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辅助单侧前颌骨扩展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2 18:49
本文选题:牵张成骨 + 小型猪 ; 参考:《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上颌发育不足是临床常见的骨性错合畸形,包括横向发育不足及矢状向发育不足。严重的骨性发育不足,通常需要等待患者成年后采用正颌手术治疗。牵张成骨术与常规的正颌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较为便捷、术后患者的腭咽闭合功能不受影响、无需额外植骨、长期稳定性较好、可为后期正畸排齐牙列提供更多间隙等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以往有关颌面部牵张成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长骨及下颌骨,对上颌骨的矢状向牵张成骨实验研究较少,且缺少成熟的动物模型。而上颌骨在解剖结构特点上与长骨及下颌骨有着显著不同,其新骨形成机制还未阐明。目前临床上进行上颌骨牵张成骨治疗时仍沿用长骨及下颌骨的相关牵张策略,其对于上颌骨是否同样适用还不得而知。基于以上现状,本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牵张装置建立了小型猪单侧前颌骨扩展模型,观察了装置及小型猪模型的可行性。通过对牵张区内成骨情况进行组织学、影像学检查,观测新骨骨微结构以评价其质量,并从分子水平研究新骨形成过程中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规律,为了解上颌骨牵张成骨愈合过程及促进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全文分为3部分:1.小型猪手术辅助单侧前颌骨扩展模型的建立实验采用10月龄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利用自行设计牵张装置,行单侧前颌骨牵张成骨研究。结果显示,牵张装置固位良好,小型猪对麻醉及手术耐受性好,牵张组所有实验动物单侧上颌骨均被牵张延长。随着固定期的延长,牵张区逐渐被新骨填充、新骨不断成熟。新骨形成的特点是:从牵张区两段截骨线处向中央延伸、融合、改建。固定期8周时牵张区骨的改建仍在进行。其影像学密度仍低于对照侧正常上颌骨组织,表明上颌骨牵张成骨后固定期应长于8周。2.牵张成骨新骨质量的显微CT研究于不同固定期:2周、4周及8周分别获取获取牵张侧及对照侧小型猪上颌骨样本,进行Micro-CT检查,探究不同固定期形成新骨的质量。结果显示牵张成骨愈合过程中,新骨骨矿物质密度随固定期延长而升高,牵张侧腭侧新骨矿化速率高于颊侧。固定期前8周,新骨骨质不断形成,骨小梁自骨断端向中心区域逐渐生长、融合,随固定时间延长骨小梁由杆状重塑为板状。固定期8周时,形成新骨的“质”与“量”均低于正常上颌骨,提示上颌牵张成骨固定期应大于8周。3.小型猪上颌骨牵张成骨血清BMP-2水平变化的研究分别于术前、间歇期末、牵张期末、固定期1周、固定期2周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牵张组及对照组小型猪血清BMP-2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其表达规律。结果显示,牵张组血清BMP-2浓度整体高于对照组,间歇期末牵张组血清BMP-2浓度增高,在牵张期末进一步增高达到峰值;随后在固定期一周时其浓度迅速降低,对照组各时间点血清BMP-2浓度无显著性变化。表明BMP-2在牵张成骨愈合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牵张力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内源性BMP-2的合成,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bone formation process and to promot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bone formation in the 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s not affected , and the new bone formation mechanism has not been clarified . The content of BMP - 2 was measured by enzyme -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t the end of the intermittent period ,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 1 week in the fixed period and 2 weeks in the fixed perio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BMP - 2 increased rapidly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BMP - 2 increased rapidly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MP - 2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stage of bone healing , and the specific mechanism of BMP - 2 could b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stimulated the synthesis of endogenous BMP - 2 .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立明;;ELISA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年04期
2 刘亚千;李春海;陈华;;小型猪保定吊床的设计与使用[J];实验动物科学;2009年02期
3 王霖霞;李玉坤;;BMP-2信号通路与成骨细胞分化[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年02期
4 刘怡;房殿吉;王松灵;;小型猪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5 丁鹏;周彦恒;林野;邱立新;;钛板种植体支抗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6 胡静;颌骨牵张成骨的临床及基础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7 王志国,胡静,邹淑娟,李继华,高占巍,王大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8 陈凌,高建民,张彦定;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机理及应用研究现状[J];福建医药杂志;2004年01期
9 胡敏,洪民;口腔颌面外科应用牵张成骨技术的实验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00年02期
10 白丁,罗颂椒;儿童骨性前牙反颅面形态的类型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本文编号:2010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0107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