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纳米微球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牙周炎 + 牙龈卟啉单胞菌 ; 参考:《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磁编码微球和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灵敏性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新方法。方法: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磁编码微球和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结合后捕捉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变形链球菌混合菌液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用外置980 nm近红外激光器的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评估该法的检测效果。结果:制备的磁编码微球及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的分散性好、粒径均匀、形貌均一,磁编码微球的磁性较强,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的荧光强度较高;混合菌液中纳米微球可特异性捕捉牙龈卟啉单胞菌,检测极限为10 CFU/ml。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检测系统可灵敏检测混合菌液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
[Abstract]:Aim: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based on the sensitivity of magnetically coded microspheres and up-conversion fluorescent coded microspheres. Methods: the magnetically coded microspheres and up-conversion fluorescent coded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and then combined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to capture P. gingivalis and Clostridium gingivalis.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n Streptococcus mutans mixture.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method. Results: the prepared magnetically coded microspheres and up-converted fluorescent coded microsphe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good dispersion, uniform particle size and uniform morphology.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agnetically coded microspheres were stronger, an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up-conversion fluorescent coded microspheres was higher. The detection limit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was 10 CFU / ml. Conclusion: the system can be used to detect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n mixed bacteria.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分类号】:R78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亚萍;刘静波;;牙龈卟啉单胞菌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2 唐明,章锦才,肖晓蓉,朱xC,刘豫蓉;常用抗菌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3 许静;李昂;苟建重;许援朝;饶国洲;刘蒸;谢红帼;;牙龈卟啉单胞菌精氨酸牙龈素催化结构域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4 张明珠;梁景平;李超伦;姜云涛;束蓉;;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5 方厂云;苏征;陈蕾;樊明文;翦新春;陈智;;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作用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6 张结;高津福;;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冠心病[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12期
7 宋红;马秦;陈永进;;牙龈卟啉单胞菌红血球凝集素B蛋白纯化和鉴定[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11期
8 邓辉;吴亚菲;;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9 姜大川;徐燕;;抗牙龈卟啉单胞菌蛋黄免疫球蛋白免疫防治牙周炎[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10 余飞燕;杨秋波;杨圣辉;;多肽内切酶鉴定牙龈卟啉单胞菌血凝素2结合位点[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宏;;铍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和细胞膜离子含量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2 苏征;方厂云;;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作用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惠宁;郑宝玉;;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淋巴细胞分化效应T细胞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4 刘利霞;朱昀;李茵;郑东翔;;人工合成抗菌肽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唐明;章锦才;肖晓蓉;朱珠;刘豫蓉;;口腔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孙卫斌;季勇;;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影响[A];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潘亚萍;;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炎中的致病机制[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8 郭世杰;王林;吴存瑾;刘柏年;杨丽敏;;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耿莹;徐艳;;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伴放线聚集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分布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10 孙瑜;余杰;唐琳;;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检测[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盛波;罗格列酮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促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抑制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黄彬;桂花乙醇提取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的牙周炎症反应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3 陈冬;姜黄素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毛松;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发牙周炎病理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5 王舰;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张迪亚;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细胞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研究及其蛋白酶的构建和对炎症慢性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李红旭;乳过氧化物酶抗菌系统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范震;Ni~(2+)对龈下微生物影响的体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郭红梅;增强sIgA应答抗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蛋白DNA疫苗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yN;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间EphB4-ephrinB2双向传导信号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瑶;抗牙龈卟啉单胞菌卵黄免疫球蛋白的制备、纯化和生物学功能鉴定[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文伟;牙龈卟啉单胞菌在不同种植体基台材料表面黏附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3 苗晨琛;牙龈卟啉单胞菌HA2、fimA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4 吕晶露;人β防御素3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急性致炎作用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于海蛟;MT01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年
6 韩志强;正畸治疗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牙龈蛋白K的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5年
7 崔平平;牙龈卟啉单胞菌上清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孙晓瑜;抗牙龈卟啉单胞菌卵黄抗体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赵瑜敏;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10 刘得玺;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作用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4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95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