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18:37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个体在经历或目睹了极度的、不可抵抗的创伤性事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紊乱,从而感到强烈的害怕、无助或者恐惧。它主要导致该个体持续重复体验创伤事件经历,逃避回忆及反应麻木,警觉增高。PTSD只用于心理创伤和应激,而不包括躯体创伤和应激。这种见之于紧张性事件结束后较久的反应,在心理学中又被称为迟发性应激反应(delayed stress reactions)。PTSD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应激事件日趋增多,PTSD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对PTSD的研究,可有效降低应激人群PTSD的发生,促进应激人群的心身健康。PTSD所导致的心理反是缘于所发生的事件超出了由既往经历所建立起来的安全感限度,大脑失去了对事件不良后果的控制,因而导致了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关于创伤应激的研究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研究和慢性应激反应研究,巨大灾难事件可以导致急性应激障碍,而随之出现的创伤的后延反应以及其他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创伤则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反应。本研究主要探讨在日常生活中的创伤和...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PCL一C量表的直方图(脸3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特点及教育的启示[J]. 杨晓云,王娥蕊,李娜. 教育科学. 2007(02)
[2]创伤后应激检查量表平民版的效度、信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杨晓云,杨宏爱,刘启贵,杨丽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01)
[3]军事应激障碍的评估与防治[J]. 王家同,苏衡. 心理科学进展. 2006(02)
[4]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新范式——群体教学[J]. 靳嫒,孙丽岩,杨晓云. 教育科学. 2005(06)
[5]创伤后应激障碍简述[J]. 潘光花,王鹏. 实用医药杂志. 2005(06)
[6]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J]. 陈树林,李凌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03)
[7]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J]. 谭红,施琪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06)
[8]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应对机制之比较研究——从中美两国的文化心理背景出发[J]. 徐光兴,李希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3)
[9]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支持[J]. 皮红英,张黎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05)
[10]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一)[J]. 王丽颖,杨蕴萍.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4(01)
本文编号:3054637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PCL一C量表的直方图(脸3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特点及教育的启示[J]. 杨晓云,王娥蕊,李娜. 教育科学. 2007(02)
[2]创伤后应激检查量表平民版的效度、信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杨晓云,杨宏爱,刘启贵,杨丽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01)
[3]军事应激障碍的评估与防治[J]. 王家同,苏衡. 心理科学进展. 2006(02)
[4]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新范式——群体教学[J]. 靳嫒,孙丽岩,杨晓云. 教育科学. 2005(06)
[5]创伤后应激障碍简述[J]. 潘光花,王鹏. 实用医药杂志. 2005(06)
[6]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J]. 陈树林,李凌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03)
[7]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J]. 谭红,施琪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06)
[8]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应对机制之比较研究——从中美两国的文化心理背景出发[J]. 徐光兴,李希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3)
[9]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支持[J]. 皮红英,张黎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05)
[10]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一)[J]. 王丽颖,杨蕴萍.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4(01)
本文编号:3054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0546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