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
本文选题:红花 切入点:牙移动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摘要】:选取48只8周龄雌性SPF级Wister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红花组和对照组,红花组每日灌服6 g/kg红花水煎剂,对照组每日灌服3 ml生理盐水,每周加力一次,4周后处死所有实验大鼠,分离大鼠上、下颌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并制作第一磨牙及相关牙周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对各组VEGF的表达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测量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区的骨密度,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红花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以及破骨细胞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红花组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颌第一磨牙区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stract]:48 8-week-old female SPF grade Wister rats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afflower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rats in the safflower group were given 6 g/kg safflower decoction dail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3 ml normal saline daily. All the experimental rats were killed once a week for 4 weeks. The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bones were separat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 and the proximal movement of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 was measured, and the first molar and related periodontal tissue sections were made.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 periodontal tissues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The expression intensity of VEGF in each group was semi-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in the apical region of mandibular first molar was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that the distance of first molar movement and the number of osteoclasts in the first molar in the safflower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VEGF in the periodontal tissues of the rats in the safflowe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first molar area of the mandible (P 0.05).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实验室;
【基金】:安徽医科大学校基金(编号:2012XKJ021)
【分类号】:R78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新;尖牙和切牙移动对前牙弓弧长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7年02期
2 陈扬熙;;局部注射磷酸铋对牙移动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3年04期
3 沈刚;陈荣敬;刘侃;;药物加速矫治牙移动的机理探讨[J];口腔医学;1993年01期
4 刘大为!100081,傅民魁!100081,李盛琳!100081,章魁华!100081,吴燕婉!100081;机械牵张作用对UMR-106细胞骨桥蛋白mRNA和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5 陈远萍!130041长春,孙新华!130041长春,朱宪春!130041长春,胡敏!130041长春;实验性正畸牙移动中骨形成蛋白表达的变化[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6 赵青;谭震;郭杰;陈扬熙;;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加力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7 娄新田;房兵;;正畸-牵引成骨技术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J];上海口腔医学;2007年04期
8 曹礼;;一种新的牙移动理念——棘齿状托槽的应用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9 陈建;王银龙;;牵张成骨区牙移动的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8期
10 陈建;王银龙;凌宁;陈乔尔;阚存辉;;牵张成骨后牵张新骨中牙移动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秀梅;;弱激光照射对牙移动三叉神经节CGRP表达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程碧焕;白丁;罗颂椒;吕涛;;上颌尖牙远中移动的动态应力分析[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唐卫忠;周中华;林珠;段银钟;;实验性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4 霍宗芳;;对成人正畸的初步探讨[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5 段培佳;曹阳;陈雨雪;陈扬熙;;牙周炎大鼠正畸牙移动张力侧牙周组织中TGF-β1表达的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西齐;范建谊;周洪;叶湘玉;;牙周膜牵张成骨牙齿快速移动和传统正畸牙齿移动两种牙移动方式牙周组织中骨形成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王勤波;;埋伏倒置阻生切牙的导萌正畸及力学原理浅析[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8 曹阳;段培佳;赖文莉;陈扬熙;;大鼠实验性牙齿移动中三叉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钱英莉;樊瑜波;刘展;;尖牙整体移动过程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10 刘侃;唐国华;曹惠菊;;正畸弓丝在模拟牙矫治实验中的性能测定[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济南市口腔医院副院长、副教授、国际医学美容协会会员、山东省口腔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口腔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王辉东;长时间不镶牙危害大[N];山东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洪师;当归芍药散对牙移动导致大鼠疼痛和空间学习记忆改变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2 孙秀梅;弱激光照射减轻实验性牙移动疼痛的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赵青;大鼠动情周期正畸牙移动的时间生物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郭杰;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正畸牙移动牙周改建调控机理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莫水学;孕周期不同阶段正畸牙移动对大鼠妊娠和牙周改建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谭理军;骨质疏松状态对正畸牙移动骨转化平衡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6年
7 陈雨雪;应用EMD进行重建的牙周组织对正畸力的应答及机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刘晓东;个别后牙移动导致大鼠初级中枢致敏的形态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刘超;血管内皮祖细胞在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冯志远;寡核苷酸(ODN)促成骨细胞增殖活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翔;骨皮质切开辅助牙移动中骨转换标志物变化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王静;特定寡核苷酸对大鼠实验性牙移动骨改建影响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田李静;萎缩性牙槽骨牙移动动物模型的建立[D];山东大学;2010年
4 付建宏;大鼠正畸牙移动局部牙槽骨Ca/P比值变化与相关组织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陈莉花;大鼠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中Runx2的表达[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6 陈建;牵张成骨后牵张新骨中牙移动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朱永翠;IGF-I和OPG在大鼠前牙移动后保持阶段张力侧的表达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康文;大鼠牙移动中OCN和CystatinC在牙周组织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陈雁南;局部应用OPG对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10 林斌;偏侧咀嚼对正畸牙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1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67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