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错(牙合)类型人群微笑特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5 13:53

  本文选题:微笑特征 + 错牙合类型 ; 参考:《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 本实验通过测量安氏各错牙合类型人群微笑时面部软组织的各项指标,比较不同错牙合类型微笑特征的差异,探讨错牙合类型对微笑特征的影响,为正畸医生在临床上的诊断、治疗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1实验对象的选取 纳入标准:18-25岁,第二恒磨牙均萌出、牙列完整(不包括第三磨牙),上、下牙列无明显宽度畸形,前牙无缺损、无磨耗、无龋齿、无修复治疗史,无多生牙、埋伏牙,无正畸正颌治疗史,无明显面部发育畸形及外伤史、手术史。自愿参加调查并签知情同意书。 分组标准:安氏Ⅰ类牙合组:磨牙中性,0°ANB5°,牙弓前部轻度错牙合畸形;安氏Ⅱ类牙合组:磨牙远中关系,ANB5°,上前牙唇倾(U1-SN112°、U1-NA°28.5°),,前牙DOJ(OJ3mm);安氏Ⅲ类牙合组:磨牙近中关系,ANB0°,前牙反牙合。 对河北医科大学2009级2000名大三学生进行普查,从中选取符合安氏Ⅰ类牙合纳入标准的样本60人(男30人,女30人,年龄21.3±2.5岁)。 在2011年-2012年于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安氏Ⅱ、Ⅲ类牙合纳入标准的样本120人。其中,安氏Ⅱ类60人(男30人,女30人,年龄22.0±3.8岁),安氏Ⅲ类60人(男30人,女30人,年龄20.7±3.3岁)。 2姿势性微笑图像的获取 所选180名受试者端坐于靠背椅上,要求自然头位,放松状态,两眼平视前方,眼-耳平面与地平面平行。固定比例尺,要求比例尺与受试者的面部位于同一平面;拍摄者使用三角架将数码相机固定于受检者前方1.6m处,将相机设置为摄像模式、镜头对准受检者口唇部并嘱其口唇放松,达到休息位,再嘱其自然微笑。从微笑前1秒开始至微笑结束,记录整个微笑过程。所有受检者微笑像均由同一检查者于同一地点自然光源下拍摄完成。 将拍摄获取的AVI格式文件输入计算机,采用Adobe Premiere7.0软件,逐帧查看微笑的整个动态过程,选择受检者的姿势性微笑图像,将该帧图像转化为JPEG格式并保存,获得姿势性微笑图像。 3姿势性微笑的评估 3.1微笑定性评估指标 3.1.1微笑类型:根据微笑时牙和牙龈的暴露量将微笑分为高、中、低位微笑,高位微笑指微笑时暴露整个上中切牙牙冠和部分牙龈组织;中位微笑指微笑时暴露上中切牙的75%-100%;低位微笑指微笑时暴露上中切牙不足75%。 3.1.2微笑弧:反映的是微笑时上颌切牙切缘及尖牙牙尖连线的曲率与下唇上缘曲率的关系,包括平行(上前牙切端连线曲率与下唇上缘曲率一致)、平坦(上前牙切端连线的曲率小于下唇上缘曲率)、反向(上前牙切端连线的曲率与下唇上缘曲率相反)和下唇覆盖上前牙。 3.1.3上唇曲度:反映的是上唇与嘴角间的横向关系,有向上(微笑时口角高于上唇下界中点)、平直(微笑时口角与上唇下界中点等高)和向下(微笑时口角低于上唇下界中点)三种类型。 3.1.4上中切牙与下唇关系:包括上中切牙与下唇全部或部分接触、上中切牙与下唇不接触、上中切牙切缘被下唇覆盖。 3.1.5牙齿暴露量:微笑时,上颌可见的牙齿数目,不足一颗的按一颗计算。 3.2微笑定量评估指标 3.2.1颊旁间隙率:为双侧颊旁间隙面积与微笑面积的比值,微笑面积指微笑时,上唇下缘与下唇上缘之间的区域面积,颊旁间隙面积为微笑时双侧牙列可见后牙最远中颊侧面到口角的黑色间隙的面积。 3.2.2微笑指数:是反映微笑时垂直-横向关系的综合性指标,在数值上为微笑宽度与微笑高度的比值,微笑宽度为微笑时双侧嘴角间的宽度,微笑高度即上下唇间隙,为微笑时上、下口点间的垂直距离。上口点为上唇下界的中点,下口点为下唇上界的中点。 3.2.3微笑对称率:微笑时,左侧口角到上、下口点的距离之和与右侧口角到上、下口点的距离之和的比值。 3.2.4牙龈暴露量:微笑时,上口点与上颌左中切牙牙龈缘所在水平线间的垂直距离。 3.3在Smile Measure软件中评估微笑特征 在Smile Measure软件中打开姿势性微笑图像,分别在错牙合类型、性别、微笑类型、微笑弧、上唇曲线、上中切牙与下唇关系和牙齿暴露数量下拉菜单中选择符合受试者的选项。然后,设置测量比例,分别对受试者的双侧颊旁间隙面积、微笑面积、口角宽度、微笑高度(上下唇间隙)、双侧嘴角到上、下口点间的距离及牙龈暴露量进行测量,软件自动计算出颊旁间隙率、微笑指数和微笑对称率,数据自动保存为Excel文件。 4统计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a=0.05。 结果: 1不同错牙合微笑类型的统计结果 微笑时高位微笑、中位微笑和低位微笑的比率,安氏Ⅰ类牙合组分别为26.7%、58.3%、15.0%;安氏Ⅱ类牙合组分别为60%、28.3%、11.7%;安氏Ⅲ类牙合组分别为6.7%、18.3%、75%。 安氏Ⅰ类、Ⅱ类、Ⅲ类牙合中微笑类型发生率最高的分别为中位、高位和低位微笑,有显著差异(P0.01)。 2不同错牙合微笑弧的统计结果 微笑弧平行、平坦、下唇覆盖上前牙和反向的比率,安氏Ⅰ类牙合组分别为63.3%、23.3%、13.3%和0%;安氏Ⅱ类牙合组分别为66.7%、23.3%、6.7%和0%;安氏Ⅲ类牙合组分别为11.7%、13.3%、70.5%和5%。 三组中发生率最高的微笑弧类型Ⅰ类、Ⅱ类为平行微笑弧、Ⅲ类为下唇覆盖上前牙,有显著差异(P0.01)。 3不同错合上唇曲度的统计结果 上唇曲度向上、平直和向下的比率,安氏Ⅰ类牙合组分别为71.7%、13.3%和15.0%;安氏Ⅱ类牙合组分别为48.3%、43.3%和8.3%;而安氏Ⅲ类牙合组分别为6.7%、30.0%、66.7%。 三组中发生率最高的上唇曲度Ⅰ类、Ⅱ类为向上的上唇曲度、Ⅲ类为向下的上唇曲度,有显著差异(P0.01)。 4不同错牙合上中切牙与下唇关系的统计结果 上中切牙与下唇接触、不接触和下唇覆盖上前牙所占比率,安氏Ⅰ类牙合组分别为20.0%、70.0%和10.0%;安氏Ⅱ类牙合组分别为21.7%、71.7%和6.7%;安氏Ⅲ类牙合组分别为18.3%、11.7%和70.0%。 三组中发生率最高的上中切牙与下唇关系Ⅰ类、Ⅱ类为不接触、Ⅲ类为下唇覆盖上前牙,有显著差异(P0.01)。 5不同错牙合牙齿暴露量的统计结果 微笑时牙齿暴露量安氏Ⅰ类牙合组男、女分别为8.3±1.5、8.6±1.2;安氏Ⅱ类牙合组分别为6.5±1.5、6.9±1.3;安氏Ⅲ类牙合组分别为8.9±1.7、9.2±1.8。三组组内,男、女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与Ⅲ类牙合间牙齿暴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Ⅲ类牙合分别与Ⅱ类牙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Ⅱ类牙合牙齿暴露量多。 6不同错牙合颊旁间隙率的统计结果 安氏Ⅰ类牙合组男、女颊旁间隙率(%)分别为5.095±1.221、5.490±0.821;安氏Ⅱ类牙合组分别为6.700±1.237、7.087±1.165;安氏Ⅲ类牙合组分别为3.096±1.505、3.145±1.100。三组组内,男女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安氏Ⅰ、Ⅱ、Ⅲ类牙合颊旁间隙率分别为5.293±1.051,6.894±1.207,3.121±1.501,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任意两组间均有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 7不同错牙合微笑指数的统计结果 安氏Ⅰ类牙合组男、女的微笑指数分别为5.925±1.010、5.857±0.823;安氏Ⅱ类牙合组分别为5.142±0.748、5.690±0.688;安氏Ⅲ类牙合组分别为7.387±0.851、7.265±1.022。安氏Ⅱ类牙合组内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安氏Ⅰ类牙合组与安氏Ⅲ类牙合组间无差异(P0.05),安氏Ⅰ类牙合组和安氏Ⅲ类牙合组均与安氏Ⅱ类牙合组有差异(P0.05),且均大于安氏Ⅱ类牙合组。 8不同错牙合微笑对称率的统计结果 Ⅰ类牙合组男、女的微笑对称率分别为1.017±0.049、0.993±0.043;Ⅱ类牙合组分别为0.992±0.026、0.999±0.016;Ⅲ类牙合组分别为0.997±0.036、1.015±0.028。三组组内,男女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安氏Ⅰ、Ⅱ、Ⅲ类牙合微笑对称率分别为1.005±0.048,0.995±0.021,1.001±0.036,三组组间微笑对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9不同错牙合牙龈暴露量的统计结果 Ⅰ类牙合组男、女的牙龈暴露量分别为1.503±0.957、1.694±0.886;Ⅱ类牙合组分别为1.574±1.296、1.966±1.100;Ⅲ类牙合组分别为0.195±0.564、0.204±0.680。三组中,Ⅱ类牙合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的牙龈暴露量三组中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暴露量由多到少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 结论: Ⅰ类错牙合的微笑更趋向于中位微笑、平行微笑弧、向上的上唇曲度、上前牙与下唇不接触;Ⅱ类错牙合的微笑更趋向于高位微笑、平行微笑弧、向上的上唇曲度、上前牙与下唇不接触;Ⅲ类错牙合的微笑更趋向于低位微笑、下唇覆盖上前牙。 颊旁间隙在三种错牙合中由大到小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 错牙合类型对微笑特征有影响,正畸医生应该参考不同错牙合的微笑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错牙合畸形的诊断、设计矫治方案。
[Abstract]:Objective:
In this experiment, by measuring the various indexes of the facial soft tissue in the group of peopl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malocclusi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smil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locclusion is compar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ype of malocclusion on the smile features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orthodontic doctors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 treatment design.
Method锛

本文编号:1847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847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4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