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犯罪行为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04 21:10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9例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暴力组,同期31例无暴力冲动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非暴力组;对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治疗情况、监护情况、童年创伤问卷(CTQ-SF)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暴力组中的间断治疗、监管不到位比率明显高于非暴力组(P<0.05,P<0.001);CTQ-SF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暴力组[(10.34±4.49)分比(7.32±2.84)分,(6.72±3.36)分比(5.19±2.15)分](t=-3.13,-2.11;均P<0.05);SCSQ中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非暴力组[(2.13±0.51)分比(0.58±0.39)分],(t=-13.13,P<0.001);文化水平对CTQ-SF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的得分均有影响;监护情况及婚姻状况分别对SCSQ中的积极应对得分及消极应对得分有影响。结论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监...
【文章来源】:安徽医药. 2020,24(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暴力组
1.1.2 非暴力组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1.2.3 童年创伤问卷(CTQ-SF)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监护治疗情况比较
2.2 两组CTQ-SF和SCSQ评分比较
2.3 SCSQ与CTQ-SF得分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相关因素研究[J]. 甄文凤,马辛,林祥吉,王红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05)
[2]高中生暴力行为与愤怒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关系[J]. 刘彩萍,邵阳,卞茜,谢斌,乔屹,周敏.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 (10)
[3]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影响因素调查[J]. 朱文礼,尹良爽,程万良,沈棫华,阳中明,吴松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05)
[4]34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分析[J]. 徐小童,杨丽达,张晓莉,罗湖平,刘勇,王宏宇,白伟,曹俊翠. 安徽医学. 2017(06)
[5]精神分裂症危险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J]. 姜雅琴,蔡军,张伟波,方芳. 四川精神卫生. 2015(05)
[6]男性暴力罪犯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的关系[J]. 李宝花,王彬,张金响,张增,刘贵献,胡峻梅. 精神医学杂志. 2010(02)
[7]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J].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周云飞,李鹤展,杨世昌. 中国临床康复. 2005(20)
[8]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 解亚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8(02)
[9]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研究[J]. 刘天俐,宋新明,陈功,郑晓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03)
本文编号:3418337
【文章来源】:安徽医药. 2020,24(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暴力组
1.1.2 非暴力组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1.2.3 童年创伤问卷(CTQ-SF)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监护治疗情况比较
2.2 两组CTQ-SF和SCSQ评分比较
2.3 SCSQ与CTQ-SF得分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相关因素研究[J]. 甄文凤,马辛,林祥吉,王红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05)
[2]高中生暴力行为与愤怒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关系[J]. 刘彩萍,邵阳,卞茜,谢斌,乔屹,周敏.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 (10)
[3]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影响因素调查[J]. 朱文礼,尹良爽,程万良,沈棫华,阳中明,吴松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05)
[4]34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分析[J]. 徐小童,杨丽达,张晓莉,罗湖平,刘勇,王宏宇,白伟,曹俊翠. 安徽医学. 2017(06)
[5]精神分裂症危险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J]. 姜雅琴,蔡军,张伟波,方芳. 四川精神卫生. 2015(05)
[6]男性暴力罪犯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的关系[J]. 李宝花,王彬,张金响,张增,刘贵献,胡峻梅. 精神医学杂志. 2010(02)
[7]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J].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周云飞,李鹤展,杨世昌. 中国临床康复. 2005(20)
[8]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 解亚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8(02)
[9]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研究[J]. 刘天俐,宋新明,陈功,郑晓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03)
本文编号:3418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4183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