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与应激源性抑郁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12:49
本文关键词:肠道菌群失调与应激源性抑郁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应激 抑郁 病理学 胃肠道菌群 黄连素 治疗作用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模型和慢性束缚应激模型,通过行为学评估、病理学检查及胃肠道菌群表达谱变化的分析,研究模型大鼠胃肠道菌群失调与精神抑郁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黄连素、双歧杆菌和氟西汀药物干预治疗对应激源性抑郁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旨在进一步研究应激源性抑郁及其相关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防治方法。方法:1、采用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方法、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制备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大鼠模型和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2、通过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爱实验等行为学评估,检测抑郁状态。3、利用HE染色技术,对大鼠胃、回肠、盲肠和结肠组织进行观察,判定胃肠道黏膜的病理学变化。4、利用ERIC-PCR鉴定技术,对大鼠胃、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进行检测,建立胃肠道菌群的DNA指纹图谱,并分析菌群表达谱整体间结构的差异。5、通过梯度黄连素、双歧杆菌和氟西汀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并结合行为学评估、HE染色、ERIC-PCR综合评价黄连素对抑郁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建立大鼠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模型和慢性束缚应激模型,通过行为学评估明确了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模型出现明显的抑郁。慢性不可预计应激模型组大鼠的体重(342.50±23.52)显著降低(p0.01),穿越次数(57.17±13.73)显著降低((p0.01)、直立次数(7.83±2.64)显著降低(p0.01)、理毛次数(0.67±0.52)显著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74.17±8.04)显著延长(p0.01)、糖水偏爱(57.83±3.83)显著降低(p0.01);慢性束缚应激模型组大鼠的体重(395.20±15.70)显著降低(p0.01),但穿越次数(102.83±8.23)、直立次数(18.50±3.51)、理毛次数(2.83±0.98)、强迫游泳不动时间(12.17±3.64)、糖水偏爱(80.80±6.00)无明显变化。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后大鼠胃黏膜破坏严重,回肠、盲肠、结肠组织黏膜及微绒毛等明显破损,细胞核皱缩变形且深染;慢性束缚应激后大鼠胃黏膜部分破坏,回肠、盲肠、结肠组织黏膜及微绒毛等局部破损,细胞核轻微皱缩并深染。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后大鼠胃肠道菌群图谱发生了特征性变化,表现为:胃部菌群250-500bp左右条带消失,回肠250-500bp处条带消失,盲肠250-500bp和1000-2000bp条带消失,结肠500-750bp和1000-2000bp左右条带消失;慢性束缚应激后大鼠胃肠道菌群图谱表现为:胃部菌群500-750bp和2000bp左右的条带消失,回肠250-500bp和1000-2000bp处条带消失,盲肠250-500bp出现新条带,大于2000bp条带消失,结肠大于2000bp条带消失,250-500bp出现新条带。低浓度黄连素、高浓度黄连素、双歧杆菌和氟西汀干预后,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抑郁样行为学症状明显改善,胃、回肠、盲肠和结肠病理学损伤显著减轻,以高浓度黄连素组和氟西汀组改善最为明显;胃、回肠、盲肠和结肠的优势菌群图谱分布均发生改变,低浓度黄连素干预后胃部菌群250-500bp和1000-2000bp出现新条带,高浓度黄连素大于2000bp出现新条带,双歧杆菌500-750bp和大于2000bp出现新条带,氟西汀500-750bp和大于2000bp出现新条带;低浓度黄连素干预后回肠菌群250-500bp和大于2000bp出现新条带,高浓度黄连素250-500bp和500-750bp出现新条带,1000-2000bp条带消失,双歧杆菌500-750bp出现新条带,氟西汀500-750bp出现新条带;低浓度黄连素干预后盲肠、结肠菌群250-500bp和大于2000bp均出现新条带,高浓度黄连素、双歧杆菌和氟西汀干预后盲肠、结肠菌群250-500bp和1000-2000bp均出现新条带。结论:成功建立了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和慢性束缚应激模型,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出现明显抑郁行为,胃肠道黏膜破坏严重,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没有出现明显的抑郁行为,胃肠道黏膜损伤相对较轻,两种模型大鼠胃肠道优势菌群图谱变化差别明显,说明慢性应激后抑郁加重了胃肠道黏膜损伤和肠道菌群失调,提示胃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应激源性抑郁密切相关。高浓度黄连素、双歧杆菌和氟西汀药物可不同程度的调整大鼠胃肠道菌群失调,明显改善抑郁症状,减轻胃肠道黏膜损伤,表明调整肠道菌群的药物可以减轻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抗抑郁药物可以减轻模型大鼠胃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减轻胃肠道黏膜损伤,进一步验证了胃肠道菌群失调、抑郁、应激相关胃肠道疾病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探索新的防治方法的同时,为进一步研究相关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慢性应激 抑郁 病理学 胃肠道菌群 黄连素 治疗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9.4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4
- 第一章 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胃肠道菌群表达谱变化分析14-31
- 第一节 大鼠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模型和慢性束缚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评价14-19
- 1 材料与方法14-16
- 2 结果16-19
- 第二节 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和慢性束缚应激后大鼠胃肠道病理学变化19-22
- 1 材料与方法19-20
- 2 结果20-22
- 第三节 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和慢性束缚应激后胃肠道菌群ERIC-PCR表达谱变化22-27
- 1 材料与方法22-25
- 2 结果25-27
- 讨论27-30
- 结论30-31
- 第二章 应激源性抑郁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干预治疗研究31-45
- 1 材料与方法31-33
- 2 结果33-42
- 讨论42-44
- 结论44-45
- 综述45-52
- 参考文献52-59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59-60
- 个人简历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一冰;赵钢;姚倩;刘碧崇;张元;;近20年国内抑郁症动物模型应用研究[J];山西中医;2008年S1期
2 朱霞;杨业兵;张华军;江源;黄鹏;;重大军事任务下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J];心理科学;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延峰;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50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8501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