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间接粘接技术在唇侧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1 13:47

  本文选题:间接粘接 + 椅旁操作时间 ; 参考:《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背景和目的:托槽位置的准确性是获得良好矫治结果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当今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普遍应用。唇侧矫治器通常采用传统的直接粘接技术来粘接托槽,往往不能实现托槽的精确定位,尤其是后牙段托槽。这使得正畸医生不得不在矫治后期通过在弓丝上弯制各种补偿曲来弥补托槽位置不精确导致的牙齿排列不齐,以及会造成牙齿的往返移动,增加矫治时间和影响矫治效果。间接粘接技术的出现,使得托槽的精确定位成为可能,它是指将托槽和颊面管预先粘接到石膏模型上,然后制作转移托盘并将托槽和颊面管转移粘接到口腔内的一种正畸粘接技术。但由于间接粘接技术受到需要额外的技工室操作时间、技术敏感性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等原因限制,目前正畸临床主要应用于舌侧矫治,而较少应用于唇侧矫治。因此,评价间接粘接技术在唇侧矫治中的可靠性及找出引起这项技术敏感性的原因,为临床正畸医生提供参考以及为这项技术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与推广就变得十分有意义。本研究通过临床研究和离体牙实验来对比分析间接粘接技术和直接粘接技术在粘接唇侧矫治器中的总粘接时间、椅旁操作时间、托槽脱落率、抗剪切强度以及间接粘接的转移精确度,从而验证在唇侧矫治中,间接粘接技术是否优于传统的直接粘接技术以及此项技术是否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同时采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改良并优化间接粘接技术的标准化粘接流程,旨在为将间接粘接技术应用于唇侧矫治中以及为正畸临床医生选择一种简便可靠的粘接技术和在正畸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1.临床研究选取自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到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口腔正畸科做唇侧直丝弓固定矫治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4~30岁,平均19.4岁,安氏I类错牙合25例,安氏II类错牙合35例,均为非拔牙病例。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30例,B组患者30例,A组患者采用直接粘接技术粘接托槽,B组患者采用间接粘接技术粘接托槽;每例患者粘接20颗托槽,4颗颊面管,总共每组患者粘接600颗托槽,120颗颊面管。1.1两组均采用四手操作模式粘接托槽,分别记录A组每例患者的椅旁操作时间以及B组每例患者的椅旁操作时间及技工室操作时间;1.2分别记录A组和B组每例患者每个月复诊时的托槽脱落数及牙位,包括粘接时脱落的托槽数及牙位,并连续观察记录6个月;1.3从B组患者中随机抽出5例粘接陶瓷托槽的患者采用3D口内扫描技术,分别对石膏模型和粘接至口内的托槽数据进行扫描,应用3-shape专用软件测量并对比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1.4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中的六西格玛流程改善工具(DMAIC)对间接粘接技术的粘接流程进行改进并优化;2.离体牙实验收集因正畸减数拔除的离体前磨牙共40颗,不包括氟斑牙、四环素牙,以及必须保证牙体完整无龋坏、无充填物、无裂纹,并将离体牙放入0.9%生理盐水中常温保存。随后将40颗离体前磨牙样本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个样本,A组采用直接粘接技术粘接托槽,B组采用间接粘接技术粘接托槽;应用万有力学实验机分别对每颗离体牙样本的抗剪切强度进行测试,以及使用光学解剖显微镜计算牙釉质上的粘接剂残留指数(ARI);结果:1.临床研究1.1 A组粘接上半口托槽的平均椅旁操作时间为30.9±2.3min,B组粘接上半口托槽的平均椅旁操作时间为15.4±1.7min,(P0.05);A组粘接单个托槽时间为2.58±0.19min,B组粘接单个托槽时间为1.29±0.14min,(P0.05);B组粘接上半口托槽的平均技工室时间为30.8±2.7min,总的粘接时间平均为46.27±3.27min,(P0.05);1.2 A组托槽总脱落率为9.7%,B组托槽总脱落率为8.3%,(P0.05);A组颊面管脱落率为3.2%,B组颊面管脱落率为5.6%,(P0.05);A组托槽脱落率为6.5%,B组托槽脱落率为2.8%,(P0.05);1.3 A2、A4、A5、A6、B1、B2、B3、B5、C1、C3、C4、C6、D1、D2、D3、D6的位置在转移前后几乎是一致的,(P0.05),而A1-切缘、A3-远中、腭侧、B4-切缘、B6-腭侧、C2-切缘、C5-切缘、D4-切缘、D5-颈缘的位置稍有差异,P值0.05,但差异均在0.5mm以内;1.4优化后的间接粘接技术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技工室时间和椅旁操作时间,确保了粘接的准确性和粘接质量以及节约了粘接成本;同时减少了患者的张口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2.离体牙实验A组和B组的离体牙的平均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2.06±7.16Mpa和22.98±13.07Mpa,(P0.05);A组和B组的平均ARI指数分别为1.90±1.02和1.55±0.89,(P0.05);结论:1.间接粘接技术具有显著减少椅旁操作时间的优势,尽管总的粘接时间是大于直接粘接技术的,但是灵活的技工室时间可允许医生从容的安排病人。2.间接粘接技术与直接粘接技术的托槽总脱落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颊面管脱落率显著高于直接粘接技术,而托槽脱落率显著低于直接粘接技术。3.间接粘接技术中应用双层硅橡胶转移托盘具有较高的转移精确度,能够满足正畸临床要求。4.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对间接粘接流程进行改进并优化后,能够显著提高粘接质量、提升粘接效率、降低粘接成本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5.间接粘接技术和直接粘接技术的抗剪切强度均能满足正畸临床需求,而且间接粘接技术的抗剪切强度显著高于直接粘接技术;两种技术的ARI指数均较高,没有统计学差异。
[Abstract]:BACKGROUND & OBJECTIVE : The accuracy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is a key factor to obtain good results .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1 . There were 40 teeth in group A bonded with half - mouth brackets at normal temperature . Results : 1 . The total stripping rate of half - mouth brackets in group A was only 2 . 58 卤 0 . 19 min , and that of B - group was 3 . 2 % , and that of B - group was 6 . 5 % , and that of B - group was 2.8 % , ( P0.05 ) . 1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 Indirect adhesive techniqu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working time of the chair , reducing the time of the technique and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chair , ensuring the accuracy and bonding quality of the adhesive and saving the bonding cost . 3 . Using the Lean Six Sigma method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indirect bonding process , the adhesive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obviously , the adhes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 the adhesion cost can be reduced , and the patient ' s satisfaction can be improved . 5 . The indirect bonding technique and the direct bonding technique have higher shear strength than the direct bonding technique . Both the indirect bonding technique and the direct bonding technique have higher shear strength than the direct bonding technique , and the ARI indexes of the two technologies are higher an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影;田玉楼;;间接粘结法粘结托槽强度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46期

2 李韩仪;董妮;冯格;邓锋;张翼;;双层硅橡胶转移技术对间接粘结托槽准确性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6期

3 金剑;唐其柱;;精益六西格玛在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率中的应用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6年01期

4 孟晶;屈志国;;改良式间接粘接技术在PIM直丝弓矫治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年12期

5 刘浩;王鹏来;杨丽;王世兴;冯妍;;正畸托槽不同粘结方法的粘结强度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15年04期

6 林燕;;密切护理配合提高托槽间接粘结效率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29期

7 曾岚;王云霁;郑雷蕾;;四手操作在口腔正畸间接粘结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4年12期

8 王旭;王锐;张栋梁;;应用PAR指数评价唇侧直丝弓矫治直接粘接与间接粘接的临床疗效[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年06期

9 殷婷婷;黄榕;夏敏;邹秋兰;孔悦;;精益六西格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模式初探[J];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6期

10 陈慧;郭宏铭;白玉兴;厉松;;CAD/CAM转移托盘粘接托槽位置准确性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2115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115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