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儿DTI及MRS的神经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孤独症患儿DTI及MRS的神经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应用DTI及MRS技术,研究孤独症患儿大脑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从神经生理和神经生化角度探讨孤独症的神经机制。 方法: 分别对14例孤独症患儿及8例对照组儿童进行DTI及MRS检测,选定双侧额叶、海马、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小脑白质为感兴趣区(ROI),检测DTI的FA、ADC值及MRS的NAA、Cho、Cr、NAA/Cr、Cho/Cr值,比较两组儿童相应部位检测值的差异,,并分别比较两组儿童左右半球相对部位检测值的差异;分析孤独症组各部位检测值与其临床症状(ABC及CARS评分)及年龄的相关性。 结果: 1、孤独症组与对照组比较: DTI结果:孤独症组左海马FA值比对照组低(P=0.033)。 MRS结果:孤独症组左海马Cr值(P=0.020)及右海马Cr值(P=0.044)比对照组低。 2、孤独症组及对照组左右半球比较: DTI结果:孤独症组左胼胝体膝部FA值低于右胼胝体膝部(P=0.042),左胼胝体压部ADC值高于右胼胝体压部(P=0.006);对照组左右半球相对脑区FA值及ADC值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MRS结果:孤独症组左额叶NAA、Cho、Cr低于右额叶(P=0.015、0.015、0.020);左小脑Cho/Cr低于右小脑(P=0.044);左胼胝体压部NAA值低于右胼胝体压部(P=0.009)。对照组左右半球相对脑区各代谢物绝对值及比值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3、孤独症组影像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DTI结果:左小脑FA值与CARS评分呈正相关(r=0.684,P=0.02)。 MRS结果:左海马NAA/Cr与ABC评分呈负相关(r=-0.729,P=0.003);右小脑Cho/Cr与CARS评分呈正相关(r=0.548,P=0.042)。 4、孤独症组影像特征与年龄的相关性: DTI结果:孤独症组左小脑ADC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614,P=0.044)。 MRS结果:孤独症组右小脑NAA/Cr与年龄呈正相关(r=0.613,P=0.020)。 结论: 1、孤独症患儿可能存在半球内神经联结不足及半球间神经联结不足;且神经解剖联结下降,则该部位功能也会下降,支持了“神经联结不足”的理论假说。 2、小脑纤维联结的异常可能更能反映孤独症患儿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纤维束存在逐步改善的趋势。
【关键词】:孤独症 神经机制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49.9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1 前言8-20
- 1.1 孤独症的概述8
- 1.2 孤独症的发病机制8-11
- 1.3 孤独症神经机制的影像学研究11-17
- 1.4 本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17-20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20-23
- 2.1 研究对象20
- 2.2 研究方法20-22
- 2.3 统计分析22-23
- 3 结果23-38
- 3.1 一般资料23-24
- 3.2 DTI 及 MRS 检测点定位图24-25
- 3.3 孤独症组及对照组 DTI 及 MRS 检测值的比较25-27
- 3.4 孤独症组及对照组左右半球 DTI 及 MRS 检测值的比较27-30
- 3.5 孤独症组 DTI 与 MRS 检测值的相关性30-32
- 3.6 孤独症组 DTI 及 MRS 检测值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32-36
- 3.7 孤独症组 DTI 及 MRS 检测值与年龄的相关性36-38
- 4 讨论38-49
- 4.1 孤独症半球内结构和功能的分析38-41
- 4.2 孤独症半球间结构和功能的分析41-43
- 4.3 孤独症DTI与MRS检测的相关性43-44
- 4.4 孤独症脑结构和功能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44-46
- 4.5 孤独症脑结构和功能与年龄的相关性46-47
- 4.6 不足与展望47-49
- 5 结论49-50
- 6 参考文献50-60
- 缩略词表60-62
- 附录一62-63
- 附录二63-66
- 附录三66-70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华,钟建民,蔡兰云,陈勇,周末芝;三种儿童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2 邹小兵;曾小璐;胡冰;李建英;唐春;;儿童孤独症脑磁共振波谱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1期
3 ;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卫办医政发〔2010〕123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3期
4 徐翠青,张静;儿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年02期
5 桑标,任真,邓赐平;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与中心信息整合的关系探讨[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6 何光武;张贵祥;何江波;项华;王斌;成中意;汪守中;;正常成人不同年龄段大脑白质纤维各向异性差异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05期
7 王立新,彭聃龄,王培梅;自闭症认知缺陷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3期
8 曹漱芹;方俊明;;脑神经联结异常—自闭症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新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5期
9 张春燕;张云亭;张敬;李威;;正常成人脑结构年龄相关性变化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01期
10 静进;;孤独症神经心理特征和相关脑机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新峰;孤独症患儿脑的波谱特点与ABC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孤独症患儿DTI及MRS的神经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0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