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患者及一级亲属的心理理论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7 12:21
【摘要】: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呈间歇发作性病程,躁狂或抑郁交替发作,尤其在躁狂发作时,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安全与经济负担。本文采用内表型的研究方法,对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的患者和一级亲属的心理理论进行研究,以探讨双相障碍的心理理论损害是否可以作为内表型,这有利于寻找病因及适当的治疗方法。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一、考察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及一级亲属在心理理论两成分上与正常对照相比是否受损;二、探讨神经认知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关系;三、探讨临床变量、神经认知和心理理论对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本研究纳入了双相障碍I型,目前或最近为躁狂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双相障碍的一级亲属各31名,以及正常对照组30名。采用杨氏躁狂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临床症状;采用韦氏成人智力测试评估智商;采用数字广度正背倒背,彩色连线测试AB版,言语流畅性测试,Stroop测试,数字符号测试评估神经认知功能;采用暗示任务、眼区情绪图片测试评估心理理论的推理成分和编码成分;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评估社会功能。结果表明,双相障碍患者组和一级亲属组在心理理论推理成分得分与正常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神经认知功能上,双相障碍患者组和一级亲属组在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数字符号上与正常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两比较表明,双相障碍患者组与一级亲属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控制神经认知功能的差异后,对比三组间心理理论推理成分依然存在显著差异(p?0.001)。另研究表明,唯一对双相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具有显著预测效应的因子是杨氏躁狂量表得分(r~2=0.310)。通过上述实验,本研究发现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及一级亲属在心理理论推理成分上存在显著损害,心理理论的推理成分可能是双相障碍的认知内表型指标。心理理论与神经认知是部分独立,这为两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机制提供了一定证据。杨氏躁狂量表的得分可以显著的预测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杨氏躁狂量表得分越高,社会功能损害越严重。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心理理论可作为疾病的内表型,以及其受损的原因和对患者的影响提供了行为学的证据。且表明了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作用,对指导临床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对此结论进行推论时需谨慎,还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图文】:
双相障碍患者及一级亲属的心理理论特点研究工速度:韦氏数字符号测试。测试呈现一组共 9 个不同数字,,号。然后将上述符号随机排列,要求被试在 90 秒之内将不同出。统计指标为完成个数。心理理论功能测量区情绪图片测试(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RMET)成理理论编码成分(同 1.5.1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采用 E-prim图片统一尺寸大小为 1280 1024,先呈现指导语,并练习,确,共有 36 张图片依次呈现。被试鼠标选择反应,记录正确率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9.4
【图文】:
双相障碍患者及一级亲属的心理理论特点研究工速度:韦氏数字符号测试。测试呈现一组共 9 个不同数字,,号。然后将上述符号随机排列,要求被试在 90 秒之内将不同出。统计指标为完成个数。心理理论功能测量区情绪图片测试(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RMET)成理理论编码成分(同 1.5.1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采用 E-prim图片统一尺寸大小为 1280 1024,先呈现指导语,并练习,确,共有 36 张图片依次呈现。被试鼠标选择反应,记录正确率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陀柠瑜;刘铁榜;杨海晨;荣晗;张建;沈其杰;;双相障碍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年06期
2 陈学全;汪凯;董毅;;精神分裂症社会认知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年08期
3 朱s
本文编号:2630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6308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