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外周血中CD4 + CD25 + 及IL-2、IL-6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02:58
  目的:自杀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9万人死于自杀,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者接受医学治疗,而在自杀人群中,有近八成的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自杀已成为我国15到34岁人群的第一大死因。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和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着多种假说,但目前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抑郁症的免疫异常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存在着广泛的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结论不一致。因此我们对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及IL-2、IL-6进行检测,试图探讨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自杀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其寻找预防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减少和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材料与方法:选取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共4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龄17-52岁,平均(36.45±10.6)岁。对照组同期选择30名心身健康的正常人,其中男性12... 

【文章来源】: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正文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三) 前言
    (四) 材料与方法
    (五) 结果
    (六) 讨论
    (七) 结论
    (八) 参考文献
二、文献综述
    (一) 综述
    (二) 参考文献
三、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细胞因子的研究[J]. 贾福军,张海燕,郭新胜,李鹤展.  上海精神医学. 2004(05)
[2]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李恒芬,贾福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01)
[3]老年抑郁症病人免疫功能及其心理状况的对照研究[J]. 吕永良,吴爱勤,李鸣,刘建农.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06)
[4]单、双相抑郁障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研究[J]. 李恒芬,祁富生,贾福军.  上海精神医学. 2003(03)
[5]抑郁症的神经内分泌学初步研究[J]. 张宁,侯钢,方群.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04)
[6]抑郁症患者白细胞介素2、6对照研究[J]. 姚辉,肖红,侯钢,孙静,李箕君.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05)
[7]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J]. 杨权,林凌云,李景吾,许崇涛,邓质波.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01)
[8]抑郁症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和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及其意义[J]. 范长河,谢光荣,陈凤华,谢永标,苗国栋,殷青云,李婷,周亮,王达平,徐贵云,朱荣华,刘学军,施佳军,何卫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0(05)
[9]21世纪自杀及其预防研究展望[J]. 翟书涛.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01)
[10]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J]. 殷大奎.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2000(01)



本文编号:3126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126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1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