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动态表情的时空模式磁源性影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09:28
【摘要】: 背景:抑郁症病因尚未清晰,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情绪障碍。抑郁症患者对情绪和环境刺激的感知加工障碍可能是导致其情绪异常的基础,在疾病的发病及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这种神经基础的异常是否长期存在,抗抑郁治疗能否改善这种异常尚不明确,了解这一问题对抑郁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对情绪加工机制的了解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目的:利用脑磁源性影像成像技术以及表情类型识别实验范式建立时空模式来探讨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表情的神经基础的特点。 方法:利用275信道脑磁源性影像成像系统检测23例抑郁症患者和23例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与抑郁组相匹配,且精神疾病家族史为阴性的正常对照识别动态悲伤、喜悦及中性动态表情的神经基础特点。比较两组间激活脑区的差异、抑郁症组识别表情神经基础的性别差异、治疗疗效对抑郁症组识别表情神经基础的影响。图像数据经SPM8、Wfu、Marsbar、xjView等软件处理和统计分析,获得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动态表情时活动异常的脑区在不同时间段功能变化图。同时利用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定其认知功能、临床量表评定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经SPSS11.5统计分析识别表情时的脑功能、认知功能、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WCST成绩总体差于正常对照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完成分类数、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以及概念化水平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抑郁组WCST成绩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错误应答数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而完成分类数、持续性应答数以及概念化水平多于治疗前(P0.05)。 2.行为学数据 与正常对照组相较,抑郁症组的总反应时明显延长(t=10.82, P0.000),对中性、悲伤、喜悦、十字架的识别反应时均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总反应时间明显缩短(t=3.371, P=0.002)。其中悲伤、喜悦的识别反应时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反应时长依次为中性喜悦悲伤十字架。 3.脑磁图结果 3.1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激活脑区的组间差异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在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增强依次显示右钩回、右海马、右小脑顶→右颞上回→右钩回→右颞次回→右颞次回、右钩回、右梭状回→右颞下回、左胼胝下回→右钩回→右颞下回、右海马旁回→右钩回→右颞上回→右钩回→右钩回→右颞上回等脑区。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在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减弱依次显示右颞上回→右屏状核、右岛叶、右颞上回、左岛叶、左楔叶→左楔叶、左颞上回、右颞上回、右屏状核、右岛叶→左枕中回、右颞上回、右岛叶→左楔叶、左枕中回、右枕中回→右颞横回、左中央前回→左颞中回、左岛叶、右颞中回、右楔叶→右颞上回→左楔前叶→左颞上回、左楔前叶→左颞上回、右颞中回→左颞横回→左颞横回、左颞中回、左岛叶→左颞上回等脑区。 3.2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识别面部喜悦动态表情激活脑区的组间差异 与正常对照组相较,抑郁症识别喜悦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增强依次显示左扣带回、右钩回→右颞下回→左前扣带回→左前扣带回→右颞下回、左钩回→右颞下回→左尾状核头、右尾状核头、左前扣带回→左额下回、左前扣带回、左额内侧回→左额下回→左额下回→左额下回等脑区。 与正常对照组相较,抑郁症识别喜悦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减弱依次显示左颞中回、右枕中回→左颞中回→右颞横回、左颞上回、左岛叶→左颞中回、右颞中回、右岛叶、左中央后回→右枕中回→右岛叶、左额下回→右岛叶、右颞上回→左颞中回、右屏状核、右颞上回→右屏状核、右豆状核、右楔前叶、右颞中回→左颞上回→右岛叶、左屏状核、左楔前叶→右屏状核、右岛叶、右楔前叶、左额下回、左颞中回→右岛叶→右屏状核等脑区。 3.3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全脑激活的性别差异 与男性抑郁症患者相较,女性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增强依次显示右额下回、左前扣带回、左额上回、左脑干→右额中回、右额上回→右额中回、左前扣带回→右额上回、左中央前回、左额下回→右额上回、左额上回、左前扣带回、右额下回→右中央前回、左前扣带回→右额中回、左脑干→右额中回、左额上回→右额中回、左海马、左海马旁回→右额下回→右额中回→右额中回→右额中回、右额下回→右额上回、左屏状核、右枕中回等脑区。 与男性抑郁症患者相较,女性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减弱依次显示右颞上回→右海马旁回→左楔叶→右颞中回→右颞上回→左楔前叶、左颞中回→右海马旁回等脑区。 3.4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喜悦动态表情全脑激活的性别差异 与男性抑郁症患者相较,女性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喜悦动态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增强依次显示左分叶→右枕回→左分叶、左额内侧回→左脑干等脑区。 与男性抑郁症患者相较,女性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喜悦动态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减弱依次显示右海马旁回、右颞上回、左豆状核、左钩回→左额下回、左豆状核、右小脑前叶、左颞上回→右小脑前叶、左颞上回、左颞横回、左楔叶→右小脑前叶、左小脑前叶、左额下回→左舌回、左后扣带回、右海马旁回→左楔前叶→右颞上回、右小脑前叶、左角回、左岛叶→右小脑前叶、左颞上回、左岛叶、右外核→左颞上回→左颞上回、右梭状回→左颞上回→右梭状回、左颞上回、左小脑蚓部→左颞上回、左岛叶→右颞叶次回、左外核、左梭状回等脑区。 3.5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全脑的功能特点 与治疗后相较,治疗前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增强依次显示右小脑后叶、右中央后回→左小脑后叶、右楔叶→左楔前叶、左楔叶→右楔叶、右钩回、右颞下回、右枕中回、右颞下回→右楔叶→右楔叶→右小脑后叶、右楔叶、左楔叶→左小脑后叶→左楔叶→左枕下回→左枕下回、左额内侧回→左枕下回、右楔叶→左梭状回、左枕中回、左颞下回、右楔叶、右舌回→左枕下回、左梭状回等脑区。 与治疗后相较,治疗前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减弱依次显示左小脑前叶→左小脑前叶→右额下回、左颞上回、左小脑前叶→左额下回→右丘脑背侧内核、右丘脑前核、右苍白球、右颞中回→右颞中回→右颞中回→右颞中回→右颞中回→右海马旁回、右颞中回等脑区。 3.6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识别面部喜悦动态表情全脑的功能特点 与治疗后相较,治疗前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喜悦动态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增强依次显示右楔叶、左楔前叶、左楔叶→右后扣带回、左楔前叶→右楔前叶→左楔前叶→左楔叶、右舌回→右楔叶→左楔叶、右楔叶、右枕中回、右颞中回→楔叶→右楔叶→左楔叶等脑区。 与治疗后相较,治疗前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喜悦动态表情时其全脑区激活减弱依次显示后扣带回、右额中回、右豆状核、左颞上回→右额中回、右额下回、左颞中回→右额叶、左颞上回→右额下回→右豆状核、右额中回、右额下回、左豆状核、左额中回→右额中回、左脑干→右豆状核、右额中回、右额下回、左豆状核、左额中回→右额中回等脑区。 3.7抑郁症患者识别悲伤动态表情的双侧杏仁核功能特点 与正常对照组相较,抑郁症组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双侧杏仁核依次显示:50~150ms,100~200ms,150~250ms,300~400ms,450~550ms,600~700ms如上几个时间段的激活水平过度增强。 与正常对照组相较,抑郁症组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左侧杏仁核依次显示:50~150ms,100~200ms,150~250ms,300~400ms,750~850ms如上几个时间段的激活水平过度增强。 与正常对照组相较,抑郁症组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右侧杏仁核依次显示:50~150ms,100~200ms,150~250ms,250~350ms,300~400ms,450~550ms,550~650ms,600~700ms,750~850ms如上几个时间段的激活水平过度增强。且右侧杏仁核功能激活水平始终显著高于左侧杏仁核。(设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相对于正常人,抑郁症患者在面部表情识别任务中存在异常连接的病理时空模式,影响其情绪加工的功能。有效地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在悲伤表情识别中的异常表现,而对喜悦表情识别影响较小。提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负性认知模式。情绪识别神经基础的性别差异提示疾病的发生可能与此有关。同时,杏仁核功能右侧化,可能与情绪障碍发生密切相关。这些异常可能提示了抑郁症情绪识别的功能网络特征,也进一步揭示了抑郁症临床症状的发生机制,为今后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49.4
【图文】:
1.2 面孔动态表情识别的时空模式情绪障碍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Pazer 等【8, 9, 10】提出的情绪产生的环路学说,认为环路从海马开始,经穹窿,通过胼胝体,到下丘脑的乳头体,由此又到丘脑下部,回到扣带回,再回到海马和杏仁核,完成环路。在这一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的表现有关,而扣带回与新皮层的联系和情绪体验更为密切(见图1-1)。后有研究【11, 12, 13】认为海马和颞叶皮层在情绪的体验中更为重要,并提出了情绪环路模型,认为情绪感受主要基于躯体的身体反应在岛叶、脑干和躯体感觉皮层等脑区的投射, 它们最终在前额皮层、扣带回皮层、杏仁核和下丘脑等脑区的参与下, 形成情绪感受的主要方面(见图 1-2)。以上环路中的杏仁核、海马、丘脑背侧核中部、前额皮层的中部和腹外侧【14】是构成抑郁症病理神经环路的重要环节【7】,尤其杏仁核是人类情绪调节的中枢,在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加工过程及杏仁核功能状态的研究,来探求其情绪障碍形成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显得尤为有意义。
1.2 面孔动态表情识别的时空模式情绪障碍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Pazer 等【8, 9, 10】提出的情绪产生的环路学说,认为环路从海马开始,经穹窿,通过胼胝体,到下丘脑的乳头体,由此又到丘脑下部,回到扣带回,再回到海马和杏仁核,完成环路。在这一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的表现有关,而扣带回与新皮层的联系和情绪体验更为密切(见图1-1)。后有研究【11, 12, 13】认为海马和颞叶皮层在情绪的体验中更为重要,并提出了情绪环路模型,认为情绪感受主要基于躯体的身体反应在岛叶、脑干和躯体感觉皮层等脑区的投射, 它们最终在前额皮层、扣带回皮层、杏仁核和下丘脑等脑区的参与下, 形成情绪感受的主要方面(见图 1-2)。以上环路中的杏仁核、海马、丘脑背侧核中部、前额皮层的中部和腹外侧【14】是构成抑郁症病理神经环路的重要环节【7】,尤其杏仁核是人类情绪调节的中枢,在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加工过程及杏仁核功能状态的研究,来探求其情绪障碍形成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显得尤为有意义。
本文编号:2712584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49.4
【图文】:
1.2 面孔动态表情识别的时空模式情绪障碍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Pazer 等【8, 9, 10】提出的情绪产生的环路学说,认为环路从海马开始,经穹窿,通过胼胝体,到下丘脑的乳头体,由此又到丘脑下部,回到扣带回,再回到海马和杏仁核,完成环路。在这一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的表现有关,而扣带回与新皮层的联系和情绪体验更为密切(见图1-1)。后有研究【11, 12, 13】认为海马和颞叶皮层在情绪的体验中更为重要,并提出了情绪环路模型,认为情绪感受主要基于躯体的身体反应在岛叶、脑干和躯体感觉皮层等脑区的投射, 它们最终在前额皮层、扣带回皮层、杏仁核和下丘脑等脑区的参与下, 形成情绪感受的主要方面(见图 1-2)。以上环路中的杏仁核、海马、丘脑背侧核中部、前额皮层的中部和腹外侧【14】是构成抑郁症病理神经环路的重要环节【7】,尤其杏仁核是人类情绪调节的中枢,在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加工过程及杏仁核功能状态的研究,来探求其情绪障碍形成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显得尤为有意义。
1.2 面孔动态表情识别的时空模式情绪障碍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Pazer 等【8, 9, 10】提出的情绪产生的环路学说,认为环路从海马开始,经穹窿,通过胼胝体,到下丘脑的乳头体,由此又到丘脑下部,回到扣带回,再回到海马和杏仁核,完成环路。在这一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的表现有关,而扣带回与新皮层的联系和情绪体验更为密切(见图1-1)。后有研究【11, 12, 13】认为海马和颞叶皮层在情绪的体验中更为重要,并提出了情绪环路模型,认为情绪感受主要基于躯体的身体反应在岛叶、脑干和躯体感觉皮层等脑区的投射, 它们最终在前额皮层、扣带回皮层、杏仁核和下丘脑等脑区的参与下, 形成情绪感受的主要方面(见图 1-2)。以上环路中的杏仁核、海马、丘脑背侧核中部、前额皮层的中部和腹外侧【14】是构成抑郁症病理神经环路的重要环节【7】,尤其杏仁核是人类情绪调节的中枢,在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加工过程及杏仁核功能状态的研究,来探求其情绪障碍形成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显得尤为有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邢学民,冯华;脑磁图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现状[J];重庆医学;2005年01期
2 杨丽,徐辰,杨文革;抑郁症与焦虑症的视听反应时间对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4年01期
3 王丽;姚志剑;卢青;刘海燕;曹燕翔;滕皋军;;抑郁症静息态大脑双侧杏仁核的功能连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4 李建平;张平;代景华;王丽芳;阎克乐;;五种基本情绪心脏自主神经传出活动模式[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1期
5 刘哲宁,赵俊雄,陈筱章,谭伟象;抑郁症患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和连续操作测验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10期
6 杜经纶;姚志剑;谢世平;史家波;曹燕翔;滕皋军;;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的初步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5期
7 杜经纶;姚志剑;谢世平;史家波;滕皋军;;动态表情情绪识别相关脑区的fMRI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8期
8 姚志剑;杜经纶;谢世平;卢青;曹燕翔;王丽;刘海燕;刘文;张宁;滕皋军;;女性重性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的fMRI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712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7125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