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正念认知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和脑电生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03:36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抑郁患者情绪知觉特点以及正念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寻找其疗效可能的情绪及脑电生理机制。研究对象方法:1.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医生评估,符合DSM-IV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确定入组64例抑郁症患者,同时入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与之相匹配的38名健康对照,进行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基线期的心理学、行为学以及脑电数据对比;其中48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参与治疗,随访期脱落6例,42例参加正念认知治疗的患者中单纯进行正念治疗未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有16例,正念联合抗抑郁药的患者有26例。2.对所有被试进行基线期临床量表评估,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ilton Anxiety Scale-14,HAMA14)、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项(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20,TAS20)、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aire,FFMQ)、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BDI-I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以及计算机行为学测试(情绪Stroop实验和情绪调节实验)和脑电P300测试,八周后进行重复测量以上指标,以此评估被试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情绪调节特征、行为学、脑电等指标。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基线期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被试之间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正念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各项指标及评分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正念不联合抗抑郁药患者与正念联合抗抑郁药患者经八周正念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减分值的差异。结果:1.抑郁症组与健康对照组在基线期各指标对比结果如下:(1)量表结果对比发现:抑郁症患者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项(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20,TAS20)的因子分f1(情感辩别不能)存在明显差异(t=-6.768,P=0.000),f2(情感描述不能)存在明显差异(t=-5.418,P=0.000),f3(外向性思维)存在明显差异(t=--4.315,P=0.000),总分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t=-6.743,P=0.000)。TAS20及其因子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ilton Anxiety Scale-14,HAMA14)的Pearson相关程度:TAS20总分与HAMD24存在正相关(r=0.654,P=0.000),TAS20总分与HAMA14存在正相关(r=0.564,P=0.000);f1与HAMD24存在正相关(r=为0.659,P=0.000)f1与HAMA14存在正相关(r=0.627,P=0.000),f2与HAMD24存在正相关(r=为0.469,P=0.000)f2与HAMA14存在正相关(r=0.103,P=0.000)f3与HAMD24存在正相关(r=为0.439,P=0.000,f3与HAMA14存在正相关(r=0.303,P=0.002);(2)在情绪Stroop的结果中发现,在观看中性表情的男性面孔时,抑郁症组与健康对照在反应时间上存在统计学差异(t=-2.144,P=0.045),在观看恐惧女性表情时,抑郁症组与健康对照在反应时间上存在统计学差异(t=-1.967,P=0.049),观看中性表情的女性面孔时,两组在反应时间上也存在统计学差异(t=-2.194,P=0.028);(3)脑电数据的差异体现在:在负性图片情绪实验中,被试在接受新异刺激时,抑郁症患者与健康被试P300相比,左顶叶波幅较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2.306,P=0.021),中央区潜伏期较短且有统计学意义(t=2.081,P=0.041);在负性图片情绪实验中,被试在接受靶刺激时,抑郁症患者与健康被试P300存在差异,体现在左中央区波幅较低(t=-2.367,P=0.018)和头顶中央区波幅较低(t=2.068,P=0.046)。2.八周正念治疗后抑郁症患者各统计指标经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1)量表结果分析显示:HAMD24治疗前后量表分值存在显著差异(t=5.907,P=0.000),HAMA14治疗前后分值差异具有显著性(t=2.994,P=0.006);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aire,FFMQ)的有意识的行动因子分前后存在显著差异(t=-2.148,P=0.046),不判断因子分也存在显著差异(t=-2.651,P=0.017),其余无差异(P0.05);各量表减分的Pearson相关关系如下:TAS20与FFMQ的减分存在相关(r=-0.526,P=0.025),TAS20与SAS的减分存在相关(r=0.582,P=0.037);(2)在情绪Stroop的结果中发现,在观看中性表情的男性面孔时反应时间显著缩短(t=2.648,P=0.013),观看中性表情的女性面孔的反应时间也缩短(t=2.545,P=0.017);在观看男性中性表情面孔时,治疗后准确率上升,且差异具有显著性(t=-2.242,P=0.033);在情绪调控上,自由观看中性图片评分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t=2.139,P=0.041),在自由观看负性图片时评分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t=2.162,P=0.039),以及负性图片表达抑制时,治疗后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t=2.109,P=0.044)。(3)脑电数据的差异体现在存在正性图片情绪实验中,被试接受靶刺激时,P300电位在脑F3即左额叶的潜伏期延长(t=2.303,P=0.030),在负性图片情绪实验中,被试接受靶刺激时,P300电位在P4即右顶叶的潜伏期缩短(t=-2.206,P=0.036)。3.经八周治疗后,单纯MBCT的患者与联合药物的患者各项指标的减分值经独立样本t检验后得出:(1)量表结果分析显示:TAS20总分的减分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t=2.415,P=0.025),因子分f1的减分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t=2.325,P=0.031),因子分f2的减分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t=2.204,P=0.039);但由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TAS20及其因子分的评分在基线期存在统计学差异,因此不能断定治疗后TAS20评分在哪一组的降低程度更多;FFMQ总分的减分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t=-3.018,P=0.008),观察分的减分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2.195,P=0.043),描述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t=-2.832,P=0.012);(2)在情绪Stroop的结果中发现,观看六种男女表情时,治疗前后减分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情绪调控上,两组的自由观看、认知重评以及表达抑制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1)单纯MBCT的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在TAS20总分上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3.457,P=0.009),因子分f1治疗前后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3.773,P=0.005),因子分f2治疗前后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3.468,P=0.008),FFMQ的总分治疗前后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4.204,P=0.008),描述分治疗前后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3.515,P=0.017)。单纯MBCT组治疗前后在正性图片下受到新异刺激时P3即左顶叶的P300波幅增高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2.353,P=0.046),在负性图片下,接受靶刺激时右顶叶的P300波幅增高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2.326,P=0.045),在负性图片下,接受靶刺激时头顶中央区的P300波幅增高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2.752,P=0.025);(2)MBCT联合药物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学量表评分的改变情况:HAMD24治疗前后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9.255,P=0.000)、HAMA-14治疗前后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3.144,P=0.007),在观看男性中性表情时的反应时间显著缩短(t=2.401,P=0.027),观看女性中性表情的反应时间显著缩短(t=2.271,P=0.036),观看中性男性面孔时准确率显著提升(t=-2.567,P=0.018);在正性图片下被试受到靶刺激时P3即左顶叶的P300波幅降低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2.444,P=0.026),在正性图片下受到靶刺激时P3即右顶叶的P300波幅降低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2.198,P=0.042),在负性图片下受到新异刺激时Pz即顶叶的P300潜伏期变长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2.338,P=0.034)。结论:1.抑郁症患者相对健康人群述情障碍的存在率更高,且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与抑郁及焦虑水平呈正相关,抑郁症患者相比健康人群更难识别中性表情的男女面孔和女性恐惧表情的面孔,处理这些表情时花费时间更长;P300差异主要体现在进行负性图片情绪实验时时,病例组在接受新异刺激时,左顶叶P300波幅降低,中央区P300潜伏期缩短,以及病例组在接受靶刺激时,左中央区P300波幅降低以及中央区P300波幅降低。2.经MBCT治疗后,抑郁症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述情障碍评分也有显著下降,正念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识别中性男女面孔时,准确率和反应时间得到明显改善,且自由观看中性及负性图片和负性图片进行表达抑制时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变小;P300变化主要体现治疗后被试在正性图片情绪实验时,在左额叶区对靶刺激产生的P300潜伏期延长,在负性图片情绪实验时,在右顶叶区对靶刺激产生的P300潜伏期缩短。单纯MBCT患者正念水平的提升高于联合药物的患者。不联合药物的患者治疗后在正性图片情绪实验中,左顶叶区在接受新异刺激时其P300波幅增高,在负性图片情绪实验中,右顶叶和中央区在接受靶刺激时其P300波幅增高。联合药物的患者治疗后在正性图片情绪实验中,左顶叶和右顶叶接受靶刺激时其P300波幅降低,在负性图片情绪实验中,顶叶接受新异刺激时其P300潜伏期变长。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书田;张克让;;初诊首发抑郁症患者注意偏向特征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5年02期

2 丁继红;胡建;陈华昌;夏炎;赵娜;;谷氨酸循环障碍与抑郁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34期

3 乔娟;耿德勤;朱相华;赵后锋;;抑郁症患者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和认知功能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4 钟智勇;陈霞;吕佑辉;廖晓玲;王\

本文编号:2731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731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1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