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状态下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静息状态下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
【摘要】: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双相障碍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的异同,为这2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双相障碍患者以及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相匹配的40例健康者(健康组)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并对3组受试者的低频振幅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双相障碍患者在前额叶、眶额叶、边缘系统、基底节的低频振幅值均显著升高,在岛叶、默认网络、部分枕叶及感觉运动区的低频振幅值均显著降低,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相障碍患者在以上脑区的低频振幅无显著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颞叶的低频振幅显著高于双相障碍患者和健康组,且双相障碍患者和健康组在以上脑区的低频振幅无显著差异。结论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相障碍患者在前额叶、眶额叶、边缘系统、基底节、默认网络、部分枕叶及感觉运动区共有的低频振幅值增高或减低,提示这2种疾病可能存在相似的发病机制,而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的颞叶低频振幅改变可能为鉴别这2种疾病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单位】: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499)
【分类号】:R749.3
【正文快照】: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P)和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都是严重而常见的精神疾病,致死、致残率极高,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然而,这2种疾病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虽然根据Kraepelinian二分法,它们属于不同的临床诊断分类,但它们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昊;;双相障碍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6期
2 刘玉平;郑洪波;肖爱祥;李侠才;刘恩益;;双相障碍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24期
3 周云飞;刘铁榜;;双相障碍临床特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4 王晓萍;王宗琴;;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的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5 黄楠;陆峥;;双相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10年03期
6 倪红;邓钧;;43例双相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年21期
7 王晓萍;王宗琴;白雪光;;为什么青少年双相障碍容易误诊?[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8 洪武;方贻儒;;双相障碍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1期
9 胡莺燕;方贻儒;;双相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1期
10 ;脑部扫描可诊断双相障碍[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天梅;舒良;于欣;马崔;王高华;白培深;刘协和;纪丽萍;师建国;陈宪生;梅其一;栗克清;张鸿燕;马弘;;中国十省市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现况调查[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白燕;;双相障碍新进展[A];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讲义汇编[C];2010年
3 钮富荣;钱敏才;;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的治疗[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吴廷娟;关念红;;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汪作为;李则挚;王凌霄;吴志国;苑成梅;洪武;禹顺英;方贻儒;;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治疗前后微小RNA206基因表达水平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汪作为;李则挚;林治光;吴志国;苑成梅;洪武;李春波;方贻儒;;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则挚;汪作为;禹顺英;张晨;易正辉;方贻儒;;双相障碍外周血白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蒋泽宇;李水洪;刘文滔;肖,
本文编号:881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88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