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小年龄段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脑白质纤维束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16:21

  本文关键词:小年龄段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脑白质纤维束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摘要】: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小年龄段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的脑白质微结构特点。方法:16例1.5~5.6(3.2±1.4)岁ASD及10例1.5~5.7(3.4±1.4)岁正常发育儿童行DTI扫描,按照脑白质纤维束示踪图集定位纤维束,目标纤维束包括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双侧扣带束、双侧钩束、双侧下额枕束、双侧下纵束。每个纤维束画制2~4个感兴趣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hy,FA)和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比较AS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FA及ADC的差别。结果:ASD组胼胝体压部FA值0.66±0.07,右侧扣带束FA值0.31±0.03,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58±0.09(P=0.030)和0.27±0.06(P=0.037);ASD组胼胝体压部ADC值1.00±0.09,左侧扣带束ADC值0.84±0.04,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15±0.18(P=0.015)和0.88±0.04(P=0.026)。结论:小年龄段ASD部分白质纤维束FA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早期过度发育。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分类号】:R445.2;R749.94
【正文快照】: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性神经精神发育障碍,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1-4]。目前ASD的诊断主要依靠对患儿临床发育行为的半定量评估,还不能从神经解剖和功能层面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弥散张量成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新 ,李晓君 ,王峻;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4年03期

2 钟维佳 ,赵建农;弥散张量成像的运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5年04期

3 吴伟刚,陈秀义,杨杜;弥散张量成像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5年03期

4 刘树永;姚旭峰;耿道颖;;纠正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变形的一种方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年03期

5 徐贤;马林;;弥散张量成像诊断癫痫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05期

6 张硕;强金伟;张康乐;;弥散张量成像对常规性临床应用的初步建立和实现[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7 陈美玲;许秀峰;程宇琪;徐林;;弥散张量成像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03期

8 马德晶;秦东京;;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王涛;王安生;高燕军;张胡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10 董玉茹;王宏;钟心;穆学涛;马毅;刘腾;刘勉;;弥散张量成像量化指标与脑弥散加权成像的对照性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海;邓国军;陈桂美;肖香佐;;弥散张量成像定位初级运动功能区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杨永贵;郭岗;黄海清;王训恒;;慢性颈髓病变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蒋田仔;;弥散张量成像的计算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新进展[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4 谢晟;郭雪梅;崔爱国;肖江喜;蒋学祥;;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5 郑兆聪;刘必松;吴志峰;王如密;王守森;;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出血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海燕;卢青;秦姣龙;肖朝勇;姚志剑;;抑郁症情绪神经环路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葛海涛;尹训涛;徐君海;刘树伟;;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注意功能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8 贾贵静;;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9 史浩;郭洪霞;;脑积水的弥散加权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宋凡;胡永善;张峰;南向亮;徐一鸣;马立宏;倪欢欢;周翠侠;黄春水;赵青;;脑卒中后残废手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峭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个例观察[D];浙江大学;2005年

2 丁文全;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多种后处理方法的上肢神经形态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李f 晔;术中磁共振和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示踪技术在邻近弓形束病变手术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4 沈全力;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及临床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杜彦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波谱成像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李郁欣;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宋峰;猪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及其脊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岚;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癫痫中的应用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舒进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正常青年人脑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朱杨帆;云南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大脑白质纤维束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聪聪;慢性偏头痛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方鹏;弥散张量成像的脑连接模式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方美芳;正常成人胼胝体及其亚区的形态学和弥散张量成像的定量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3年

7 张静娜;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静;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偏头疼患者大脑结构网格的异常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曹新山;弥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丽敏;压缩感知框架下的快速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35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635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a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