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08 04:21
目的针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该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9月间前来该院就医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例数为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格的方法将80例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即比对组和研究组,每组中平均分配40例患者。其中为比对组的患者提供常规的舒必利片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则接受氨磺必利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和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比对组(P<0.05);接受氨磺必利药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5%,接受舒必利片药物进行治疗的比对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0%,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0);与比对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32.5%)相比,研究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文章来源】:世界复合医学. 2020,6(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2.2 生活质量评分
2.3 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氨磺必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性功能、催乳素的影响[J]. 王华阳,杨献红,黄瑛,张婕文.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04)
[2]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J]. 于宝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12)
[3]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 谭云龙,陆峥,石川,范剑雄,唐牟尼,郑毅,李娟,陈松,于欣,杨甫德.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8 (02)
[4]群组管理健康教育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耿在香,王艳红,杜爱英,王林,陈爱民,丁晓平,朱宝兰,戴明娣,翟瑜. 护理学杂志. 2018(06)
[5]氨磺必利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J]. 毛红岩,陈长浩. 精神医学杂志. 2017(06)
[6]生脉胶囊对中、高剂量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致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濮正平,周勇,江红霞.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7(08)
[7]氨磺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研究[J]. 韩兴玲,王惠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S3)
[8]健康人群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前脉冲抑制的影响因素[J]. 范玉,杨宁波,田晴,朱秀强,王传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7(02)
[9]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评估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 程小燕,吕钦谕,耿瑞杰,易正辉. 精神医学杂志. 2017(02)
本文编号:3124842
【文章来源】:世界复合医学. 2020,6(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2.2 生活质量评分
2.3 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氨磺必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性功能、催乳素的影响[J]. 王华阳,杨献红,黄瑛,张婕文.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04)
[2]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J]. 于宝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12)
[3]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 谭云龙,陆峥,石川,范剑雄,唐牟尼,郑毅,李娟,陈松,于欣,杨甫德.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8 (02)
[4]群组管理健康教育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耿在香,王艳红,杜爱英,王林,陈爱民,丁晓平,朱宝兰,戴明娣,翟瑜. 护理学杂志. 2018(06)
[5]氨磺必利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J]. 毛红岩,陈长浩. 精神医学杂志. 2017(06)
[6]生脉胶囊对中、高剂量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致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濮正平,周勇,江红霞.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7(08)
[7]氨磺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研究[J]. 韩兴玲,王惠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S3)
[8]健康人群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前脉冲抑制的影响因素[J]. 范玉,杨宁波,田晴,朱秀强,王传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7(02)
[9]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评估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 程小燕,吕钦谕,耿瑞杰,易正辉. 精神医学杂志. 2017(02)
本文编号:3124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1248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