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考试压力对大学生唾液中CCL28与sIgA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01 03:24

  本文关键词: 唾液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黏膜相关上皮趋化因子 考试应激 出处:《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大学生考试前后唾液中黏膜相关上皮趋化因子(mucosa-associated epithelia chemokine,CCL28/MEC)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in A,sIgA)含量的变化,探讨考试应激对口腔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7名大学生(17名大二女生,10名大三男生和10名大三女生,后两者分别设为男生组和女生组)考试前后的非刺激性全唾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唾液中CCL28与sIgA水平的变化。结果考后37名学生唾液中CCL28与sIgA的吸光度值低于考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组比男生组的考试前后唾液CCL28水平的变化更显著(P0.05);女生组考试前后唾液中CCL28水平的变化比sIgA更为明显(P0.05),而男生组考试前后唾液中两指标间变化的差异不明显。结论考试应激能促进唾液中sIgA与CCL28水平的升高,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考试应激的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mucosa-associated epithelia chemokine CCL28 / MECand secretory immunoglobin IgA in saliva of college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examination.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est stress on oral mucosal immune function. Methods 37 college students, 17 sophomores, 10 junior boys and 10 junior girls, were divided into male group and female group.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hanges of CCL28 and sIgA in saliva. Results the absorbance values of CCL28 and sIgA in saliva of 37 stud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examin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level of saliva CCL28 in femal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l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examination, and the change of CCL28 level in saliva of female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sIgA before and after the examination, while the two indexes in saliva of mal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examination were more obvious than those in femal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examination. Conclusion Test stress can increase the levels of sIgA and CCL28 in saliva. Women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test stress than me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综合科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2011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10422067)
【分类号】:R78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实,赵士芳,徐斌;应激中唾液免疫功能变化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彩云;;黄龙四苓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儿茶酚胺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0年08期

2 林卡莉;黄志华;陈方;;大鼠肾上腺IL-10的表达[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钱善军;张敏;;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儿茶酚胺的含量变化及天麻钩藤饮的干预作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官锐园;钱铭怡;刘芳;;医学生考前焦虑情绪与唾液皮质醇、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1期

5 黄彦;曹蓓蓓;邱一华;;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儿茶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6 陈爱国,李万俊,颜军;心理社会因素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6期

7 林实;;心理应激对唾液皮质醇及SIgA影响的通径分析[J];海峡科学;2007年12期

8 董玉兰;陈耀星;王子旭;荆海霞;刘梅珍;;交感神经对小鼠脾脏中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07年12期

9 王利敏;赵歆;陈家旭;;亚健康状态检测技术及微观指标研究现状和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5期

10 魏岩;黄永生;;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儿茶酚胺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家娟;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冯士刚;认知与情绪相互作用的神经与免疫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傅涛;力竭运动应激对淋巴细胞功能及其钾离子通道(Kv1.3)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雷洁;护理学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的评估和相关影响因素[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军;太极拳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CD55和CD59表达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ul;考试应激对临床专业医学生SIgA、Cor的影响及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燕;淋巴细胞来源的儿茶酚胺对T辅助细胞分化的影响[D];南通大学;2010年

4 杨莹;薰衣草精油通过嗅觉途径降低大鼠血压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蔡鹃;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王志英;半胱胺对瘘管手术后山羊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程金莲;心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妇女焦虑反应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8 薛朝霞;应对技能培训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9 陈爱国;中等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淋巴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6年

10 李梅;薏苡仁汤加味对大强度运动后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年05期

2 唐宏宇;考试应激对医学生心身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年01期

3 林实,徐斌,钱忠明;考试应激中唾液皮质醇及SIgA变化与行为类型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唾液中硫氰酸盐含量的季节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76年02期

2 潘志红,罗宗莲,张静仪,吉庆勇;唾液对变形链球菌Mutans和变形链球菌Sobrinus粘附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3 陈关福,,孙才均,俞丽华,张行;口腔及涎腺癌患者唾液癌胚抗原检测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1995年03期

4 夏登胜,王松灵;唾液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5 王文辉,卞金有;唾液及口腔卫生状况与乳牙龋齿的关系[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6 胡涛,李罡,周学东;在不同牙周出血状态下唾液乙肝病毒浓度的比较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年04期

7 李远贵;石四箴;;咀嚼刺激对儿童全唾液富酪蛋白浓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8 高莹;李长福;张文怡;刘娟;;非刺激性混合唾液对全口义齿着色影响的实验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年03期

9 陈一峰,樊明文,易安华;龋病患者的唾液参数分析[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10 朱声荣,王秀丽,吴慧华;涎腺疾病手术前后唾液流量及免疫球蛋白变化的观察[J];口腔医学;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柏景坪;林梅;;口干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与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万春;吴宁;王凤华;刘丰海;;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PH值、电解质测定的诊断意义初步探讨[A];第七届全国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届口腔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志远;俞光岩;刘向垎;;失神经支配腮腺导管改道术后唾液泪液、正常腮腺唾液与泪液成分的比较[A];第三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邱洪晟;伏峰;冯咪咪;路西春;刘爱中;尹宏斌;;汉维族青年各100名唾液中一氧化氮含量检测初探[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5 冯琳;高学军;;唾液对口腔乳酸分布的影响[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陈铁楼;许兵;;牙周洁治与唾液中前列腺素的关系[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凌均h

本文编号:1550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550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4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