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罗夏测验自我损伤指数
本文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罗夏测验自我损伤指数
更多相关文章: 罗夏测验 自我损伤指数 精神分裂症 诊断试验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罗夏测验自我损伤指数(EII)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年龄17~53岁)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对两组被试实施罗夏测验。对被试罗夏测验的反应进行编码与记分,计算出两组被试的EII值,比较两组被试EII及其各分变量(歪曲形状质量、认知加工错误加权和、歪曲感知人类运动、批判性内容、好的人物表征和坏的人物表征)的差异,分析EII对此两组被试的区分程度。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EII[(0.7±1.7)vs.(-0.9±0.9)]、歪曲形状质量[(6.2±2.3)vs.(3.4±2.6)]、认知加工错误加权和[(14.0±6.5)vs.(7.2±4.2)]、歪曲感知人类运动[(0.7±1.2)vs.(0.3±0.7)]、坏的人物表征[(3.1±2.7)vs.(1.8±1.8)]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好的人物表征"和"批判性内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诊断试验结果显示当EII值为-0.5时,对精神分裂症和正常人区分的灵敏度为0.91,特异度为0.75,Youden指数为0.66。结论:与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功能存在较严重的损伤,罗夏测验自我损伤指数区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尚须进一步完善。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罗夏测验 自我损伤指数 精神分裂症 诊断试验
【分类号】:R749.3
【正文快照】: @qq.co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7):522-527.)Corresponding author:LI Ting-Ye,1064408338@qq.com(Ps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 ere found for the score of good human representation and critical contentbetw een the tw o groups(Ps0.05).The result of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限亮;罗夏测验自我损伤指数的效度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华;孟宪璋;;人格特征与罗夏测验攻击变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2 阎燕燕;孟宪璋;;罗夏测验攻击变量与外显攻击敌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3 刘国华;孟宪璋;;107名罪犯罗夏测验攻击变量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5期
4 孔德生;蔡丽;刘辉;金璐璐;李术红;张琳琳;;罗夏测验在西方近10年的最新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5 刘国华;孟宪璋;;罗夏测验攻击变量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6 蒋艳华;孟宪璋;;罗夏测验攻击变量在学龄期儿童中应用的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6期
7 刘秀菊;孟宪璋;;罗夏测验攻击变量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8 阎燕燕;孟宪璋;;罗夏测验攻击变量的信效度及与BPRS敌对猜疑因子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5期
9 彭红军;孟宪璋;龙英;何卫宁;王玲芝;李敏慧;;罗夏测验自主同一性量表的结构效度研究[J];广州医药;2008年01期
10 彭红军;孟宪璋;龙英;杨婵娟;;罗夏测验自主同一性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迎婵;孟宪璋;;罗夏测验自我损伤指数的信度效度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慧;对罗夏测验在管理人员测评中应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刘国华;罗夏测验攻击变量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李新力;罗夏测验自杀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熊波;罗夏测验的跨文化研究—中国、以色列和美国样本的比较[D];暨南大学;2014年
5 余筱;罗夏测验抑郁指数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洪慧娟;罗夏测验抑郁指数在抑郁症治疗前后的变化[D];暨南大学;2008年
7 刘浩鑫;罗夏测验自我中心指数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唐迎婵;罗夏测验自我功能指数的信度效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蒋艳华;罗夏测验攻击变量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张娜;罗夏测验对4-6岁幼儿的试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15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61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