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对称性多生牙伴含牙囊肿1例
本文选题:牙 + 阻生 ; 参考:《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年06期
【摘要】:正1病例简介男,38岁,因右上前牙区前庭沟反复肿痛数年就诊,无特殊病史、过敏史、家族史。临床检查:右上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的前庭沟区肿胀压痛,触及囊性感。肿胀区相关牙未见龋坏变色及异常松动,牙髓电活力检测试验反应正常。穿
[Abstract]:Case 1: male, 38 years old, with no special history, history of allergy, family history due to recurrent swelling and pain in the vestibular sulcus of the right anterior teeth. Clinical examination: the vestibular sulcus area between the right upper incisor and the lateral incisor is swollen and tenderness, touching the capsule sexy. There was no caries discoloration and abnormal loosening in the swelling area, and the reaction of dental pulp electrical activity test was normal. Wea
【作者单位】: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分类号】:R782.11;R816.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滕英;夏广明;潘惠仪;;螺旋CT辅助下埋伏牙的诊断和治疗设计[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2 文陈妮;李果;任家银;郑广宁;;锥形束CT诊断上颌前牙区多生牙价值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军,叶炳飞,黄晓峰;儿童颌骨嗜酸性肉芽肿[J];北京口腔医学;2003年01期
2 张,王松灵,李钧,董凤英,张春梅,单兆臣;5种哺乳动物涎腺造影及解剖比较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3年04期
3 孙正,李宁,刘晓勇,王荣;增生平对口腔癌预防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5年03期
4 陈启林;冷卫东;陈吉华;张红旗;毛敏;刘彩云;;单侧游离端附着体义齿三维光弹模型的建立[J];北京口腔医学;2006年01期
5 袁晓红;刘晓勇;王凤光;汪育苗;;口腔癌淋巴管密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北京口腔医学;2008年03期
6 徐丽莉;李铁军;;伴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中PTCH2基因的突变检测[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7 左金华;刘道峰;李金荣;崔言军;徐杰;;153例成釉细胞瘤X线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向学熔,林居红,范小平;上、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纵裂73例分析[J];重庆医学;2002年12期
9 成正雄;刘卫平;肖志勇;李娟;郭维军;周晓艳;;滋阴降火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3例疗效观察[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洋;英晓霞;;外伤性上前牙折裂的螺纹桩-粘结固定修复[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远梅;;胎儿唇腭裂的超声诊断(附58例分析)[A];2010年贵州省医学会超声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谨;牙齿发育的信号调控机制及淫羊藿苷的干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彭利伟;牙源性角化囊肿临床及生物学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郑靖;牙齿的摩擦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张晓东;牵张应力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代谢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黄翠;全酸蚀/自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的评价[D];武汉大学;2005年
6 熊涛;人涎腺肿瘤的生长、转移及其凋亡的光学成像[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刘进忠;成釉细胞瘤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8 谢辉;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相关基因差异表达谱的构建及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李玉成;组织工程化牙根组织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10 刘晓辉;大鼠磨牙Hertwig上皮根鞘在牙根发育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上尧;人牙纵剖面牙釉质纳米划痕损伤及其再矿化修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彦;人牙釉质与三种典型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马淑媛;一氧化氮在SD大鼠牙周炎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4 白石柱;两种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全口覆盖义齿生物力学特征的光弹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5 罗小龙;雪旺氏细胞分化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张纯妍;dNCPs、TGF-β1及CDP复合材料对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的诱导分化与在牙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李春智;影响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朱晓英;人舌鳞状细胞癌脊髓转移细胞系Ts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逄键梁;牙本质基质蛋白1在牙胚发育及牙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张陆僗;E-cadherin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免疫组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杰;范存晖;许涛;李绍科;;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内埋伏牙定位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史聪,
本文编号:2070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070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