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尼族和汉族自发性微笑的动态美学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云南哈尼族和汉族自发性微笑的动态美学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哈尼族 汉族 自发性微笑 动态美学 数码摄像技术
【摘要】:[目的]探索自然且可重复的自发性微笑的获得方法;分析云南哈尼族和汉族人群自发性微笑时唇、齿、龈动态美学特征并建立美学数据库。[方法]随机抽取50名志愿者观看喜剧短片并对其搞笑程度评分,设计不同短片先后观看和同一短片间隔一月重复观看,检验视频有效性。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云南哈尼族和汉族受试人群共227人,其中哈尼族93人,汉族134人,通过数码摄像动态记录受试者观看视频时面部特征,利用视频编辑和图像测量软件分析自发性微笑位唇、齿、龈动态美学指标,并分析性别和民族等因素对美学特征的影响。[结果](1)同一受试者先后观看不同短片和间隔一月观看相同短片时最大微笑位上中切牙暴露量和姿势位口角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哈尼族和汉族不同民族间以及不同性别间上中切牙的牙齿显露量均大于上颌侧切牙和尖牙。(3)自发性微笑时哈尼族和汉族女性牙龈显露量明显大于男性,哈尼族女性牙龈显露量是男性的2倍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哈尼族和汉族人群从姿势位到自发性微笑位时上唇长度平均缩短30%;上唇厚度平均缩短35%;口角宽度平均增加30%。(5)自发性微笑时哈尼族和汉族微笑比率分别是4.55和4.70;颊间隙率分别是8.6%和10%。(6)哈尼族和汉族人群大多数均表现为中、高位笑线,其中59%的哈尼族为高位笑线,60%的汉族为中位笑线,民族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7)汉族在自发性微笑时显露到第一前磨牙的比例较高(58%),而哈尼族显露到第二前磨牙的比例较高(61%)。[结论](1)建立了可靠的最小干扰状态下获得自发性微笑的方法:自制视频有效引导、数码摄像动态记录与计算机软件分析测量的方法。(2)获得了云南哈尼族和汉族人群自发性微笑时牙齿、牙龈和口唇部动态特征及微笑特征,初步建立了云南哈尼族和汉族自发性微笑的动态美学数据库。
【关键词】:哈尼族 汉族 自发性微笑 动态美学 数码摄像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82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13
- 实验一 自发性微笑特征研究的方法探索13-20
- 引言13
- 材料与方法13-16
- 结果16-17
- 讨论17-19
- 结论19-20
- 实验二 云南哈尼族和汉族自发性微笑时唇齿龈动态美学特征研究20-35
- 引言20
- 材料与方法20-24
- 结果24-30
- 讨论30-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9
- 全文总结39-40
- 附录140-41
- 综述41-47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47-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磊;中药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英语名称的翻译[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曾宪;;从地理区位与美学特征看崂山与青岛旅游开发的优势[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2 陆扬;;论《圣经》的崇高美学特征[A];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C];2004年
3 陈龙;;中西戏剧叙事美学特征比较[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4 邹元江;;个体意志和丑角意识——中国戏曲丑角美学特征的文化基因[A];东方丛刊(1993年第2,3辑 总第六辑)[C];1993年
5 郭照宇;;蒙古族“搏克”服饰的美学特征[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杨绿;21世纪艺术发展印证新时代美学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红色电影的历史地位、美学特征和演进趋向[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贺白丹;京剧艺术有独特的美学特征[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姚铁力;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毛羽 何振虎 丁荫楠 张思涛 王兴东 刘润为 沈卫星 黄式宪;永不落幕的红色电影[N];河北日报;2011年
6 燕妮;我的社会建设观[N];东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雪;云南哈尼族和汉族自发性微笑的动态美学特征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2 焦晶;喜剧文学的美学特征[D];山西大学;2005年
3 尹嘉誉;辽河文化美学特征与艺术设计创新取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姚雪莲;从接受理论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恒;高概念电影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晴;论新生代电影的美学特征[D];扬州大学;2006年
7 薛国梅;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其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姜来;论京剧艺术表现方式的美学特征[D];吉林艺术学院;2015年
9 刘琦;论南朝民歌的美学特征[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包红芳;论张谷若译《德伯家苔丝》的美学特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67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06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