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功能矫治联合固定矫治后上气道变化稳定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21:09

  本文关键词:不同功能矫治联合固定矫治后上气道变化稳定性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安氏Ⅱ类错 畸形 Herbst矫治器 Twin-block矫治器 固定矫治 上气道 舌骨


【摘要】:目的:分别应用Herbst、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固定矫治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对功能矫治辅以固定矫治后上气道变化的稳定性做出评价。方法:选取42例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其中21例采用Herbst联合固定矫治为研究组(H组),21例采用Twin-block联合固定矫治为对照组(T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功能矫治前(初诊)、功能矫治后、固定矫治结束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颅颌牙、上气道矢状径、舌骨位置相关指标的测量,将测量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功能矫治后,颅颌牙方面,H组与T组SNA角减小、SNB角增大、ANB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组下切牙角度增大,T组上切牙角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变化值组间比较除SNA外,其余颅颌牙测量项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气道矢状径方面,鼻咽段(PNS-Ba、PNS-UPW)和喉咽段(V-LPW)虽有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腭咽段(H组SPP-SPPW增大1.84±0.78mm,U-MPW增大1.81±1.67mm,Mc1-Mc2增大1.78±0.90mm;T组SPP-SPPW增大1.23±1.20mm,U-MPW增大1.09±0.93mm,Mc1-Mc2增大1.66±1.28mm)及舌咽段(H组PAS增大3.02±0.73mm,T组PAS增大2.36±0.86mm)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咽段变化更加显著(P0.01),变化值的组间比较显示,两组在腭咽(SPP-SPPW、U-MPW、Mc1-Mc2)及舌咽段(PAS)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咽段差异明显(P0.01);舌骨位置方面示,H组AH-Or减小2.90±1.12mm,AH-RGn减小3.01±1.95mm,AH-CVP增大2.52±1.63mm,AH-NP减小3.09±1.86mm,T组AH-Or减小2.69±1.65mm,AH-RGn减小2.73±1.30mm,AH-CVP增大2.43±1.17mm,AH-NP减小2.66±1.40mm,两组舌骨均前移(P0.01),垂直方向除AH-MP(H组减小5.19±0.87mm,T组减小5.81±0.98mm,P0.01)外,其余测量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值的组间比较示,除AH-M(P0.05)外,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其余测量项目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固定矫治后,两组颅颌测量项目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下切牙角度减小,T组上切牙角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亦是如此;上气道方面,虽各段均略增加,但仅见H组舌咽段(PAS)增大1.57±1.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舌咽段T组增大0.71±1.31mm,H组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骨的水平位置无明显变化(AH-Or、AH-RGn、AH-CVP、AH-NP,P0.05),垂直方向除AH-MP(P0.05)外,AH-FH、AH-SN、AH-PP、AH-PNS增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值组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1 Herbst矫治器和Twin-bolck矫治器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时,可使上气道腭咽段及舌咽段矢状径增大,尤其是舌咽段,且Herbst矫治器效果优于Twin-bolck矫治器。2 Herbst和Twin-bolck联合固定矫治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功能矫治产生的上气道变化经固定矫治后仍可保持稳定,Herbst矫治组舌咽段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安氏Ⅱ类错 畸形 Herbst矫治器 Twin-block矫治器 固定矫治 上气道 舌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83.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英文缩写9-10
  • 前言10-12
  • 材料与方法12-17
  • 结果17-20
  • 附图20-24
  • 附表24-28
  • 讨论28-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40
  • 综述 不同矫治方法对安氏Ⅱ类错 上气道影响研究进展40-56
  • 参考文献49-56
  • 致谢56-58
  • 个人简历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瑜;;固定矫治牙龈炎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6期

2 黄立勋,,李新民;社会心理因素对固定矫治效果的影响初探[J];广东牙病防治;1995年03期

3 孙明华,刘向岩,王勇;固定矫治患者的牙周保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年11期

4 高仲群;黄玲俐;白晓英;邓娜;;青少年固定矫治过程牙龈炎发病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2006年05期

5 游弋;;丁硼乳膏治疗青少年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的疗效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年08期

6 韩丽娟;李贵洪;;青少年固定矫治过程中导致牙龈炎发生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34期

7 廖惠云;区段辅弓技术在固定矫治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8 陈贵霞;;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牙龈炎病因探讨与预防[J];甘肃医药;2014年01期

9 侯新好,张瑞芳;儿童固定矫治的口腔卫生宣教[J];广东牙病防治;2002年S1期

10 杜娟,谢以岳;固定矫治错(牙合)患者牙周维护中龈下微生物的变化[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镇;刘国栋;吴建勇;;固定矫治对龋活性的影响及预防[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锦平;金作林;段银钟;赵延辉;;雅皓丁硼乳膏治疗固定矫治中的牙龈炎的疗效观察[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陈进英;何文丹;;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固定矫治患者牙体、牙周健康的影响[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岩涛;胡冰;刘郁;王松灵;;固定矫治对唾液流率及唾液电解质的影响[A];第三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悦娜;冯荣梅;张雪玲;陈佩珠;;护理干预对青少年固定矫治中合作行为的影响[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王海雪;段银钟;;乳牙反鉭固定矫治的临床护理[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7 周彦秋;谢以岳;;冲牙器对错鉭患者固定矫治期间牙周状况的影响[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蔡巧玲;陈扬熙;;安氏Ⅱ类1分类固定矫治前功能矫治的临床观察[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9 魏志民;左书玉;潘淑芹;;双期矫治骨性Ⅱ类错鉭的临床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志明;高性能固定矫治用磁体的力学评价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大鹏;Forsus联合固定矫治治疗安氏Ⅱ~1下颌后缩拔牙患者的疗效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2 李俊;上颌前方牵引矫治生长发育高峰期后轻中度骨性反(牙合)的初步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郭莹;家长教育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口腔卫生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6年

4 刘玉凤;固定矫治患者牙周疼痛影响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对牙周疼痛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6年

5 孔玉;不同功能矫治联合固定矫治后上气道变化稳定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6 吴爱华;固定矫治对牙周微生态环境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7 张秀乾;替呋液对固定矫治患者的牙龈炎及牙菌斑的临床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8 张建云;不同牙周维护对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疗效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姜松磊;固定矫治对牙周微生态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0年

10 王丹;乳杆菌代谢产物对于固定矫治患者牙周指数和龈下菌群的敏感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0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090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