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理应激致大鼠咬肌及髁突超微结构损伤后自然恢复的研究
本文选题: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 + 抑郁 ; 参考:《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对髁突和咬肌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可逆。方法:取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等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后即刻组以及应激后恢复2、4、8、12周共6组(n=7),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刺激,其他5组大鼠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方法连续处理12周,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通过体质量、旷场实验、摄糖实验评估大鼠的抑郁程度,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大鼠的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髁突表面和咬肌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2周的慢性应激后大鼠的血清学、行为学和体质量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大鼠血清CORT浓度、旷场实验及糖水偏爱度分别在去除应激后4、8、12周时恢复正常,但体质量仍然低于对照组(P0.05);12周应激后大鼠髁突与咬肌均出现损伤,去除应激12周后,咬肌基本恢复,髁突表面逐渐恢复但不完全。结论:CUMS导致的大鼠抑郁样行为以及咬肌和髁突软骨的损伤变化在去除CUMS刺激后是可以自然恢复的。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condyle and masseter muscle.Methods: Forty-two 8-week-old SPF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 (n = 6)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other five groups of rats were treated with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for 12 wee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depression model, and the depression degree was evaluated by body mass, open field test and glucose uptake test.The content of Cort in serum of rats was detected by Elisa. The surface of condyle and the ultrastructure of masseter muscle i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by electron microscope.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erum, behavior and body mass of rats after 12 weeks of chronic stress, serum CORT concentration, open field test and preference degree of sugar water returned to normal at 812 weeks after removal of stress.However, the body mass was still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2 weeks of stress, both the condyle and masseter muscle were damaged. After 12 weeks of stress, the masseter muscle recovered basically, and the surface of the condyle gradually recovered but not completely.Conclusion the depressive behavior and damage changes of masseter muscle and condylar cartilage induced by the CUMS in rats can be recovered naturally after removal of CUMS stimulation.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0772)
【分类号】:R78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真;郑华龙;;柴胡疏肝汤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飞;心理应激对大鼠髁突软骨结构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有志,聂惠民,张德昌;柴地合方对慢性应激大鼠大脑前额皮质和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贺立娟;王玉来;马玉峰;郭蓉娟;赵秀梅;李丹;杜雅薇;尹岭;;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证大鼠行为学及血浆IL-6、TNF-α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2年05期
3 周海虹;陆lN;陈艳玲;朱红梅;王训;胡纪原;韩咏竹;;柴郁温胆汤对大鼠抑郁模型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10期
4 徐舒;陈合兵;李洪;张琪;蔡红兵;颜贤忠;吕志平;;“肝郁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代谢组学的初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6期
5 赵博;贾玉民;时京珍;吴大梅;张小容;;抗郁散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5-HT_(1A)R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6 倪贵华;邵蓓;范红;;束缚应激对卒中后大鼠的影响及帕罗西汀的干预作用[J];重庆医学;2010年09期
7 魏志榕;王健;;健脑安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体重及行为学影响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张峰;李法曾;;贯叶连翘对应激大鼠生长和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2008年01期
9 李庆娇;安书成;;海马NMDA受体和NOS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J];动物学研究;2009年06期
10 崔彦芝;韩亚光;罗荣城;杨海青;姜达;;肿瘤相关性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Biochemical mechanism studies of venlafaxine by metabonomic method in rat model of depression[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范军铭;;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单胺类递质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黄学宽;;电针“四关”穴对抑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的保护作用[A];重庆市针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苏芬丽;高维;涂继莹;李焕德;;文拉法辛在抑郁症模型大鼠体内生化机制的代谢物组学研究[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彦云;郑军;李多娇;潘菊华;黄世敬;;开心解郁汤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及体重的影响[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6 王彦云;郑军;李多娇;潘菊华;黄世敬;;开心解郁汤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及体重的影响[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7 黄世敬;王彦云;郑军;李多娇;潘菊华;;开心解郁方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干预研究[A];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杨君军;;针刺与埋线干预对抑郁模型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华德;金灵青;娄冉;;电针百会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10 罗斌;唐启盛;司银楚;侯秀娟;徐向青;;脑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的表达的改变[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霞;K-ATP通道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孔辉;水通道蛋白4对成年CD1小鼠脑内神经再生的调节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孙大龙;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抑郁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莹;药物难治性抑郁形成的炎症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党永辉;腹外侧眶皮层参与抗伤害感受与情绪调节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
6 纪孝伟;卒中后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及FGF-2表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韩毳;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吕梅;针刺结合SSRI_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贾宝辉;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李文迅;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海马形态结构和海马nNOS mRNA及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肝郁血瘀型宫环出血病病症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亚楠;年龄相关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及GDNF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茉弦;不同时期产前应激对大鼠子代行为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董素平;海马NMDA受体参与慢性应激经SP-NK1受体通路诱发抑郁样行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婷;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与海马Glu和GABA水平变化及其受体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瑜;孕前慢性温和应激对子代小鼠神经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涵;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与BDNF、CORT、NET和5-HTT表达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李娜;瑞波西汀抗抑郁作用与HPA轴、BDNF、NET及5-HTT表达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骆春梅;细胞因子在应激所致抑郁中的病理作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宝仙;心身1号对慢性应激大鼠血清SOD、MDA及结肠c-fos、caspase-3干预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随瑜,张宏耕,郑林,张海男,陈泽奇,陈昌华,赵志付,王新本,刘发荣,李顺民,黄信初,俸建林,张捷;1977例抑郁症患者中医不同证候构成比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0期
2 李仲铭;李静华;祖淑玉;朱广瑾;陈英杰;;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郝卫平;李玉霞;;抑郁症的中医治疗[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年02期
4 荣玮;;不同年龄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不同脑区内乙酰胆碱酯酶的表达[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19期
5 原婷婷;乔卉;董素平;安书成;;海马多巴胺D1受体激活抑制谷氨酸介导的大鼠慢性应激性抑郁[J];生理学报;2011年04期
6 孙燕;柳锋霖;钱伟;侯晓华;;急性和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年06期
7 许可;马信龙;张园;王志钢;张义修;;异常应力条件下关节软骨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6期
8 刘晓东;软骨可聚蛋白多糖(aggrecan)与颞颌关节骨关节病[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9 吴相锋;来静;吴相春;贾振华;王宏涛;赵韶华;;慢性束缚心理应激对大鼠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1年02期
10 徐建芬;慢性束缚应激损害小鼠学习记忆和抑制体重增加[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颂椒,周征;功能矫形前伸大鼠下颌后髁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变化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2 姚向前,马绪臣,张震康,傅开元,武登诚;髁突软骨急性损伤自然修复的实验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3 白玉兴,罗颂椒;功能矫治前伸下颌后大鼠髁突软骨雌激素受体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6期
4 何予敏;汪建中;;单侧后牙缺失下颌髁突软骨改变的研究与进展[J];江西医药;2007年04期
5 郭维华;李松;徐芸;;应力作用对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的影响[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6 张京剧;成年豚鼠髁突软骨对连续性被动运动的反应[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9年06期
7 尹康,徐芸,李松,李煌,董宝财;颌间Ⅲ类矫形力对恒河猴髁突软骨改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金剑;李祖兵;;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和甲状旁腺素及其Ⅰ型受体在髁突发育中的作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9 康宏,包广洁!730000,董s,
本文编号:177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77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