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2-10 16:02

  本文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牙龈卟啉单胞菌 氧化性应激 PPARγ 内皮细胞


【摘要】:目的:明确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时造成氧化应激的损伤程度,探索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在此过程的作用。方法:研究设4组,对照组为人血管内皮细胞系EA.hy926(美国标准生物品收藏中心,美国)加培养基,P.gingivalis刺激组为P.gingivalis W83刺激EA.hy926细胞,PPARγ激活组为加入PPARγ的激动剂15d-PGJ2(10μmol/L)的条件下P.gingivalis刺激EA.hy926细胞,PPARγ抑制组为加入PPARγ的拮抗剂GW9662(10μmol/L)的条件下P.gingivalis刺激EA.hy926细胞,在0、0.5、1、1.5、2、4、8、12 h分别留取细胞培养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不同组各时间点培养基中氧化应激产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利用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DCFHDA)检测不同组各时间点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量。结果:在P.gingivalis刺激组,抗氧化应激的产物GSH-PX(5.56±0.97)μmol/L和MDA(0.84±0.18)nmol/L较对照组[GSH-PX(4.71±0.64)μmol/L,MDA(0.59±0.18)nmol/L]显著升高(P0.05)。GSH-PX和MDA水平在PPARγ激活组[GSH-PX(5.38±0.84)μmol/L,MDA(0.84±0.22)nmol/L]与抑制组[GSH-PX(5.37±0.76)μmol/L,MDA(0.85±0.14)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PARγ激活组,GSH-PX水平在0.5和8 h显著高于1.5至4 h水平(P0.05),MDA水平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ARγ抑制组,各时间点GSH-PX和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ingivalis刺激组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 108.65±1 805.18 vs.6 049.06±1 199.19,P0.05),PPARγ激活组(7 120.94±1 447.30)和PPARγ抑制组(6 727.35±1 483.68)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gingivalis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PPARγ参与调节此过程。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超声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784)资助~~
【分类号】:R780.2
【正文快照】: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由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过量生成和(或)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受损导致氧自由基及其相关代谢产物过量聚集,从而对机体造成损害的病理状态,ROS是引发血管内皮系统损害的根源。有研究显示,牙龈卟啉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明,章锦才,肖晓蓉,朱xC,刘豫蓉;常用抗菌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2 许静;李昂;苟建重;许援朝;饶国洲;刘蒸;谢红帼;;牙龈卟啉单胞菌精氨酸牙龈素催化结构域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3 张明珠;梁景平;李超伦;姜云涛;束蓉;;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4 方厂云;苏征;陈蕾;樊明文;翦新春;陈智;;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作用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5 张结;高津福;;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冠心病[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12期

6 宋红;马秦;陈永进;;牙龈卟啉单胞菌红血球凝集素B蛋白纯化和鉴定[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11期

7 邓辉;吴亚菲;;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8 姜大川;徐燕;;抗牙龈卟啉单胞菌蛋黄免疫球蛋白免疫防治牙周炎[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9 余飞燕;杨秋波;杨圣辉;;多肽内切酶鉴定牙龈卟啉单胞菌血凝素2结合位点[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05期

10 王惠宁;潘乙怀;;牙龈卟啉单胞菌表面相关物质刺激淋巴细胞分化效应T细胞的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宏;;铍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和细胞膜离子含量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2 苏征;方厂云;;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作用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惠宁;郑宝玉;;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淋巴细胞分化效应T细胞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4 刘利霞;朱昀;李茵;郑东翔;;人工合成抗菌肽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唐明;章锦才;肖晓蓉;朱珠;刘豫蓉;;口腔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孙卫斌;季勇;;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影响[A];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潘亚萍;;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炎中的致病机制[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8 张正;李新月;张莉;马宁;;脑梗死患者血清牙龈卟啉单胞菌特异性IgG水平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9 郭世杰;王林;吴存瑾;刘柏年;杨丽敏;;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耿莹;徐艳;;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伴放线聚集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分布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潘盛波;罗格列酮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促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抑制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冬;姜黄素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毛松;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发牙周炎病理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4 王舰;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张迪亚;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细胞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研究及其蛋白酶的构建和对炎症慢性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李红旭;乳过氧化物酶抗菌系统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范震;Ni~(2+)对龈下微生物影响的体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郭红梅;增强sIgA应答抗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蛋白DNA疫苗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张yN;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间EphB4-ephrinB2双向传导信号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瑶;抗牙龈卟啉单胞菌卵黄免疫球蛋白的制备、纯化和生物学功能鉴定[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平平;牙龈卟啉单胞菌上清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孙晓瑜;抗牙龈卟啉单胞菌卵黄抗体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德庆;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性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赵瑜敏;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6 杨巍华;大黄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胰酶样蛋白酶活性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7 刘得玺;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作用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朱丽颖;氟离子注入钛表面改性对成骨细胞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相互作用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9 王晓燕;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效应[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屠彦;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单一及复合生物膜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75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275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5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