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痴呆病脑脊液中蛋白组学变化研究 [目的]检测sCJD病例和对照组各组脑脊液中瓜氨酸化蛋白及其相关作用酶的表达,进一步了解蛋白质瓜氨酸化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机制,旨在发现一种可能的脑脊液早期标志物来对病例进行干预,通过对活体病例的检测可以监控sCJD病例的发病过程,对sCJD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本课题还测定了不同神经系统痴呆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患者脑脊液中PrPc、Aβ42和Tau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量的异同点,以期了解不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异同及其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关系,对发展新的治疗方法、设计安全有效地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课题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已经确诊的sCJD患者的脑脊液和对照组各30例,利用蛋白免疫(Western blot)和二维电泳及质谱鉴定方法及瓜氨酸化抗体来检测各组脑脊液中瓜氨酸化蛋白的表达量,并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脑组织切片中的瓜氨酸化蛋白定位。另外还选取确诊的AD、sCJD、脑炎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分别17、12、14、15例,采用Western blo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和分析脑脊液中PrPc、Aβ42和Tau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在sCJD组脑脊液中瓜氨酸化蛋白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说明瓜氨酸化蛋白量的异常增加有可能与CJD疾病的致病性相关。 2.相对于对照组,sCJD病例脑脊液中PAD2酶的表达水平和活性显著提高。sCJD病例组较对照组中存在着过表达的瓜氨酸化GFAP蛋白。 3.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法显示在sCJD病例大脑额叶皮质中GFAP蛋白和瓜氨酸化蛋白的共定位,PAD2酶和GFAP蛋白在sCJD病例大脑额叶皮质中共定位。 4.免疫分析结果为sCJD组PrPc的表达量大约为对照组的70%左右,AD组PrPc的表达量也较对照组低,但高于sCJD组,而脑炎和脑膜炎组PrPc的表达量较在上述各组中最低。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为PrPc检测值分别为138±75ng/ml、160±76ng/ml,正常对照组为225±68ng/ml。 5.免疫分析结果为sCJD、AD和脑炎及脑膜炎病例脑脊液中Aβ42蛋白的表达量都较对照组下降,其中,sCJD组下降最显著,约为对照组的40%。酶联免疫吸附法Aβ42检测值分别为554±169pg/ml339±127pg/ml,正常对照组为976±125pg/ml。 6.免疫分析结果为sCJD和AD组Tau蛋白含量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脑膜炎和脑炎组次之,也不同程度的稍高于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为sCJD组脑脊液中Tau蛋白(6803±2678pg/ml)与正常对照组(107±24pg/ml)相比,其值超过63倍;而AD组(409±107pg/ml)也比正常值(107±24pg/ml)高出3倍多,脑炎和脑膜炎组(167±44 ng/ml)则比正常对照组(107±24pg/ml)高出50%多。 [结论] 1. sCJD组脑脊液中瓜氨酸化蛋白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通过2D-电泳和质谱分析确定过表达的瓜氨酸化蛋白为GFAP蛋白,免疫荧光双标实验证实瓜氨酸化GFAP蛋白与瓜氨酸蛋白点共定位。GFAP蛋白的瓜氨酸化可能成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一种潜在的早期标志物。 2.sCJD病例脑脊液中PAD2酶的表达水平及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其在GFAP蛋白的瓜氨酸化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3.钙离子浓度是PAD2酶催化瓜氨酸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素。结合实验结果和文献报道我们认为在sCJD病变时,钙离子升高,高浓度的钙离子激活了PAD2酶,进而导致GFAP蛋白质瓜氨酸化。 4 sCJD组、AD组、脑炎组(脑炎和脑膜炎)PrPc蛋白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低,提示PrPc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病理机制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 5 sCJD组、AD组、脑炎组(脑炎和脑膜炎)Aβ42蛋白的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低,反应出Aβ42蛋白可能也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神经变性疾病有一定关联。 6. sCJD组、AD组、脑炎组(脑炎和脑膜炎)Tau蛋白的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其中sCJD组升高最为显著。 (二)Fe203纳米颗粒体外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背景]随着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纳米技术逐渐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进入环境。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近期研究发现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上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包括疾病诊断、分子成像、生物传感器荧光标识物、药物和基因传输、蛋白质的检测、DNA结构探索、组织工程学等。因此人类暴露于纳米颗粒的途径多种多样:吸入、摄取以及皮肤途径等。一旦进入人体,各种各样的纳米颗粒就会分布到人体的各种器官,甚至可以通过生物屏障。纳米颗粒对环境和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体的毒性及相容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加强纳米颗粒对生物、环境的毒性效应的研究,可以使人们在充分享受纳米技术带来的优越的同时,尽量避免纳米颗粒的毒性效应对人体的伤害。 [目的、方法]铁的氧化物在人们的口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一方面其纳米形态可以用在染料、催化、陶瓷、能源转换等不同的领域,与人类的生活和环境的安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在智能靶向治疗和药物载体等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作为药物载体和靶向特性的前提是与生物体具有生物相容性,不能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论文本章内容就是通过MTT比色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细胞的脂化过氧化作用检测等方法研究氧化铁纳米颗粒对人体细胞的生物毒性效应和毒理机制,以期达到为纳米颗粒的实际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的目的。 [结果]通过各种实验测试手段我们得到以下结果。氧化铁纳米颗粒对细胞的毒性效应具有剂量和时间特性,大剂量纳米颗粒和长时间暴露于纳米颗粒环境中都可引起严重的生物毒性。不同剂量的氧化铁纳米颗粒作用于Hek-293细胞都可以引起SOD和GSH-Px活性的降低,LDH释放量增加,MDA含量升高。 [结论]通过分析我们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纳米氧化铁对HEK293细胞表现出剂量和时间特性的生物毒性效应。(2)纳米氧化铁对HEK293细胞的毒性机制主要是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氧化应激反应介导的纳米颗粒生物毒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Hek-293细胞产生作用导致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羟白由基(·OH)、过氧化氢(H202)等活性氧水平的增加,攻破抗氧化酶、解毒酶等组成抗氧化防御系统,引起细胞膜的破坏和细胞的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41;R749.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芳;;精氨酸和瓜氨酸能保护动脉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09期
2 王丽丽;陈卫红;余艳艳;周芸;蒋璐蔓;史廷明;;纳米颗粒的滤过与呼吸防护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年04期
3 隋岩峰;李子燕;解田;杨丽萍;李伯刚;;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贵州化工;2011年04期
4 刘娟;路欣欣;孟慧;;瓜氨酸的药理作用及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11年03期
5 尹玉承;胡飞;周东风;吴王喜;;不同多孔PLGA/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机械物理性能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年06期
6 邹元明;;基于适体和连续复制的生物传感器对凝血酶的检测[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闾晓萍;黄绚;杨坤;;碳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及展望[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5期
8 昌倩;肖恩华;;以氯离子通道蝎毒素为靶分子的分子影像研究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07期
9 贺娟;贾延辉;邓均;李艳;方立超;郑峻松;;甘露糖修饰超顺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体外特性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5期
10 刘秀英;王翔朴;;纳米材料危险度评价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萍;赵帆;丁彬;;柔韧纳米颗粒修饰的静电纺SiO_2纤维膜自清洁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李梅;朱利中;;水中ZnO纳米颗粒的溶解行为及对大肠杆菌毒性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徐海峰;郝保同;刘连军;唐临利;刘宝林;;纳米低温保护剂玻璃化过程中热学性质的DSC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甘阳;;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的针尖上纳米颗粒修饰技术研究进展[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丁宏秋;胡彦杰;李春忠;;多重射流燃烧反应器制备Al_2O_3纳米颗粒及其结构调控[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密丛丛;田振煌;徐淑坤;;LaF_3:Ce,Tb发光纳米颗粒的微波辅助加热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葛昌纯;胡芳仁;;溶胶凝胶-自燃合成BaTiO_3纳米颗粒的研究[A];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严长志;谢俊;张宇;顾宁;;高温热解法制备不同形貌的磁性锰锌铁氧体纳米颗粒[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夏英静;殷乐;翟小杰;徐健;;一步合成表面羧基官能化的α-Fe_2O_3纳米颗粒及其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蒋燕萍;谢键;余红明;邬春阳;曹高劭;赵新兵;;锂离子正极材料Li_4Mn_5O_(1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伯章;纳米颗粒可从海藻中“吸”油[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纳米颗粒是不是夺命凶手?[N];文汇报;2009年
3 周凯莉;纳米颗粒是无名杀手?[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4 记者 白毅;肿瘤纳米药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记者魏公铭;氧化锌纳米颗粒杀菌分子机理取得新进展[N];中国食品报;2011年
6 陈勇;能探测肿瘤的纳米颗粒[N];经济参考报;2005年
7 记者栾海;俄研制出纳米颗粒炸药[N];人民日报;2002年
8 新华社记者 颜亮 丁逸e
本文编号:2795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795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