带核水平支的传入和传出联系——WGA—HRP和HRP法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井军;吴其恺;彭锐;孙国杰;;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杨s

本文编号:2623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623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e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