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障碍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0:22
【摘要】:目的:使用脑电地形图,脑听觉诱发电位等,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异常情况,并对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学机制做相应的理论探讨。 方法和对象:使用数字脑电地形图(BEAM)仪,诱发脑电位(BEP)仪,自制相关信息收集表(ICQ)等工具对以急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相应检测和调查。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8人,男性20人,女性28人,平均年龄34岁。正常志愿者46人,男性22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35岁。将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BEAM存在脑电活动整体低能化异常,包括优势波段α1、α2功率普遍降低,其中左颞区5个α功率值明显降低(p≤0.05)。δ、β2功率具有相对高能化,额、颞、顶区共有7个6和2个β2功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电异常在左侧半球较明显,14个显著差异功率值中11个(78.57%)位于左侧脑区,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存在侧化异常。研究组双侧比较48对功率值中有36对显示左侧较右侧功率低,其中12对明显低于右侧(p0.05)。研究组脑电活动随住院次数和高龄而低能化,α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脑电活动的性别差异及研究组亚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听觉相关事件诱发电位(AEP)对照显示,P3电位的波幅及N1、P3峰峰值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以Q频率为主导的脑电活动整体低能化异常,慢波和快波频率的相对高能化,脑电异常在左侧半球较明显,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存在侧化异常,其中左后颞叶区域的异常脑电活动对于精神分裂症可能具有病理学特征意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脑电活动改变为探讨本病症的病理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749.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经纬;脑电信号非线性处理方法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6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686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4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