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缺血再灌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大鼠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发布时间:2020-04-30 19:08
【摘要】:老年性痴呆症(Alzher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病,占成人痴呆症的60%。AD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学习记忆力降低等,它的两大神经病理学特征是神经元内大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s)聚积及神经细胞间的大量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沉积。其中神经纤维缠结(NFTs)主要由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形成。Tau蛋白是微管相关蛋白,过度磷酸化后则失去了其促进微管组装、维持轴突运输等生物学功能。AD病人的痴呆程度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所形成的NFTs的数量密切相关。Tau蛋白磷酸化受蛋白激酶和磷酸酯酶的共同调节,其中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和蛋白磷酸酯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参与AD样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重要激酶和酯酶。 缺血再灌是脑损伤过程中常见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之一,有学者提出AD的“缺血-再灌注”发病学说,认为缺血再灌是散发性AD发病的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但有关缺血再灌诱发AD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缺血再灌可引起神经细胞的应激反应,如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GRP78/Bip作为内质网固有分子伴侣,在ER应激时表达增高,是ER应激的标记物。研究发现AD病人脑中有着明显的ER应激和Bip的表达增加。缺血或缺血再灌能否通过ER应激影响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有待证实。ER应激可激活P38、JNK,二者是重要的应激诱导的激酶(stress induced kinase)。 为研究缺血再灌与AD样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关系,本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利用双侧颈动脉夹闭法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脑缺血20min、缺血20min再灌不同时间(1d、3d、5d)的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GSK-3β、PP2A表达及活性的变化,P38、JNK表达及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缺血20min后再灌可诱导大鼠海马tau蛋白在Ser396、Ser404、Ser198/199/202位点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Bip表达水平在缺血20min及缺血20min后再灌不同时间(1d、3d、5d)均显著增高;缺血及缺血再灌对P38、JNK、GSK3β、PP2A催化亚基(PP2Ac)表达无明显影响; P38磷酸化水平在缺血及缺血再灌后显著增高,JNK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变化;GSK3βSer9位点磷酸化水平在缺血20min再灌3d、5d显著降低,Tyr216位点磷酸化水平在缺血及缺血再灌后均显著增高;PP2Ac Tyr307位点磷酸化在缺血20min后再灌不同时间(1d、3d、5d)均显著增高。为进一步明确ER应激在缺血再灌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将ER应激抑制剂—PBA补充给缺血再灌大鼠,发现PBA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引起的Bip表达水平的增加以及tau蛋白在Ser396、Ser404、Ser198/199/202位点磷酸化水平的增加。上述结果初步证实缺血再灌可以引起ER应激,激活P38、GSK-3β、抑制PP2A,进而使tau发生过度磷酸化。
【图文】:

细胞的,同型半胱氨酸,热休克,蛋白基因


图 1 Bip 在细胞的分布(绿色荧光部分)图 2 Bip 的 N 端,C 短结构调控鼠、小鼠和人类体内由单基因编码,并含有 7 个内含子于正常情况下,,Bip 在内网中的表达正常,当正常蛋白基因则转录增加。热休克[13]、耗竭内质网内的库存钙[1积[15]、糖饥饿[16]、升高血中的同型半胱氨酸[17]、病毒激机体 Bip 的 mRNA 表达和 Bip 合成增加。ATPase domainSubstrate-bingingdomain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49.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琪;杨洁;;油菜籽对正常小鼠抗氧化状态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史东辉;陈俊锋;马学会;许云贺;王佳丽;;唇形科植物提取物对单胃动物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J];动物营养学报;2012年03期

3 苟春风;刘勤;郝保安;苏兰萍;王雅东;;辅酶Q10对紫外线致角膜上皮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12期

4 罗红波;杨期东;;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与内质网应激的相关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年06期

5 侯若冰;李伟伟;;含嘌呤的DNA单核苷酸分子结构与氧化还原性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纪存委;武丽;张裕曾;蓝晖翔;周宜开;郑丹;;低剂量镉和汞单独及联合作用对人胚肝细胞生长的Hormesis效应及机制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01期

7 黄延红;王俊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肖怀秋;李玉珍;;超声波辅助乙醇法萃取金银花中绿原酸[J];江苏调味副食品;2010年05期

9 苟巧;米粲;胡迎春;李刚;吴德昌;霍艳英;;Pten缺失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活性氧和氧化损伤水平的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年06期

10 梅加明;牛朝诗;;热休克蛋白在神经变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景霞;纳米氧化锌对海马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对PC12细胞生物学效应的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聂永心;黄伞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郭万松;熊果酸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宋显晶;阿托伐他汀抑制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汪平平;KDEL受体蛋白通过自噬作用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曹延萍;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肾损害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李斌;内质网应激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信号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光;6-姜酚生物学作用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9 宋敬卉;IL-33、ADAM10基因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迟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秦绪军;线粒体微环境中ROS对细胞永生化与逆转的调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文涓;ESR技术在氧化应激自由基检测及抗氧化剂筛选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磊;基于“谱—效”结合的金银花药效物质筛选的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吕莉敏;两种GPx模拟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邓文娟;红芪多糖对高糖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和凋亡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5 尹海琴;子宫颈鳞癌及腺癌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比较[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浩明;缢蛏苗种繁育及Cu~(2+)、Cd~(2+)、Pb~(2+)对其生态毒理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李伟伟;dCMP分子羟基化损伤及疏水氨基酸单电子氧化还原性质的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青青;生物抗氧化剂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D];聊城大学;2010年

9 袁保刚;生地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孔曼;H_2O_2促发内质网应激介导心肌细胞凋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6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646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