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网应用于即刻种植骨缺损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 钛网 即刻种植 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钛网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在不同植体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的实际成骨效果。方法 6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2、3、4前磨牙,一侧植入韩国DIO植体4枚,另一侧植入ITI植体4枚。每颗植体周围制作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48枚植体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GBR组、钛网+骨粉组、钛网+GBR组。6个月后处死实验犬,通过直观测量、硬组织切片和新生骨形成率比较各组骨再生效果。结果酸蚀喷砂(SLA)表面的植体周围骨再生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可吸收研磨介质(RBM)表面;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GBR组骨再生效果最佳,GBR组和钛网+骨粉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其中GBR组和钛网+骨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A表面处理方法有利于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的骨整合;钛网联合GBR技术作为一种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的新方法,效果稳定可靠。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ctual osteogenic effect of titanium mesh combined with guided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 (GBR) in bone regeneration process of bone defects immediately implanted in different implants. Methods six adult healthy Beagle dogs were used to remove the bilateral mandibular premolars. Four Korea DIO implants were implanted on one side and four ITI implants were implanted on the other side. 48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bone defect implants were made around each implant and divided into 4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control group, titanium mesh bone powder group. After 6 months, the dogs were killed and the dogs were measured intuitively. Results the indexes of bone regeneration on the surface of SLAs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absorbable grinding media (RB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best bone regeneration effect was found in the titanium mesh GBR group and the titanium mesh bone powder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wor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BR group and the titanium mesh bone powder group. Conclusion the SLA surface treatment is beneficial to the bone integration of the immediate peri-implant bone defect, and the titanium mesh combined with GBR technique is a new method for bone regeneration of the immediate peri-implant bone defect. The effect is stable and reliable.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八一临床学院口腔科;
【基金】:2014年度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面上项目(编号:14MS045)
【分类号】:R78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斌;赖红昌;陈卓凡;黄宝鑫;邸萍;林野;张宇;蒋析;崔宏燕;温海娜;易纯;满毅;马丽;;关于即刻种植的思考[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2 徐晓刚,周中华,彭玉田;自体咀嚼粘骨膜游离移植于即刻种植早期软组织创口关闭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0年02期
3 鲍光辉,赵志良,冯瑞强,杨菊元;钛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4 王玉宝;人工种植体即刻种植的临床运用[J];宜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邓飞龙,曾融生,罗智斌,张辉,陈卓凡;即刻种植的临床探讨[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3年03期
6 原艳;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3年04期
7 陈进英,陈东,黄建生;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4年02期
8 张景波,陈立忠,王继华,朱礼昆,赵亚南,吴恩格;磷酸三钙应用于即刻种植的组织学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7期
9 翁肇嘉,宫苹,谭震;影响拔牙后即刻种植的因素[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年04期
10 王新平,王凌,李良忠,娄新田;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国敏;宫苹;汪永跃;谭震;岳莉;陈天芬;;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的临床运用探讨[A];第四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彭贵平;邓楠;赖莹;;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即刻负重的临床应用研究[A];第四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孙勇;钟科;;口腔即刻种植实际应用体会[A];第四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郭吉来;邓悦;赵俊;;美学区域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研究[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郭吕华;魏娟;康博;林丽娥;;即刻种植早期效果观察[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罗智斌;曾融生;罗志宾;林丽婷;徐佳丽;;单个上前牙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马练;;即刻种植早期修复的临床研究[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焦艳军;王珏;李英;;即刻种植修复上前牙的临床美学疗效观察[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林朝朗;郑林华;刘彦;王秀前;;前牙即刻种植牙根的临床研究[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10 王方;范震;王佐林;;感染拔牙创内即刻种植成功率的临床评价[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志勇;拔牙后即刻种牙好处多[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夏婷;上颌单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和延期种植修复美学效果的临床研究及病例报告[D];武汉大学;2016年
2 卢丙仑;骨结合式牙种植体即刻种植及相关生物材料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3 郝鹏杰;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影响即刻种植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美学区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临床效果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宁;3D打印即刻种植牙的精确度及表面矿化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马柯;慢性炎症致局部骨量缺失患牙即刻种植的近期临床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宁晔;个性化设计在美学区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中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5 李韩;前牙外伤即刻种植美学因素的临床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6 滕們妍;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软组织美学效果评价[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7 王天珏;P物质加载自固化磷酸钙复合材料用于即刻种植的可行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8 康维博;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相关解剖要素的CBCT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9 王会平;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邓悦;关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种植体稳定性的评价[D];青岛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17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51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