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双相障碍共病调查及半年随访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2:32

  本文关键词:双相障碍共病调查及半年随访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相障碍 共病 随访研究


【摘要】:目的:双相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误诊率的特点,双相障碍共病使双相障碍的表现更加复杂,严重程度更重,误诊率更高。故本文通过调查双相障碍患者的共病率,比较双相障碍共病患者与非共病患者在疾病特点、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社会功能损害等方面的差别,探讨共病对双相障碍的临床特征、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为双相障碍临床诊断治疗及综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调查法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161例双相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根据ICD-10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共病诊断,将患者按是否存在共病分为共病组和非共病组,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I)、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的评估,最后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共病调查结果,双相障碍患者总共病率58.4%(94/161),其中焦虑障碍共病率46.6%(75/161),人格障碍22.3%(36/161),物质依赖9.3%(15/161),出神与附体障碍8.7%(14/161),躯体形式障碍6.8%(11/161),急性应激反应3.7%(6/161),强迫性障碍3.1%(5/161),习惯与冲动性障碍2.5%(4/161),神经衰弱2.5%(4/16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2%(2/161),人格解体0.6%(1/161),神经性厌食0.6%(1/161)。双相障碍与其它精神障碍共病一种的共病率25.5%(41/161),共病两种的共病率15.5%(25/161)共病3种及以上的共病率17.4%(28/161)。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共病组与非共病组相比,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共病组女性比例(74.5%)明显高于非共病组(52.2%) (X2=8.521,P0.01),职业状况较非共病组差(X2=11.225,P0.05)。3.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共病组与非共病组相比,发作类型、性格、起病年龄、起病形式、病程、家族史、非典型症状、伴躯体疾病、伴季节性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自杀行为共病组高于非共病组(37.2%vs 19.4%,X2=5.944,P0.05);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共病组高于非共病组(52.1%vs 34.3%,X2=5.013,P0.05)。4.两组临床疗效总评(CGI)比较:治疗前两组严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3个月及6个月随访时,两组的治疗效果共病组显著进步患者比例较非共病组低,差异仍具显著性(P0.01)。5.两组社会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共病组与非共病组SDSS分值第3个月较入组时均显著降低(T=9.080,T=10.203,P0.01),第6个月较第3个月仍有降低(T=2.324,T=3.259,P0.05)。共病组SDSS评分在入组时及半年的两次随访时均较非共病组高(P0.01)。结论:1.双相障碍与其它精神科疾病存在广泛共病,其中以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多见。2.双相障碍共病患者中女性较男性多见,表现更为复杂。3.双相障碍共病患者伴有更多的精神病性症状和自杀行为,临床表现更为严重。4.双相障碍共病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更明显,治疗效果更差,需要临床关注和治疗。
【关键词】:双相障碍 共病 随访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4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6
  • 对象与方法16-19
  • 结果19-24
  • 讨论24-27
  •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2
  • 综述32-47
  • 参考文献41-47
  • 附录及附录图表47-52
  • 致谢52-53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著作目录53-5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昊;;双相障碍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6期

2 刘玉平;郑洪波;肖爱祥;李侠才;刘恩益;;双相障碍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24期

3 周云飞;刘铁榜;;双相障碍临床特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4 王晓萍;王宗琴;;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的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5 黄楠;陆峥;;双相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10年03期

6 倪红;邓钧;;43例双相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年21期

7 王晓萍;王宗琴;白雪光;;为什么青少年双相障碍容易误诊?[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8 洪武;方贻儒;;双相障碍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1期

9 胡莺燕;方贻儒;;双相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1期

10 ;脑部扫描可诊断双相障碍[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天梅;舒良;于欣;马崔;王高华;白培深;刘协和;纪丽萍;师建国;陈宪生;梅其一;栗克清;张鸿燕;马弘;;中国十省市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现况调查[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白燕;;双相障碍新进展[A];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讲义汇编[C];2010年

3 钮富荣;钱敏才;;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的治疗[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吴廷娟;关念红;;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汪作为;李则挚;王凌霄;吴志国;苑成梅;洪武;禹顺英;方贻儒;;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治疗前后微小RNA206基因表达水平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汪作为;李则挚;林治光;吴志国;苑成梅;洪武;李春波;方贻儒;;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则挚;汪作为;禹顺英;张晨;易正辉;方贻儒;;双相障碍外周血白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蒋泽宇;李水洪;刘文滔;肖,

本文编号:785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785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