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特征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01:19
【摘要】: 目的:(1)了解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2)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PWI)表现;(3)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局部脑血流和脑代谢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为探索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线索,促进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方法:(1)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词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 VFT)、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 TMT)、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 SDMT)、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IADL)等神经心理学量表对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31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狭窄组)和14例无颈动脉狭窄患者(无狭窄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价;(2)对22例狭窄组患者和12例无狭窄组患者双侧额叶白质和顶枕联合区进行MRS扫描,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DTI和PWI扫描,获得额叶、半卵圆区和后分水岭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相对峰值时间(Time to peak, 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相对局部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等参数,计算狭窄侧与对侧、右侧与左侧(无狭窄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值;(3)对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得分和功能磁共振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汇总本研究采纳的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结果,发现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认知损害;VFT测评判定96.8%(30例/31例)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损害;WCST的持续反应数(Preservative responses, Rp)测评判定67.7%(21例/31例)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损害;而MMSE测评仅发现26.3%(5例/31例)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损害。(2)狭窄组和无狭窄组Rp、VFT和SDMT测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患者Rp、VFT、NIHSS和IADL测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和右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各项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测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VFT测定结果与SDMT测定结果成正相关(r=0.3642, P=0.0139),与Rp测定结果成负相关(r=-0.3316, P=0.0261);(3)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侧额叶白质NAA/cr值明显下降(p0.05);额叶白质Cho/cr和mI/cr,顶枕联合区NAA/cr、Cho/cr和mI/cr改变不明显(p0.05);(4)狭窄组患者狭窄侧额叶和半卵圆中心FA值较无狭窄组相应区域两侧平均值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相应区域ADC改变不明显(p0.05);(5)50.00%(11例/2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额叶、半卵圆中心或后分水岭区灌注不足表现,而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和无狭窄组额叶、半卵圆区和后分水岭区CBF、CBV、MTT、TTP比值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6)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侧额叶NAA/Cr与额叶CBF比值成正相关(r=0.4899, P=0.0081),FA值与NAA/Cr和CBF比值相关性不显著(p0.05);狭窄侧额叶NAA/Cr值与VFT(r=0.5335, P=0.0060)和MMSE(r=0.4094, P=0.0421)分值成正相关,与NIHSS(r=-0.6500, P=0.0004)、Rp(r=-0.4594, P=0.0209)和TMT(r=-0.4015, P=0.0467)分值成负相关;狭窄侧半卵圆FA值与VFT(r=0.4455, P=0.0154)和SDMT(r=0.3892, P=0.0369)分值成正相关,与TMT(r=-0.4228, P=0.0223)分值成负相关。 结论:(1)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损害,以认知转换、执行功能和注意功能损害表现突出, VFT是检测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损害的敏感工具,WCST可在确证时使用;(2)颈动脉狭窄患者额叶白质脑血流灌注的损害及其引起的代谢改变可能是其认知损害的主要原因。(3)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侧的额叶白质区NAA/cr和FA值下降可能主要不是由于神经元的减少或缺失导致,而是由于神经轴突和髓鞘破坏引起;(4)临床进行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评价时,选择部分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指标,包括NAA/Cr和FA,能对其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或严重程度作出相对客观的判断;(5)探讨动脉狭窄患者认知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时,应重视额叶-皮质下神经环路的结构和功能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49.1;R445.2
【图文】:

认知损害,颈动脉狭窄


能原因[15-20](图1)。而颈动脉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代偿状况,是影响局部脑血流的重要因素,由此引起的局部脑代谢改变以及累及的皮质和皮质下区域,决定认知损害的形式和程度。因此,评价颈动脉狭窄部位、程度、侧支代偿情况以及对局部脑代谢和脑结构的影响,探讨与认知损害程度和形式的关系,对于进一步阐明颈动脉狭窄引起的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导致认知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有重要的意义。图 1 颈动脉狭窄导致认知损害的可能机制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检测方法包括颈部血管超声,CT 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磁共振血管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和血管内超声,各种方法对于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21,22]。尽管 DSA并不是临床常用和首选的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方法

模式图,分段模式,颈动脉,程度测量


颈动脉分段模式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健,赵莘瑜,李凤鹏;血管性痴呆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5期

2 卢洁;李坤成;;MR灌注成像在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闭塞的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年02期

3 张华军;徐格林;刘新峰;;认知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5年04期

4 张苗;卢洁;李坤成;;磁共振波谱在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4期

5 高旭光,李坤成;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05期

6 邝菲;王飞;;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08期

7 高东美;;MRI所示老年性脑白质改变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13期

8 刘勇;帅杰;郑健;李黔宁;邓志宽;黄华;谷月玲;;症状性颈、椎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9 陶寿熙;刘文耀;银占魁;;一种新型ADL量表可靠性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2年05期

10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721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721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