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运用内源性表型方法发现海洛因依赖相关基因

发布时间:2020-07-08 16:52
【摘要】: 目的:探索μ、δ和κ阿片受体基因(分别为OPRM1、OPRD1和OPRK1)与海洛因首吸感觉之间的关联关系,同时探索三个阿片受体基因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的相关性。 方法:我们在上海征集了336个汉族海洛因依赖者,并把海洛因依赖人群根据自报告首吸感觉分为两组,感觉舒服大于难受的为正组,感觉难受大于舒服的为负组。在每个基因上挑选标签单核苷酸多态位点(tSNPs),并对这些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在两个组之间进行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比较。同时比较tSNP所组成的单倍型频率在两个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其中308名参加了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实验,这些个体暴露于海洛因相关环境线索,likert分级法评定暴露前后海洛因渴求程度。考察三个阿片受体基因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的相关性。用“连锁不平衡”(LD)方法和“多因子降维法”(MDR)来检测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结果:位于OPRM1基因上的三个t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在正组和负组中显著不同。它们分别是rs696522(比数比(odds ratio[OR])=3.06,p=0.0013),rs1381376(OR=3.16,p=0.0008),and rs3778151(OR=3.12,p=0.0004),关联关系在调整混杂因素和多重检验校正之后仍然存在。多因素(包括性别、首吸年龄、首吸原因)非条件logis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位点rs12404612(位于OPRD1)基因型CT与海洛因首吸感觉相关(p=0.03)。rs16918909(位于OPRK1)等位基因C与海洛因首吸感觉相关(p=0.048)。多重校正后,这两位点与海洛因首吸感觉的关联关系消失。μ阿片受体和κ受体、μ阿片受体与δ受体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海洛因首吸感觉有影响(rs3778151与rs482387:0.000101;rs3778151与rs16918941:0.000321)。首吸海洛因正向组的个体消耗掉的海洛因比负向反应的个体有显著性增多。 非参数分析结果提示,μ、δ和κ阿片受体基因多态对线索诱发的海洛因渴求无影响。把海洛因渴求程度以中心值为分界线,分为高组和低组,进行卡方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s1799971(位于OPRM1)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个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等于0.014,在考虑了首吸原因,首吸年龄,性别和基线渴求等因素之后,logistic分析显示rs1799971等位基因A与海洛因渴求程度相关(p=0.015)。OPRD1基因位点rs678849的基因型频率在环境诱发渴求程度不同的两个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0),多因素(包括性别、首吸年龄、首吸原因,基线渴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678849基因型TC与海洛因渴求程度相关(p=0.006)。上述两位点与海洛因渴求程度的相关性在多重校正后消失。OPRK1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无关。位点rs508448和rs16918938之间存在强交互作用(p=0.000269),这两位点单点分析结果显示对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无影响。 结论:自报告首吸海洛因正向感觉与OPRM1相关,没有发现很强的证据支持OPRD1、OPRK1与海洛因首吸感觉相关,发现μ阿片受体和κ受体、μ阿片受体与δ受体存在相互作用,对海洛因首吸感觉有影响。没有发现很强的证据支持单个阿片受体基因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程度相关,OPRK1与OPRD1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影响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程度。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49.64
【图文】:

海洛因,化学结构,吗啡


宦畚摹对擞媚谠葱员硇头椒ǚ⑾趾B逡蛞览迪喙鼗饷颉?海洛因是吗啡经乙酞氯和醋配处理,两个经基乙酞化生成的半合成的阿片类物质,化学名称是二乙酞吗啡,化学结构如图1.1所示。海洛因为白色粉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海洛因进入人体后,首先被水解为单乙酞吗啡,然后再进一步水解成吗啡而起作用。因为海洛因的水溶性、脂溶性都比吗啡大,故它在人体内吸收更快,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强烈的吗啡样反应。由于其局部浓度高,其致欣快作用比吗啡强得多,其镇痛作用是同等数量吗啡的2~3倍,故其正性强化作用比吗啡要强的多

示意图,阿片类药物,蓝斑核,示意图


抑制腺昔酸环化酶(ade盯 lateeyelase,AC)及环腺昔酸 (eyelieadenosinemon叩hosPhate,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活性,降低很多其他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从而影响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图1.2)。、、、\一、一~少望竺.._一_一/图1.2阿片类药物作用于蓝斑核示意图(引自Nestler的文章第213页晚])阿片类药物可通过激活中脑腹侧被盖区 (ventraltegmentalarea,vTA)的Y一氨基丁酸(G~a一 ~obutyricacid,GABA)能神经元突触末梢的阿片受体而抑制GABA的释放,进而使VTA区的多巴胺(DA)神经元脱抑制,随后增加释放DA递质到伏隔核(皿 cleusaccumbens,NAc),或者激发NAc中非依赖DA的活动来激活脑奖赏通路。一方面,它们直接作用于NA。区

阿片类药物,GABA能神经元,阿片受体


可以抑制VTA区的GABA能神经元,而在正常生理条件下,GABA能神经元主要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因此当GABA能神经元被抑制后,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将增强产生阿片类药物效应(图1.3.)。图1.3阿片类药物影响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引自Nestler的文章第1446页[34])阿片类药物与内源性阿片受体结合产生即刻效应。p、6和K型,同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尤其在转膜和细胞内区域具有显著的同源性。与目受体不同的,K阿片受体的激活不具有强化效应,在人类和动物身上,它都起“厌恶”作用,K阿片受体激活降低NAc区多巴胺的释放。因此,内源性阿片肤对奖赏环路中不同阿片受体的激活程度,可以调节人们对自然强化物的反应,从而影响一个人的状态。3.单核昔酸多态性的研究和应用人类基因组包含了海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涛;袁宜勤;王军;罗杰坤;肖元春;;Observations on the Efficacy of Auricular-plaster Therapy plus Medicine in Treating Heroin Addiction[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06年02期

2 余红胜;杨桂菊;龚国如;何国林;;静脉滥用海洛因致肺部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2期

3 王常合;庞琳;吴尊友;;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者传播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应对[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9期

4 朱忠春;胡军;徐平;;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Contents of Tyrosine Hydroxylase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in Ventral Tegmental Area of Heroin Self-administrating Rats[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06年01期

5 刘婷婷;时杰;David H Epstein;鲍彦平;陆林;;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急性戒断症状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年04期

6 黄行土;汪志良;;氯氮平在非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年04期

7 苗立波;贺江梅;赵广英;郝颐香;;海淀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者236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孝苹;段劲峰;陈立芳;郭兰婷;;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合并海洛因依赖的智力情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齐印宝;傅先明;王昌新;钱若兵;魏祥品;汪业汉;;低频振幅算法功能性磁共振对海洛因依赖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冯晓妍;时乐华;杜雷;;救迷断瘾丸治疗海洛因依赖临床观察[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4 贾伟;师建国;敖磊;张蕊;;多巴胺D4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功能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一欣;梁文妹;谢莉;;β-EP在海洛因依赖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的表达[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6 黄若燕;唐牟尼;黄杏梅;杨翌;程伟斌;美镇;;海洛因依赖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情绪障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海清;;海洛因依赖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治疗[A];第七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雷希龄;杨道南;蔡植;徐沙辉;李孝君;魏干凡;杨少锋;曹正祥;;戒断方治疗海洛因依赖60例临床研究报告[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9 张伟;梁文妹;;海洛因依赖大鼠十二指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形态及功能的研究[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牛丽莎;任文甫;赵振文;王鲁慧;翟德春;;海洛因对大脑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邬志美;海洛因依赖的药物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宋树立;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被探明[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主任医师 王文甫;曲马多也能成瘾[N];大众卫生报;2006年

4 王彩云 莫志贤 张希凡;清风合剂联合美沙酮脱毒安全有效[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记者 李宜鹏邋通讯员 杨振安;我省设立首家公益服务性戒毒机构[N];河南日报;2008年

6 昆明医学院药物依赖研究所所长:蒋家雄教授;桂参止痛合剂对海洛因依赖脱毒及康复治疗作用的动物及临床试验研究[N];中国企业报;2000年

7 记者 王耀;美沙酮门诊已覆盖13市州[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8 湖南省脑科医院主任医师 蒋铁平;DBM纳曲酮置入术戒毒[N];大众卫生报;2005年

9 钟国伟;辨证论治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李莎;中药戒毒药品研发有突破[N];云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鸿梅;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 5-羟色胺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昆;海洛因对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影响及嘌呤核苷酸治疗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何海涛;嘌呤核苷酸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多巴胺奖赏系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丹丹;运用内源性表型方法发现海洛因依赖相关基因[D];复旦大学;2007年

5 林少真;话语建构视角下的新型毒品吸食行为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崔佳乐;海洛因及补偿嘌呤核苷酸对雄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宇丹;海洛因对大鼠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8 邱平明;海洛因成瘾戒断大鼠相关脑区差异蛋白的分离与鉴定[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9 付海英;海洛因依赖动物脑嘌呤核苷酸及谷氨酸代谢变化与嘌呤核苷酸补偿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胡子有;阿片受体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与表达及μ和δ受体的相互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小虎;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相关性分析[D];宁波大学;2010年

2 刘炜;海洛因首吸感觉与成瘾相关基因的关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宝苗;石杉碱甲抑制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线索或海洛因诱导的觅药行为[D];宁波大学;2010年

4 马光明;穴位埋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茵;缰核损毁对海洛因觅药动机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0年

6 王建华;前额皮层和伏隔核5-HT_(2C)受体对线索诱导大鼠海洛因复吸的作用[D];宁波大学;2011年

7 李玮;海洛因依赖及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大脑白质微结构的DTI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曾湘玲;电针治疗海洛因依赖戒断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9 乔聚耀;海洛因依赖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凤婕;海洛因依赖人群遗传毒性研究及其机制探讨[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46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746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9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