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Ⅲ类畸形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三维测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9 09:30
本文选题:骨性Ⅲ类错 + 前方牵引 ; 参考:《上海口腔医学》2014年06期
【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的变化,从三维方向上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机制。方法:选取14例恒牙列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0~12岁,平均10.9岁,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前、后,进行CBCT三维扫描,采用Dolphin 11.0对骨组织及牙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三维坐标体系,选择23个标志点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颌前方牵引后,A-冠状面的距离、SNA、ANB均显著增大(P0.01);A-水平面的距离显著增大(P0.05),ANS-PNS增大,有显著差异(P0.05),上颌骨向前、向下生长。Po-S-N显著增大(P0.01),SNB显著减小(P0.05),提示颏部向下、向后旋转,下颌生长得到抑制。U1j-冠状面的距离显著增大(P0.01),提示上切牙前移;U1牙长轴-SN交角显著增大(P0.05),提示上切牙唇倾。U6j-水平面的距离、U6j-冠状面的距离均显著增大(P0.05),提示上颌磨牙近中移动、伸长。额颌缝等4条骨缝三维方向上均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后,经CBCT三维测量,证实翼腭缝等骨缝的生长改建在上颌骨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颌骨及上颌牙明显向前、向下生长;下颌骨生长得到抑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anterior maxillary traction before and after maxillary t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鈪,
本文编号:2081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0816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