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MT1、PDCD4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本文选题:DNA甲基转移酶 切入点: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 出处:《重庆医学》2014年3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40例TSCC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非肿瘤组织中DNMT1、PDCD4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TSCC组织中DNMT1蛋白呈高表达,而PDCD4蛋白呈低表达甚至不表达;两者在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则与之相反。两者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0.452,P0.05)。DNMT1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而PDCD4蛋白的表达则只与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和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及组织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提示DNMT1、PDCD4蛋白异常表达与T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DNMT1可能通过负向调节PDCD4的蛋白表达使抑癌基因沉默或消失而致肿瘤发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NA methyltransferase (DNA) methyltransferase 1 (DNMT1)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factor (PDCD4)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ongue (TSCC).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Elivision two-ste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40 cases of TSCC and its corresponding paracancerous tissues. The expression of DNMT1pPDCD4 protein in non-tumor tissu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DNMT1 protein and cl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DNMT1 protein was high in TSCC, but the expression of PDCD4 protein was low or not. The expression of both protein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ype of tissue differentiat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linical stage of TNM, but had no relation with sex and age.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PDCD4 protein was only related to 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NM staging, but not to sex, age and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Conclusion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PDCD4 protein in DNMT1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TSCC. The development of DNMT1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silencing or disappearance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by negatively regulating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DCD4.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烧伤整形科;广东医学院检验学院;
【分类号】:R739.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群;影响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2年04期
2 郑天荣,刘秀英,李建成;连接素的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的转移和预后[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3 赵玲,叶志佳,唐毅;α_5β_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细胞粘附与运动中的作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4 张英怀;王洁;董福生;谷建琦;;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06年06期
5 冯正虎;李春青;李志革;王凌;韩冰;;舌鳞状细胞癌浸润方式与癌淋巴管生成的特点及临床意义[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6 王斌;丁卫华;张海云;;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年29期
7 韩晓哲,高岩;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学资料的回顾性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8 蒋灿华,叶冬霞,陈万涛,周晓健,张志愿,邱蔚六;大鼠舌鳞状细胞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肿瘤的关系[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9 韩新光,李金荣,赵怡芳;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α与舌鳞状细胞癌增殖/转移关系的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05年02期
10 赵尔杨;丁立春;王姗;施磊;方明;;舌鳞状细胞癌的基因表达谱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廖天安;郑长泰;蒋封运;钟少波;王鸿;陈婷;;电化疗治疗舌癌对舌功能保存的观察[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周辉红;徐秋华;胡永杰;詹维伟;燕山;;舌鳞状细胞癌肿瘤厚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研究[A];海峡两岸2008口腔癌诊治与修复重建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中华;盛士虎;陈丹;丁学强;王安训;;舌鳞状细胞癌中SOD2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炜炜;白细胞介素18对人舌鳞状细胞癌治疗作用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强;转录共调节因子FHL2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傅其宏;三羧氨基喹啉(Linomide)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王成勤;Kif2a基因沉默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生长转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叶学红;一氧化氮与舌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敏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永平;舌鳞状细胞癌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张小根;舌鳞状细胞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黄慧静;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分子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南大学;2008年
4 唐子春;NRP-1在调控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5 刘桂林;舌鳞状细胞癌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和对比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6 张凯亮;凋亡相关蛋白Bcl-x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7 张行炜;肿瘤—睾丸抗原NY-ESO-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南昌大学;2011年
8 李田;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南京大学;2013年
9 魏子程;EZH2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10 张晨;红茶浸出物影响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体外增殖的效应与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69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56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