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模拟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11 19:18

  本文选题:楔状缺损 + 悬突牙体 ; 参考:《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为临床修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4颗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按不同的牙体预备和修复方法分组,按照颊侧楔状缺损方悬突牙体去除与否(不去为A,去除为B)和颊侧楔状缺损下方是否制备牙本质肩领(未制备为C,制备为D),以及铸造桩核修复(设为E)或纤维桩核修复(设为F)随机分为A1-1(A+C+E)、A1-2(A+C+F)、A2-1(A+D+E)、A2-2(A+D+F)、B1-1(B+C+E)、B1-2(B+C+F)、B2-1(B+D+E)、B2-2(B+D+F)共8组,每组8颗,建立重度楔状缺损牙模型,各组按分组内容进行桩核冠修复,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测试各组的抗折载荷,观察折裂模式。结果 1)抗折载荷的比较:A1-1组B1-1组,A1-2组B1-2组,B2-1组B1-1组,B2-1组B2-2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1-2、B1-2组可修复性折裂比例均为37.5%,其余各组均为0,A1-2组和B1-2组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重度楔状缺损患牙桩核冠修复时保留颊侧悬突牙体对承受抗折载荷有利,修复时不建议颊侧设计牙本质肩领;纤维桩较铸造桩更有利于牙体折裂后的再修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tooth preparation on the fracture resistance after post and core crown repair of severe wedge-shaped defects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64 mandibular first premolar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ethods of tooth preparation and restoration.Dentine shoulder collar (not prepared as C, prepared for Dot), and cast post core (E-based) or fiber post for restoration of dentine shoulder collar under buccal wedge-shaped defect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tooth is removed (not A, removed as B) and below the buccal wedge-shaped defect (not prepared as C, prepared as DU), and cast post core repair (set as E) or fibrous post.Eight teeth with severe wedge-shaped defect were established in each group. Each group was repaired with post and core crown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of each group, and loaded with electronic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The fracture mode was observed and tested under the bending load of each group.Conclusion the retention of buccal suspensions in the repair of severe wedge-shaped defects is beneficial to bear the bending load, and it is not recommended to design dentin shoulder collar on the buccal side, and the fiber post is more favorable than the cast post to rerepair the fractured tooth.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R78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群,王邦康,王春明;牙本质领对桩冠修复牙牙体应力的影响——三维有限元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3年03期

2 陈湘涛,李晓娜,关振群,刘晓光,顾元宪;桩核材料对牙本质应力分布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启林;冷卫东;陈吉华;张红旗;毛敏;刘彩云;;单侧游离端附着体义齿三维光弹模型的建立[J];北京口腔医学;2006年01期

2 杨广聚;白保晶;张振庭;;上颌前磨牙薄弱根管桩核冠修复的有限元应力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11年05期

3 乔玮;;桩核材料的临床应用与发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孙永刚;;钛合金和钴铬合金桩核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比较[J];当代医学;2012年02期

5 连克乾,钟小龙,许鸿生,姚惠,林霜红;两种桩核系统修复上前牙残冠的临床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5年01期

6 李晓宇;唐亮;;桩核冠修复与牙体折裂[J];广东牙病防治;2008年01期

7 符志锋;李彦;;有限元分析法在桩核冠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8 苏晓晖;邓敏;于大海;;Luxa Core Dual双固化树脂桩核与金属桩核的临床对比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潘小波;彭利辉;钟爱喜;刘光雪;;everStick高强度纤维在核桩修复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5年11期

10 潘小波;;桩核研究的现状[J];广西医学;200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莉莉;不同桩系统结合不同粘固剂修复薄弱残根应力分布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努力帕·阿布来;不同的牙体剩余量对纤维树脂桩核修复体力学性能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2 李绍辉;不同牙体剩余厚度与桩核应用时机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冯丹丹;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4 林娜;楔状缺损修复后牙颈部的应力分析[D];佳木斯大学;2011年

5 李伟;齿科纤维/树脂复合桩钉的进一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周冰;下颌前磨牙桩核冠的有限元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邱晓霞;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王毅;铸造金属桩核在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D];暨南大学;2005年

9 孙滢滢;上颌前牙桩核优化设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赵峰;新型低弹性模量β钛合金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三维有限元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炜娟,张保卫,叶少波,沈金根;牙齿与桩核三维有限元建模的初步探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0年03期

2 赵云凤,程碧焕,高宁,王华蓉;上中切牙铸造陶瓷全冠三维有限元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秀娟;陈丕铭;刘翠玲;杨丕山;高旭;;牙本质肩领的应用对不同桩核修复后修复体抗折性能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年04期

2 杨浩;980例楔状缺损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3 朱国红;影响Dyract复合体修复浅型楔状缺损的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5年06期

4 李冬梅;;二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J];医学信息;2006年07期

5 周晓晴,尹德馨;楔状缺损光固化树脂修复后失败原因分析[J];交通医学;1997年03期

6 陈远亮,铁朝荣;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J];医学新知杂志;1998年02期

7 梁朝霞;牙龈排压线和dyract AP复合体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1999年02期

8 文萍;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J];广东牙病防治;2003年03期

9 刘甘露,黄达浩,施林,蒙坚;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刘荣蓉;刘永强;;卡瑞斯玛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清波;;可乐丽菲露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冯琳;;楔状缺损充填后皮下气肿一例[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曾雄群;;两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对比观察[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曹琼;高义军;尹晓敏;张彦;;湖南地区咀嚼槟榔与牙齿楔状缺损关系的调查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高巩;;三种补牙材料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嘉德;BGN Smith;;用三种测度对楔状缺损形成因素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7 曾艳;;T-ScanⅡ在楔状缺损患牙因素检出及处理中的应用[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夏金星;;光固化复合体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9 朱文昊;张成飞;王世明;;Er:YAG激光在龈下楔状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晁定川;李亚维;;楔状缺损与年龄,口腔PH值,刷牙方式的关系(附518例分析)[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楔状缺损要及时治疗[N];保健时报;2004年

2 张兰新;如何防止牙齿楔状缺损[N];家庭医生报;2008年

3 韩建中;人到老年更要重“健齿”[N];科技日报;2006年

4 于峰;牙齿酸痛怎么办?[N];大众卫生报;2006年

5 姚继霞;牙敏感症的防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6 程鹏;碘化银治疗老年性牙本质过敏症[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7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 唐玲光;护齿:方法简单 贵在坚持[N];健康报;2007年

8 ;老人患了牙髓病怎么办[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9 吴静;“倒牙”了怎么办[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陈鹤;会刷牙 牙才好[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文云;齿科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桩钉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李莉莉;不同桩系统结合不同粘固剂修复薄弱残根应力分布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付钢;上颌第一磨牙残根桩核冠修复后的生物力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丹丹;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2 曹琼;湖南省居民楔状缺损及咀嚼槟榔与楔状缺损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D];中南大学;2011年

3 林娜;楔状缺损修复后牙颈部的应力分析[D];佳木斯大学;2011年

4 侯秀娟;冠延长及牙本质肩领的应用对不同桩核修复后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5 马宏伟;上颌第一前磨牙楔状缺损的病因研究及充填治疗的生物力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綦焱;下颌尖牙楔状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7 卿海;玻璃纤维—锆增强复合树脂桩/复合树脂核抗折性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邢璐宁;不同材质桩核修复后牙固定桥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其基牙的应力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冯娟;部分老年人楔状缺损及牙根面龋调查及ART(非创伤性充填)治疗老年人楔状缺损及牙根面龋[D];四川大学;2002年

10 牛家慧;不同材料充填楔状缺损后剪切强度的比较[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7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737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a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