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甘露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00:58
【摘要】: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纯化及鉴定 [目的]探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体外分离、纯化、传代、鉴定、标记的方法,观察MSCs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使用MSCs移植治疗大鼠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奠定基础。 [方法]颈椎脱臼处死SD大鼠,收集其股骨的骨髓,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分离纯化MSCs。通过观察MSCs原代及传代后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绘制MSCs的生长曲线,了解MSCs的生长特性、形态特征以及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MSCs表面标记和体外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对MSCs进行鉴定。 [结果]分离培养的MSCs在显微镜下形态呈长梭形,为贴壁生长的成纤维样细胞,第一次传代后的MSCs细胞形态趋于均一,呈漩涡样或者菊花样生长。传代后MSCs在前1-6天生长迅速,7-8天后因为细胞密度的增加而出现接触抑制现象从而生长速度减慢。MSCs的增殖能力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大鼠骨髓第三代MSCs几乎均一表达CD 44、CD90,不表达CD34。经体外成骨诱导MSCs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茜素红S染色可见钙结节阳性,碱性磷酸酶染色(alkaline phosphatase, ALP)示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 [结论]全骨髓培养结合细胞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及传代的SD大鼠MSCs纯度高,活力强,性状稳定。 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制备 [目的]探讨制备理想的VD动物模型方法,为下一步MSCs移植制作VD动物模型。 [方法]首先利用Morris水迷宫对SD大鼠进行筛选,去除不在95%参考值范围之内SD大鼠后将筛选出来的79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69只。模型组采用改良二血管结扎法(2-VO)-间隔3天分别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VD大鼠VD模型,假手术组进行同样的手术操作,但是不结扎双侧的颈总动脉,笼养4周(w)后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两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 [结果]84只大鼠,经水迷宫筛选,去除4只,死亡1只。将入选实验的79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69只。造模前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逃避潜伏期和平台象限滞留时间均无差异,p值大于0.05。造模后假手术组感染死亡1只,饲养不当死亡2只,余7只。模型组大鼠死亡33只,存活36只,剔除1只肢体活动障碍,3只未达VD标准,本实验共成功制作了32只SD大鼠VD模型。造模后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比假手术组明显延长,平台象限滞留时间比假手术组明显缩短,p值小于0.01(表2)。本实验制作模型SD大鼠存活率52.17%,成模率91.43%。 【结论】改良后的2-VO的VD模型具有较低的死亡率,成模率较高,易于操作,重复性好等优点,是建立大鼠VD模型较理想的方法。 甘露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疾呆大鼠模型的疗效观察 【目的】初步探讨甘露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VD大鼠模型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造模成功后VD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培养基组8只(注射1ml无血清培养基)、MSCs组11只(注射1×106个MSCs1ml)及甘露醇+MSCs移植治疗组9只(注射1.5g/kg甘露醇后,在10-30分钟之内注射1×106个MSCs1ml),移植后笼养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以上三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使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模型大脑额叶皮质和脑脊液内VEGF的含量,HE染色观察额叶皮质病理结构的变化。 【结果】MSCs静脉移植4W后,行为学结果为甘露醇+MSCs组和MSCs组逃避潜伏期较培养基组明显缩短,平台象限平均滞留时间延长(p0.02),甘露醇+MSCs移植组比MSCs组更明显缩短,平台象限平均滞留时间更长(p0.03);甘露醇+MSCs组、MSCs组额叶皮质、脑脊液VEGF含量均值比培养基组高(p0.001);在额叶皮质中,甘露醇+MSCs组、MSCs组VEGF含量均值比培养基组高,甘露醇+MSCs组VEGF含量均值比MSCs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都为0.000;在脑脊液中,甘露醇+MSCs组分别与MSCs组、培养基组比较VEGF含量都高(p=0.000),MSCs组比培养基组含量均值高(p=0.021)。甘露醇+MSCs组及MSCs组额叶皮质病理片显示其病理损伤较培养基组轻,神经元细胞数量较多,神经元肿胀、脱失及核固缩现象减少,而以甘露醇+MSCs组改善更明显。 【结论】尾静脉注射MSCs能使VD大鼠模型的空间记忆及学习能力改善;甘露醇预处理后进行MSCs尾静脉注射组VD大鼠模型空间记忆及学习能力改善较单独使用MSCs组更加明显。可能机制与甘露醇与MSCs静脉注射联合使用后增加了颅内VEGF的表达及增强了对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4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峰;宣丽华;侯群;毋振华;;粗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年04期

2 常明华;;涤痰化瘀补肾益髓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06期

3 娄萍;孙争宇;;无肢体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痴呆89例[J];临床医学;2011年10期

4 马广斌;;辨证治疗血管性痴呆2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3期

5 ;萃中会引起痴呆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4年06期

6 黄玉玮;张晓宏;王媛;;脑心通胶囊预防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7期

7 傅丽;郑婵燕;陆冬梅;;轻中度血管性痴呆3R强化护理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4期

8 谢宁;史瑞;吴颂;于畅;;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研究概述[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8期

9 孟更民;;自拟补肾活血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08期

10 张晓彤;;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概况[J];黑龙江中医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惠忠;;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方正龙;;血管性痴呆与脏腑关系探讨[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3 郑敏;吴基良;陈斌;申太云;;美曲磷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韦云;周文泉;;血管性痴呆的中医治疗进展[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莉莉;邵福源;;对血管性痴呆的的再认识[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何苏民;;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发血管性痴呆8例报告[A];全国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刘\,

本文编号:2671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671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d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