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观察大鼠萎缩腮腺中肌上皮细胞的增殖变化

发布时间:2018-03-19 15:47

  本文选题:肌上皮细胞增殖 切入点:腮腺 出处:《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萎缩及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MEC)的增殖变化规律。方法:对78只Wistar大鼠结扎右侧腮腺主导管,HE染色观察正常腮腺及主导管结扎后0(对照)、1、3、5、7、14、21、30、60、90、120、150、180 d腮腺的组织学变化(n=6),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方法定量分析MEC在腮腺萎缩不同时间点的增殖率及分布情况。结果:主导管结扎后,腮腺腺泡细胞逐渐凋亡消失,大量导管样结构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并伴炎性细胞浸润。导管结扎后第3天,MEC快速增殖,5 d时增殖率达到峰值,7 d后MEC增殖率降低,30~150 d时MEC增殖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180 d时未观察到增殖的MEC,MEC总数显著减少。结论:结扎腮腺导管诱导腺体萎缩的过程中MEC早期增殖,随后增殖活力下降、停止。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atrophy of glands and myoepithelial cells of myoepithelial cells (MECs) after ligation of main parotid duct in 78 Wistar rats. Methods: the normal parotid gland and the normal parotid duct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after ligation of the right parotid duct in 78 Wistar rats.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parotid gland were analyz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double staining method. The proliferative rate and distribution of MEC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of parotid atrophy were analyz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double staining. Results: after ligation of main duct, the proliferation rate and distribution of MEC in parotid gland atrophy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were analyzed. The apoptosis of acinar cells in parotid gland gradually disappear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catheter-like structures were formed. The proliferative rate of MEC reached its peak at the 5th day after ligation of the catheter. The proliferative rate of MEC was decreased at 30 ~ 150 d. The proliferative rate of MEC was maintained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at 180 d after ligation of the catheter. Conclusion: the early proliferation of MEC in the process of gland atrophy induced by ligation of parotid ducts i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total number of proliferative MECs. Then the proliferation activity decreased and stopped.
【作者单位】: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基金(编号:2011HW-004)
【分类号】:R78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晓杰;张佳莉;陈新明;;涎腺肿瘤中的肌上皮细胞标志物[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2 周竹云;左金华;王丽芳;吴淑华;李纪奎;杨勇;;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竹云;左金华;王丽芳;吴淑华;李纪奎;杨勇;;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8期

2 王姝;赵媛;高宏宇;;P63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S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玉龙;大鼠腮腺萎缩及再生过程中腺体的组织学观察[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来虎 ,唐辉;腮腺总导管结扎后形态和功能变化的放射线学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2期

2 陆伟,金岩;肌上皮细胞在唾液腺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年06期

3 卢玉鹤;高岩;;调宁蛋白和P63蛋白在人颌下腺中的表达[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4 李怡宁;何志秀;刘来奎;何华伟;;P63蛋白在人胚涎腺发育中的表达及意义[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5 罗时辉;刘勇;路名芝;;乳腺、涎腺肿瘤中肌上皮细胞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08年01期

6 陈玲;武和明;万飞;;二甲基苯丙蒽诱发大鼠颌下腺腺癌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3期

7 周新春;;20例腮腺导管损伤的疗效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5期

8 杨文华;孙庚林;吴炜;;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天津医药;2009年06期

9 李健,宋宇峰,李嘉虎 ,杨振祥,陈晓钟;腮腺创伤修复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J];西南国防医药;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谦;涎腺肌上皮癌[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9年04期

2 方进华;赵士芳;胡济安;;涎腺肿瘤中肌上皮细胞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3 龚莉;肌动蛋白与波形蛋白在涎腺肿瘤肌上皮细胞中的对比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5年02期

4 何志秀;李怡宁;刘来奎;何华伟;王丹;;NP63在涎腺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5 周静萍;刘来奎;江宏兵;陶德韬;;肌上皮细胞的表型分化在涎腺发育及多形性腺瘤中的意义[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2期

6 孙冉;刘红刚;;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研究进展[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7 王洁,吴奇光,孙开华,,贲呈瑞;基底细胞腺瘤的免疫电镜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8 卓明英,杨军,杨峰,林兴;细胞角蛋白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表达及意义[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年06期

9 杨耀武,毛天球,孙劲东,胡晓光,程晓兵,孙沫逸;涎腺肌上皮瘤3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J];口腔医学;2003年02期

10 陈伟;刘宝林;孙沫逸;陈丹;居云;;雪旺细胞标记物Leu-7与肌上皮细胞标记物α-SM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共表达[J];现代肿瘤医学;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国;王英;刘瑷如;宗莉娟;;肌上皮细胞在涎腺肿瘤中作用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2 孙沫逸;陈伟;罗小龙;李建虎;张圃;杨耀武;杨连甲;董绍忠;;雪旺细胞分化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意义[A];第三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陈伟;孙沫逸;刘宝林;陈丹;居云;;雪旺细胞标记物Leu-7与肌上皮细胞标记物α-SM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共表达[A];第三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欧阳喈;孙宏晨;汤晓飞;;涎腺肿瘤的构成细胞、鉴别诊断和组织发生学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朱虹;汤晓飞;;大鼠颌下腺发育过程的连续光电镜观察[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6 徐中飞;王洁;王绪凯;孙长伏;;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蛋白磷酸酶2A-Aβ表达的研究[A];第三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周建;王学玖;李静远;刘晓勇;张春梅;王松灵;;小型猪涎腺发育组织学初步观察[A];第三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新明;杨邵东;;涎腺非皮脂腺淋巴腺瘤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江;;涎腺肿瘤病理诊断思路[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丁伟勤;;147例涎腺肿瘤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分析[A];2009年“临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研究”暨“全国肿瘤病理诊断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作用[D];武汉大学;2013年

2 张艳宁;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病理组织学基础及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潘光华;SD大鼠损伤下颌下腺的组织学观察[D];遵义医学院;2009年

3 王丹;涎腺良恶性肌上皮肿瘤中p53、p73α和c-erbB-2的表达及其意义[D];四川大学;2007年

4 周竹云;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D];滨州医学院;2011年

5 王远财;CK7、CK8、CK14、E-cadherin、α-SMA、S100、Vimentin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6 罗小龙;雪旺氏细胞分化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周建;小型猪涎腺发育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8 胡振宇;ABCG2、MCM2在涎腺发育及肿瘤发生干细胞表达中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7年

9 张凯;ERK1/2和MMPs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浙江大学;2006年

10 佟爽;蛋白激酶CK_2-α'与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34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634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6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