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咬合创伤对大鼠牙周膜中Ⅰ、Ⅲ型胶原及MMP-3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13 18:23

  本文关键词:咬合创伤对大鼠牙周膜中Ⅰ、Ⅲ型胶原及MMP-3表达的影响 出处:《山东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咬合创伤 胶原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牙周膜细胞外基质


【摘要】: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建立大鼠咬合创伤模型研究咬合创伤对大鼠牙周膜中I、IⅡ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一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咬合创伤下牙周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机制,为探索咬合创伤临床干预方法及今后的系列研究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选用25只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1周组、3周组、4周组及咬合创伤2周后去除牙合创伤2周组,共五组,每组5只大鼠。采用Wistar大鼠离体下颌骨制作蜡型,铸造钴铬合金3/4冠,粘接固定于实验组大鼠右侧下颌第一磨牙形成该磨牙的咬合创伤模型。第二部分:在铸造冠粘结后相应天数,经心脏灌注取血处死大鼠,并收集下颌骨作为标本用于制备右下颌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实验牙牙周膜形态学变化。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实验牙牙周膜中I、Ⅲ型胶原相对面积比的变化情况。第三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MMP-3及I型胶原阳性信号进行平均光密度值测量。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6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建立动物模型:铸造冠固位良好,X线片示创伤侧下颌磨牙牙周组织有创伤迹象。2.颌骨组织切片观察结果:2.IHE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对照组牙骨质和牙槽骨无明显损伤,牙周膜显微结构致密,成纤维细胞沿纤维长轴排列。实验组:1周组牙周纤维排列紊乱,牙周膜增宽,牙槽骨表面不平整,3周组、4周组牙周膜腔中出现玻璃样变,牙槽骨陷窝状吸收,出现破骨细胞。去除创伤组牙周膜损伤减轻,玻璃样变和破骨细胞减少,牙槽骨陷窝内可见新骨沉积。2.2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染色结果有区别,对照组主要由I型胶原构成,I、III型胶原比例分别为81.60%和11.89%。与对照组相比,1周组I型胶原含量开始降低,3周组达到最低(P0.05),2周组、去除创伤组I型胶原含量相对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尺0.01);与对照组相比1周组、3周组III型胶原比例升高,4周组达到最高,去除创伤组Ⅲ型胶原比例较1周组、3周组、4周组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从3周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时间内各组I、Ⅲ型胶原含量变化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3.1 MMP-3检测结果:对照组的牙周组织中MMP-3呈弱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胞浆中。咬合伤1周,MMP-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反应逐渐增强。3周组MMP-3表达达到最高,在牙周膜细胞外基质、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均呈阳性表达(仄0.01)。在咬合创伤4周时,MMP-3表达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仄0.05),去除创伤组MMP-3阳性强度接近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 Ⅰ型胶原检测:对照组牙周组织Ⅰ型胶原纤维呈束状整齐排列,主要着色于牙周膜细胞间质,实验组中,1周组Ⅰ型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阳性强度降低,3周时表达至最低,胶原纤维断裂、不连贯,1周组、3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组表达开始上升,去除创伤组表达水平高于4周组,胶原纤维形态开始恢复,但仍低于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粘结铸造冠的方式形成大鼠磨牙早接触的创伤咬合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咬合创伤的研究。2.在咬合创伤去除前后,牙周膜中Ⅰ、Ⅲ型胶原的比例发生了变化,I型胶原的代谢变化是牙周膜改建的重要基础。Ⅲ型胶原在牙周组织修复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3.咬合创伤去除前后,MMP-3通过调控牙周膜主要成分Ⅰ型胶原的降解与合成,使牙周膜的代谢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4.创伤去除后,牙周组织可以产生修复,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提示临床上尽早去除创伤因素是治疗咬合创伤的关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8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良佳,李虹,林江,于洋,姜云涛,付军,池田雅彦;牙周炎并有咬合创伤的治疗1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年11期

2 李爱霞;胡静;李明哲;;咬合创伤的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2年04期

3 陈青宇;;咬合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年S7期

4 李惠敏;咬合创伤40例治疗体会[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5 谭北旋,夏防汛;咬合创伤性牙病治疗的探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6 董研,刘洪臣,王新木,刘大庆,武胜昔;咬合创伤对三叉神经脊束核敏化作用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7 俞燕芳;谷志远;傅开元;;咬合创伤致咀嚼肌疼痛的中枢机制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8 包东华;;57例咬合创伤性牙病的治疗总结[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8期

9 邴秀娟;;咬合创伤指征及其与牙周炎病变程度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09期

10 王海鹰,周继林,洪民,李维华,杨梅芳,王沛英,邓斌,郝秀华,张曙光,侯宁,王东胜;咬合创伤在颅颌紊乱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琼华;周新;陈韬;刘莉辉;;正畸治疗咬合创伤的临床观察[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乔永刚;李彦;;咬合升高和咬合创伤对牙髓组织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晓东;梁猛猛;井磊;陈良为;王美青;;小胶质细胞中在咬合创伤导致口颌面部疼痛中有重要作用[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贾静;刘洪臣;刘雪梅;;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对咬合创伤的反应[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乔永刚;李彦;;咬合升高和咬合创伤对牙髓组织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董研;咬合创伤与口颌面痛关系的研究--咬合创伤时神经生长因子在外周组织中的改变及与初级感觉中枢敏化的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2 朱美玲;初级感觉神经元在咬合创伤致牙髓组织损害和伤害感受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3 贾静;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对咬合创伤的反应[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4 章捍东;大鼠咬合创伤去除前后牙周组织IL-1β、IL-6、TNFα、RANKL/OPG的表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鹤;咬合创伤对大鼠牙周膜中Ⅰ、Ⅲ型胶原及MMP-3表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6年

2 杨恒伟;咬合创伤影响大鼠牙周组织改建的机制初探[D];山东大学;2016年

3 孟春秀;咬合创伤牙周损伤修复中初级神经元调控机制的初步探讨[D];山东大学;2013年

4 万浩元;大鼠咬合创伤早期牙槽骨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探讨[D];山东大学;2012年

5 商思霞;大鼠咬合创伤早期牙槽骨细胞间通讯的基因芯片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郝作琦;实验性咬合创伤去除前后大鼠磨牙髓组织的变化[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7 尹俊;实验性咬合创伤及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鹏程;牙周基础治疗影响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牙转归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9 林瑶;白细胞介素17(1L-17)在咬合创伤及牙周炎大鼠实验模型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王晓慧;CNTF在咬合创伤致大鼠咬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20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420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3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