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自杀意念的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生化代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18:10
本文关键词:伴自杀意念的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生化代谢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相障碍 自杀意念 认知功能 磁共振波谱 基底节 丘脑
【摘要】:研究目的 通过评估伴自杀意念的双相抑郁障碍(bipolar depressive disorder,BDD)患者的认知功能,并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检测其脑生化代谢,与无自杀意念的BD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伴自杀意念的BD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生化代谢,为BDD患者自杀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 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评估44例BDD患者的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SI),根据评估结果将入组病例分成自杀意念组(SI组,23例)和无自杀意念组(NSI组,21例),运用数字符号测验(Symbol Digital Modalities Test,SDMT)、数字广度测验、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视觉再生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isin Card Sorting Test-modified,WCST)和言语流畅性测验评估SI组、NSI组和正常对照组(21名)的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记忆、执行功能、语言等认知功能,采用MRS技术检测SI组、NSI组和对照组的基底节区豆状核、丘脑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e,NAA)、胆碱复合物(cholinecompounds,Cho)、肌醇(myo-inositol,mI)和肌酸(creatine,Cr)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BDD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脑生化代谢。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组的SDMT、数字广度(顺、倒、顺+倒)、视觉再生分低于正常对照组,TMT-B(错误数)高于正常对照组;NSI组的SDMT、数字广度(顺+倒)、视觉再生、言语流畅分低于正常对照组。SI组和NSI组比较各认知功能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 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I组的左侧豆状核NAA/Cr、左侧丘脑Cho/Cr低于正常对照组,SI组的各代谢物比值未见统计学差异。 3.相关分析结果: ①SI组的言语流畅(重复数)与右侧豆状核mI/Cr值呈正相关,TMT-B(提笔次数)与左侧丘脑NAA/Cr值呈负相关,TMT-B(错误数)与左侧丘脑Cho/Cr值呈正相关。 ②SI组的SDMT、数字广度(倒、顺+倒)、视觉再生分、WCST分类数与发作次数呈负相关,TMT-B(完成时间、提笔次数)、WCST(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TMT-B(完成时间、错误数)与病程呈正相关;SDMT、数字广度(顺、倒、顺+倒)、视觉再生分与教育年限呈正相关,TMT-A(完成时间)、TMT-B(完成时间、提笔次数)与教育年限呈负相关。 ③SI组的右侧豆状核Cho/Cr值与年龄、首次发病年龄呈正相关,,左侧丘脑NAA/Cr值与HAMD-24呈负相关。 结论 1.伴自杀意念和无自杀意念的双相抑郁患者可能均存在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记忆功能障碍,无自杀意念的BDD患者可能还伴有言语功能障碍。 2.伴自杀意念的双相抑郁患者右侧豆状核肌醇代谢异常增强可能与患者的言语功能受损有关;左侧丘脑神经元功能下降及膜磷脂分解代谢越显著,注意功能损害可能越严重。 3.伴自杀意念的双相抑郁患者的发作次数越多,患者的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记忆、执行功能损害可能越显著,且注意、执行功能损害可能与病程长有关。 4.伴自杀意念的双相抑郁患者的年龄或发病年龄越大,右侧豆状核膜磷脂分解代谢可能越显著,抑郁程度可能与左侧丘脑神经元功能下降有关。
【关键词】:双相障碍 自杀意念 认知功能 磁共振波谱 基底节 丘脑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9.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9
- 第一章 绪言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双相障碍的认知功能研究10-11
- 1.2.2 双相障碍的MRS成像研究11-15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15-22
- 2.1 研究对象15-16
- 2.1.1 病例组15
- 2.1.2 正常对照组15-16
- 2.2 研究方法16-22
- 2.2.1 诊断标准16
- 2.2.2 临床资料采集16
- 2.2.3 自杀意念及临床症状特征评估16-17
- 2.2.4 认知功能评估17-19
- 2.2.5 脑功能成像19-20
- 2.2.6 统计学处理20-21
- 2.2.7 研究路线21-22
- 第三章 结果22-29
- 3.1 一般资料及量表评估结果22-23
- 3.1.1 一般资料22
- 3.1.2 量表评估结果22-23
- 3.2 认知功能评估结果23-24
- 3.2.1 数字符号测验的结果23
- 3.2.2 数字广度测验的结果23-24
- 3.2.3 连线测验的结果24
- 3.2.4 视觉再生测验的结果24
- 3.2.5 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的结果24
- 3.2.6 言语流畅性测验的结果24
- 3.3 基底节区豆状核、丘脑MRS结果24-25
- 3.3.1 基底节区豆状核的MRS结果24-25
- 3.3.2 丘脑的MRS结果25
- 3.4 认知功能与 MRS 相关分析结果25-29
- 3.4.1 SI 组认知功能与基底节区豆状核、丘脑 MRS 的相关分析25-26
- 3.4.2 SI 组的认知功能与临床症状特征的相关分析26-27
- 3.4.3 SI 组基底节区豆状核、丘脑 MRS 与临床症状特征的相关分析27-29
- 第四章 讨论29-36
- 4.1 伴自杀意念的 BDD 患者认知功能研究29-31
- 4.2 伴自杀意念的 BDD 患者 MRS 研究31-33
- 4.3 伴自杀意念的 BDD 患者认知功能与 MRS 的相关研究33-35
- 4.4 研究的不足35
- 4.5 研究的创新性35-36
- 4.5.1 本论文是目前国内外首次进行伴自杀意念的 BDD 患者的基底节区豆状核、丘脑的氢质子波谱研究35
- 4.5.2 本论文是目前国内外首次进行伴自杀意念的 BDD 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基底节区豆状核、丘脑的代谢物水平的相关研究35
- 4.5.3 本论文不仅研究伴自杀意念的 BDD 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基底节区豆状核、丘脑的代谢物水平,同时与无自杀意念的 BDD 患者进行了比较35
- 4.5.4 本论文研究对象是 18-45 岁青年,基本可以排除脑功能退化干扰因素35-36
- 第五章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7
- 附录-缩略词表47-49
- 附图及说明49-51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晓康,肖水源;长沙市213名建筑民工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2期
2 曾玉云,魏煌忠,王虎;青少年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关系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08期
3 胡利人,丁元林;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与相关危险行为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1期
4 王德全,汪保国,周卫平,陈思东,肖健;医药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1期
5 陈薇;李芳健;王家骥;麦锦城;王心旺;李亮昌;方耀华;卡德尔;;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3期
6 王艳军;;人格完善新概念之八:活着没商量——谈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控制[J];校园心理;2006年05期
7 汪雪莲;许能锋;薛洪O
本文编号:799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7994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