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老年痴呆神经突触退变和社交行为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06:28
【摘要】:[背景]内嗅皮层(EC)在海马与新皮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连接作用,在老年痴呆(AD)早期,EC到海马的投射是最早受到攻击的环路,并与记忆损伤密切相关。[目的]内嗅皮层第二层的兴奋性锥体神经元(ECIIPN)与海马CA1小清蛋白抑制性神经元(CA1PV)形成兴奋性突触,并在AD早期选择性退化,但AD中ECⅡPN-CA1PV突触退化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方法]运用Western blot方法特异性检测AD小鼠中ECⅡPN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的激酶活性;运用小鼠杂交和病毒注射的方法,构建在ECⅡPN中特异性抑制DAPK1活性的AD小鼠;运用膜片钳、光遗传和在体电生理等技术,检测ECⅡPN中选择性抑制DAPK1活性是否能够挽回ECⅡPN的突触丢失;运用水迷宫等行为学检测选择性失活DAPK1是否能够挽回AD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实验结果显示DAPK1在AD小鼠的ECⅡPN中被选择性激活。选择性失活DAPK1可以对AD小鼠ECⅡPN-CA1PV的突触丢失起到保护作用,挽回AD小鼠海马CA1区兴奋性/抑制性平衡,并提高AD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ECⅡPN中DAPK1的激活在AD记忆丢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DAPK1由此成为治疗AD的—个可能性靶标。[背景]包括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抑郁症和焦虑症在内的很多精神疾病的核心症状之—是社交行为受损。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基底外侧杏仁核(BLA)以及腹侧海马(vHPC)被广泛认为在社交行为中行使重要功能。[目的]mPFC、BLA与vHPC之间有丰富的投射连接,在社交行为中,这三个脑区之间是否通过环路相互作用,又受到何种机制调控,这些问题仍不清楚。[方法]本文运用在体电生理手段,记录并分析野生型小鼠在社交互动以及社交识别中mPFC、BLA和vHPC的脑区活跃性以及脑区之间的同步化。由于ErbB4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易感基因,之后我们运用T796G小鼠,在社交行为中抑制ErbB4活性,检测小鼠社交行为能力、社交行为中三个脑区的活跃性以及同步化是否受损。[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社交互动中mPFC、BLA和vHPC的脑区活跃性下降,并且脑区间的同步化下降;在社交识别中三个脑区的活跃性亦下降,仅vHPC-mPFC脑区之间的同步化下降,而BLA与mPFC、vHPC之间的同步化均没有显著变化。抑制ErbB4导致小鼠的社交互动与社交识别功能受损。在体电生理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抑制ErbB4扰乱社交互动中vHPC-mPFC以及BLA-vHPC之间的同步化水平,而对mPFC-BLA之间的同步化没有影响;在社交识别中,抑制ErbB4导致vHPC-mPFC之间的同步化被扰乱,而对不参与社交识别的mPFC-BLA和vHPC-BLA环路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mPFC-BLA-vHPC环路参与社交行为,并且受到NRGl/ErbB4信号通路的调控。受损的ErbB4活性以及由此改变的mPFC-BLA-vHPC环路同步化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中社交行为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9.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贱生;黄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王甘峗;;秩一混沌系统的同步化[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张宇;沈海龙;;植物体细胞胚同步化发生的控制[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03期

4 陈隆道,钱照明,张圣训;周期域分析中非同步取样数据的同步化[J];电子学报;2001年07期

5 陈云卿;提高同步化系统的效率[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8期

6 周曙,,余英林;用并联同步化法快速控制多个混沌系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10期

7 赵子凡;徐景生;张淑启;;文献揭示同步化问题初探[J];图书馆学刊;1990年Z1期

8 胡炯明,俞小军,赵耐青,萧俊;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家兔两类膈神经单位电活动差异的起源[J];生理学报;1989年02期

9 刘东平;吴德政;王建安;;应用离心淘洗技术分离同步化细胞[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9年03期

10 吴虞;高军晖;;基因振子同步化的数值模拟[J];科技创新导报;2015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岚;张宁;魏春玲;杨明浩;古华光;任维;;心肌细胞搏动的同步化节律[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2 李玉];胡雪芳;T3光PI;薛振南;;重

本文编号:2633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633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