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位点保存术在牙周炎患牙拔除后牙槽骨量改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门诊确诊为牙周炎不能保留的患牙85颗,随机分为2组:1常规拔牙组,40颗患牙,采用传统的牙拔除术;2位点保存组,45颗患牙,经微创拔牙后牙槽窝同期植入Bio-OSS胶原,覆盖Bio-Gide胶原膜并且严密缝合。对比两组患牙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术前术后行X线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影像学检查,评估2组牙槽骨量变化情况及比较牙槽骨的密度情况。结果两组术区均无感染,愈合良好,牙龈质地坚韧,颜色粉红。X线和CBCT结果显示,常规拔牙组牙槽骨水平和垂直吸收增加,位点保存组牙槽骨垂直和水平吸收量显著低于常规拔牙组(P0.05),术后6月CBCT显示位点保存组新生骨密度显著高于常规拔牙组。结论位点保存术可有效预防及减少牙周炎患牙拔除后牙槽骨的吸收,改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成骨效果良好,有利于满足后期的修复需要。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西安市儿童医院口腔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 牙周炎 位点保存术 引导骨再生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20272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2JM74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xjj2012060)~~
【分类号】:R781.42;R782.11
【正文快照】: 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由于牙周炎不能保留的患牙被拔除后,牙槽骨所受到的正常生理性刺激随之丧失,拔牙窝愈合过程中剩余牙槽骨将发生不可逆的吸收,原有的牙槽骨高度、宽度将会降低,由此导致的软组织量不足等情况将严重影响后期义齿修复,特别是随着种植修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凤山,吴丽萍,梁傥;牙槽骨高度对旋转移动的影响[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8年09期
2 陈凤山,吴丽萍,梁傥;牙槽骨高度对垂直移动的影响[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吴贾涵;杨萍;;测量牙槽骨密度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03期
4 李瑶琴;李琥;陈文静;;正畸治疗中牙槽骨变化的研究进展[J];口腔生物医学;2014年01期
5 黄桂林;程贤书;姜群;陈伟;满城;陈尚;;智齿拔除后羟基磷灰石恢复牙槽骨高度的临床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6 郭鑫;刘进;;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十九)——竖直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牙槽骨改建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7 施斌;周毅;王贻宁;程祥荣;;种植前牙槽骨保存的动物实验[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8 史凤芹,于世凤,徐莉,段云波,刘忠厚;牙周炎患者腰椎和牙槽骨骨密度测量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9 陈凤山,吴丽萍,梁傥;牙槽骨高度对阻力中心和旋转中心位置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10 王晓敏,杨宗萍,于世凤;Alendronate阻止牙槽骨骨吸收的实验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郁;;成年牙周病患者矫治前后前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丛洪泉;赵玉珍;王雅南;陈瑞扬;;二维平面光弹性牙周病模型的制作方法[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姝环;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下颌切牙牙槽骨吸收与应力分析的相关关系[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峰;前牙牙槽骨功能性改建过程的数值模拟[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江寰;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变化的锥形束CT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兰晓敏;AutoCAD软件在牙槽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杨凯云;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槽骨密度变化的CBCT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阮晓慧;11~16岁维汉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区牙槽骨结构的对比[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6 惠元;成人骨性下颌偏斜患者牙槽骨形态学特点的CBCT观察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贾淑霞;基于CBCT数据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前牙区牙槽骨形态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8 王娜娜;成人双颌前突患者正畸治疗后上颌切牙区牙槽骨密度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刘椺;拔牙后位点保存的临床及组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周巍;骨保护素基因修饰联合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6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01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